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超級月亮,給你好看(1 / 1)

超級月亮,給你好看

覽·科學

作者:本刊編輯部

2013年6月23日晚19時12分,月球過近地點,距地球千米,月亮視直徑最大,角距為33.47分,月亮、地球和太陽幾乎排成一條直線。緊接著,21分鍾後即19時33分,地球又迎來月圓時刻,這便是2013年最大最圓的月亮——“超級月亮”。

“超級月亮”的說法始於1979年,為占星家理查德·諾勒所定義。經多年修正後,該天象名詞指的是:新月或滿月期間,又恰逢月球與地球間距離較平常更近,換言之,也就是地球與月球間距離小於或接近35.4萬千米時所呈現出的現象。

月球軌道上距離地球最近的那點我們稱為“近地點”,反之則是“遠地點”。月球每繞地球旋轉一圈,都會經過一次近地點一次遠地點,平均每27.5546日經過一次,這種月球連續兩次經過近地點(或遠地點)的時間間隔便是近點月(27.5546日)。據測量,月球位於近地點時,距離地球的平均距離為36.3萬千米,而位於遠地點時,平均距離為40.6萬千米,兩者相差達到10.41%。所以,如果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月亮位於近地點的時候比它在遠地點時要大出不少。

不少人將這一奇妙的自然現象和災難聯係在了一起。他們認為,月地距離過近會使月球對地球的引力大大增加,從而影響地球板塊的運動,誘發大規模的地震、火山、海嘯等自然災害。譬如,上一次“超級月亮”出現的2011年3月19日前後,僅在我國就發生了三起地震。

不過,這些聯想都隻是毫無根據的猜測而已。地月之間的距離遠近隻會影響地球潮汐,而地震則是地球內部的板塊運動,與“超級月亮”沒有任何關聯。根據萬有引力公式,當月球處在遠地點的時候,地球上每1千克的物體會受到3.019×10^-5牛的引力。當月球處在近地點時,這個引力的平均值是3.761×10^-5牛。而2011年3月19日的“超級月亮”造成的引力是3.903×10^-5牛。這樣的引力對於地球上的物體而言是微乎其微的,對一個成年人來說,這次“超級月亮”帶來的影響隻相當於增加了一兩根頭發的重量。

根據天文學家的計算,下一次“超級月亮”現身要等到2016年11月14日,而人的一生中,大約隻能看到15次“超級月亮”。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的饋贈,也是宇宙天體的運動規律,我們不妨以科學的眼光看待這樣的天文勝景,好好欣賞,好好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