第七章 六六台階——傳統建築與易卦結合的玄機(1 / 1)

遊人到達“牛頭柏”停車場,四麵參天古柏,完全進入“山重水複疑無路”的意境,迷失寺院的所在。然而繞過牛頭柏,曲徑而上,寬闊雄偉、高聳入雲的天寧寺山門突現麵前。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住持慧興募化創建了天寧寺山門前的六十六台階和“登彼岸”石牌坊,改變了過去寺門麵臨斷崖的局麵。然而這隻是它的表象,內在卻是六十四重卦與建築物的有機結合。

“登彼岸”石牌樓與六十六台階共為一組建築物,是完全以地方石材為構件的建築。一些遊客問:為什麼是六十六級台階?這個問題是台階設計者給卦山遊客提出的第一個啞謎。

六十六台階下端第一階與上端末一階所用石料又寬又大,與中間的64階差別明顯。下端第一階是由兩塊條石拚合,接縫在正中;而上端最後一步台階卻是一塊長達312厘米的完整條石。首尾兩個台階,一個表示“——”陰爻,一個表示“—”陽爻,而中間的64級台階,恰好是表示由這兩種符號所組成的六十四重卦。六十四重卦是周文王在伏羲八卦的基礎上,推演出來的,把宇宙間萬事萬物的發展和變化都包攬在內。卦名是: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噬嗑、賁、剝、複、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鹹、恒、遁、大壯、晉、明夷、家人、睽、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中孚、小過、既濟、未濟。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解釋,如常用成語“否(pǐ)極泰來”,這裏的“否”與“泰”就是六十四重卦中的兩個卦名。“否”卦是乾在上坤在下,圖像是();“泰”卦是坤在上乾在下,圖像是()。單純從圖像講,“否”:乾為陽在上,坤為陰在下,二者沒有變化,不好;“泰”:坤為陰在上,乾為陽在下,二者陰陽和合,富於變化,好。

六十六台階的設計者獨具匠心,使人們從進入天寧寺的第一步起,就踏入了八卦的神秘的哲學氛圍之中。

筆直高聳的台階伴以石牌樓及群獅望柱欄杆,一派堅實粗獷的藝術風格揭開了天寧寺動人樂章的序幕,襯托出山門的巍峨和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