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隻猴子,有一天鑽進山上守林人的木屋裏,偷了一點兒點心之類的幹糧,臨出門還順手摘下了掛在床頭的一管簫。
群猴分享了幹糧,坐在火堆邊把食物三口兩口吃光了,又把那管簫拿出來反複研究,輪番把玩……
誰也不懂這玩意兒是什麼東西。
一隻小猴子拿過來聞了聞,沒有聞出什麼增加食欲的香味,皺著眉頭,搖了搖頭;一隻大猴子拿過來對著簫管瞄了瞄,沒有看出什麼隱藏機關的秘密,也跟著搖了搖頭;一隻老猴子接過來,使勁對著簫管咬了一口,可是這家夥硬邦邦的,一點也咬不動……
老猴子發話了:“我知道了,人類有一個不良的習慣,那就是喜歡拿一些沒有用的東西來當擺設,附庸風雅。可以肯定,這東西不過是人類用來擺設的廢物罷了。”
老猴子一錘定音。既然是廢物,群猴們除了嘲笑那隻偷簫的猴子之外,一致同意將它扔掉算了。
可是那隻偷簫的猴子不服氣。它拿過簫,朝著火堆撥弄了幾下,立即高興地跳了起來:“怎麼能說沒有用處呢?可以當撥火棍啊!”
經過猴子撥弄的火堆又燃起了旺盛的火苗。
這時,旁邊一隻大猴子接過簫,看了看說:“你也笨到家了,這東西中間是空的,還可以做吹火筒呢!”說罷它鼓起腮幫子連吹了幾下,簫管發出了莫名其妙的聲響,而這一吹,火堆裏的火苗真的又旺盛起來了。
於是,眾猴子接過簫,當做吹火筒,輪番吹了起來。大家興高采烈,輪番把玩,其樂融融。老猴子最後把簫接過來,下了結論:“我們猴子真是聰明絕頂,人類拿來當擺設的東西,我們竟然能想到拿來當撥火棍和吹火筒,真是不簡單!聽說人類有個進化論,說人類是從猴子進化來的。錯!應該說,猴子是從人類進化來的。不然,我們怎麼會比人類聰明呢?”
這群猴子不知道簫的用處,卻在那裏自作聰明,把簫當做撥火棍和吹火筒,甚至認為猴子比人聰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懂就是不懂,千萬不要裝懂。
很多人不懂裝懂,正如故事中的猴子,明明是簫,卻用來做撥火棍和吹火筒,還自認為猴子比人類聰明。所以這些人才在說話或做事時處處領先,想出風頭卻丟盡了臉。
其實遇到自己不熟悉不明白的事情很正常,因為每個人的知識和能力都是有限的,都有自己的缺點和弱項。遇見自己不明白的問題不要緊,但千萬不要不懂裝懂、自作聰明,總以為自己是天才別人是庸人。這樣的人把事情辦砸不說,還要落一個沒有自知之明的笑柄。同學們學習時一定要樹立實事求是的態度,把知識掌握牢固,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自作聰明是學習的大忌,千萬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