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孕期日常保健(2 / 3)

②做完一遍體操後如果感到累,就應該適當減少運動量。運動適量的感覺為身體微微發熱,略有睡意。

③肚子發脹、生病等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可酌減體操的種類、次數、強度等。

④早晨不要做操,沐浴後可以。

⑤電梯式體操會使胎兒在腹中逆轉,所以懷孕8~9個月時不要做。

9.孕婦騎車是種鍛煉

騎自行車是不少人的出行方式。但對於孕婦這個特殊的群體,騎車可不可以呢?醫學研究表明,孕期隻要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疲勞,不僅不會有危險,還有助於增強心肺和肌肉功能,對孕婦有益。因此,在不存在高危流產因素的情況下,妊娠初、中期騎自行車上下班、出行或鍛煉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在騎車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適當調節車座的傾斜度,使車座後邊略高一些,坐墊也要柔軟一點,最好在車座上套一個海綿座,以緩衝會陰部的壓力。

(2)要騎女式車。不要騎帶橫梁的男式自行車,以免上下車不方便。而且騎男式車遇到緊急情況時還容易造成騎跨傷。

(3)騎車速度不要太快,活動不要劇烈,防止因下肢勞累、盆腔過度充血而引起早產、流產等不良後果。

(4)騎車時車筐和後車座攜帶的物品不要太沉。

(5)不要在不平坦的路上騎車,因為這樣容易造成會陰部損傷。

(6)孕婦不適於騎車長途行駛,騎車遇到太陡的坡或道路顛簸不平時,不要勉強騎過,因為劇烈震動和過度用力易引起會陰損傷,影響胎兒。

(7)懷孕晚期的孕婦肢體不靈活,應付緊急情況的能力差,騎車危險性比較大。撞傷可能引起軟組織損傷、羊水早破,甚至早產。特別危險的是,外傷有可能引起胎盤早剝、陰道大出血,引起胎兒生命危險。所以孕晚期不宜騎車。

(8)孕婦患有高血壓、心髒病、糖尿病和腎炎,最好不要騎車;車流量很大的街道,也不適於孕婦騎車。因為機動車所排放廢氣中含的微小顆粒容易對人的血管造成嚴重損害,增加騎車者患心髒病的風險。

10.孕婦正確的洗澡方法

懷孕期間孕婦當然要洗澡。因為孕婦新陳代謝旺盛,身體容易出汗,因盆腔充血,陰道分泌物也增加,特別要注意皮膚、外陰清潔,預防感染。再者,洗澡可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疲勞,所以洗完澡往往會覺得心情舒暢,人很輕鬆。但孕期洗澡和平時是不同的,下麵介紹孕婦沐浴需要注意的問題。

(1)要注意水的溫度:水溫不要過熱或過涼。據近代醫學研究表明,過高的溫度會損害胎兒的中樞神經係統。據臨床測定,孕婦體溫較正常上升2℃時,就會使胎兒的腦細胞發育停滯;如果上升3℃,則有殺死腦細胞的可能,而且因此形成的腦細胞損害,多為不可逆的永久性的損害,胎兒出生後可出現智力障礙,甚至可形成胎兒畸形,如小眼球、唇裂、外耳畸形等,有的還可導致癲疒間病發作。一般來講,水的溫度越高,持續時間越長,損害越重。所以,孕婦沐浴時水的溫度應掌握在38℃以下,並避免熱水浸沒腹部。水溫過低則容易使孕婦受涼而生病,同樣會對胎兒有害。

(2)沐浴時間不宜過長:在浴室或浴罩內沐浴,孕婦很快會出現頭暈、眼花、乏力、胸悶等症狀。這是由於浴室或浴罩內的空氣逐漸減少,溫度又較高,氧氣供應相對不足所致,加之熱水浴的刺激,會引起全身體表的毛細血管擴張,使孕婦腦部的供血不足。同時胎兒也會出現缺氧、胎心率加快,嚴重者還可使胎兒神經係統的發育受到不良影響。因此,孕婦在進行熱水浴的時間應控製在20分鍾以內。

(3)孕婦沐浴時淋浴較好,不要坐浴:因為,婦女懷孕後機體的內分泌功能發生了多方麵的改變,陰道內具有滅菌作用的酸性分泌物減少,體內的自然防禦功能降低,此時如果坐浴,水中的細菌、病毒極易隨之進入陰道、子宮,導致陰道炎、輸卵管炎等,或引起尿路感染,使孕婦出現畏寒、高熱、腹痛等症狀,這樣勢必增加孕期用藥的機會,也增加畸胎、早產的風險。

(4)配合按摩:隨著孕周增加,孕婦下肢的負擔會日益增加,腳容易疲倦,在洗澡時可做些足部按摩,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肌肉痙攣。孕後期洗澡時還應多擦洗、牽拉乳頭,為哺乳做準備。

(5)次數適當:夏季酷熱,每天洗澡不可少於2次;春秋氣候宜人,每周1~2次即可;寒冬臘月每2周1次就足夠了。

(6)時間適當:饑餓時、飽食後1小時以內不宜洗澡。

11.孕婦要注意身體的清潔

婦女懷孕以後,身體各組織、係統均發生了一係列生理變化。皮膚上皮屑增多,汗腺及皮脂腺的分泌也旺盛,因此孕婦也必須注意皮膚衛生。孕婦清潔身體時要講究以下幾個方麵:

(1)外陰部位的清潔:孕婦除了清洗全身以外,最重要的是外陰部位的清洗。因為懷孕後陰道分泌增多,有時會感覺痛癢,所以一定要每天清洗。此部位最好用清水洗,盡量少用洗劑,避免坐浴,也不要衝洗陰道,否則會影響陰道酸堿環境而引起感染。洗好後,可先穿上寬鬆的長衫或裙子,等陰部風幹後,再穿上內褲,這樣可以有效地預防陰部痛癢。

(2)乳房的清潔:洗澡時,注意用溫水衝洗乳房,動作要輕柔,不要用力揉搓,避免引起子宮收縮。洗後抹上油脂(如橄欖油、魚肝油、菜油等),這樣可使皮膚滋潤而有韌性,分娩後經得起嬰兒吸吮,否則容易發生乳頭皸裂。

(3)小部位的清潔:肚臍、耳朵、耳背、指甲、腳趾等部位的日常清潔往往被忽視。對於肚臍的清洗,可每次洗澡前,用棉花棒蘸點乳液來清洗汙垢,等其軟化後再洗淨。

12.孕婦避免做的家務

整個孕期,孕婦家務勞動不可不做,但也不可能做得十全十美。為了自己和胎兒的安全,有些危險的家務還是交給丈夫或其他家人來做吧,相信親人會很樂意代勞的。

孕婦要避免做的家務:

(1)打掃室內衛生,要避免需要登高的活兒。

(2)大掃除時要避免搬重東西,這些動作既危險又壓迫腹部。

(3)要避免做彎腰擦地板的家務,尤其是孕晚期。

(4)要避免做長時間接觸冷水的家務,尤其是天氣寒涼時,身體受涼也會導致流產。

(5)要避免做長時間蹲著的家務,因為會導致盆腔充血,易引起流產。

(6)妊娠早期避免下廚,尤其是早孕反應強烈的孕婦。

13.孕婦做家務時須遵守的原則

在懷孕期間,由於特殊的身體條件必須加倍嗬護自己的身體,雖然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做一些家務,如洗衣、做飯等。但是,由於孕婦身體的變化,行動不便,做家務時須遵守以下原則。

(1)動作要緩慢:隨著妊娠周數的增加,孕婦的肚子越來越大,本身的負荷就很重,身體不那麼靈活了,所以在做家務時,要以“緩慢”為原則,並以不直接壓迫到肚子的姿勢作為最基本的原則。

(2)不要長時間站立:建議準媽媽在做了15~20分鍾家務後,能休息10分鍾左右。

(3)降低清潔標準:如果有些準媽媽平時對家務要求嚴格的話,懷孕時就可以稍微降低標準了。

(4)以舒適為主:有些孕婦由於體重增加太快而造成體態臃腫,所以做家務時,要以不影響身體的舒適為主,如果突然出現腹部陣痛,這表示子宮收縮,也就是活動量已超過孕婦身體可以承受的程度,此時要立即停止手裏的活,並躺下休息,如果還不能緩解不適,就要趕緊就醫了。

(5)家務重新分配:準媽媽不要逞強,如果感覺自己做不到的家務,最好讓丈夫和家人分擔。

孕期婦女在做家務方麵不能以未懷孕前的標準要求自己,要時刻想到肚子裏的小寶寶,量力而行就好。

14.孕婦下廚時須注意安全

有些孕婦在孕初期因為妊娠反應,通常對油煙非常反感,所以,此時的孕婦並不適合到廚房做飯或洗碗。不過,對於孕中期的孕婦而言,胃腸道的麻煩少些,此時是可以下廚做飯的。但是要注意安全。

孕婦不適宜提太重的東西,所以,孕婦提東西時,兩肩不要費力拉起,或是因為使用腹肌力量而讓肚子感到緊繃。總之,不要讓物品的重量超過身體一般負荷的程度。

做飯的時候,為避免腿部疲勞、水腫,盡量坐在椅子上操作。在懷孕晚期尤其注意不要讓凸出的鍋台壓迫已經鼓起的大肚子。有早孕反應時,烹調的味道會引起孕婦嘔吐、過敏,所以要想辦法做一些清淡可口的飯菜。

如果準媽媽必須使用化學成分的清潔劑才能清除廚房牆壁、器皿上的油煙,可采用另一種方式,也就是用類似錫箔紙類的美化貼紙貼到牆上,想要清潔牆壁時,隻需將紙撕掉,就可以輕鬆又方便地達到清潔效果了。至於排油煙機的清潔也是同樣道理,準媽媽可以購買濾網,將其整麵鋪上,如果油煙很多時,隻需撕掉換張新的就可以了。

15.孕婦洗衣服時不可忽視的細節

如果你是個愛幹淨的女性,在懷孕後仍然喜歡洗洗涮涮,應盡量使用洗衣機,尤其是大件的衣物。如果衣服必須要手洗,要注意以下方麵:

(1)不宜用很冷的水洗,因為孕婦受涼對胎兒不利。

(2)洗衣時姿勢要穩,盡可能避免蹲著洗衣,因長時間蹲位可使腹部受壓迫,影響血液循環,會影響到腹內的胎兒。

(3)洗衣時用力不宜過猛,搓板不要頂著腹部,避免胎兒受壓。

(4)妊娠早期,洗衣時不宜使用洗衣粉,因為洗衣粉裏化學物質可損害受精卵。

(5)晾曬衣服時動作宜輕柔,不要用力向上伸腰,曬衣繩應該低一些。最好使用可以升降的晾衣架,既方便又安全。

(6)如果洗的衣服太多,可以分幾次洗。站立的時間長了會造成下半身水腫,要避免一次洗得太久。

16.孕婦不宜長時間直吹電風扇

炎熱的夏天,人們不論是在家還是在工作單位往往讓電風扇不停地吹,這種乘涼法對孕婦是不適宜的。

由於孕婦新陳代謝旺盛,皮膚散熱能也比常人多,基礎體溫比一般人高0.3℃~0.5℃,所以比一般人耐熱能力差。但若是長時間吹電風扇,特別是高速的風直接吹到皮膚上,汗液蒸發作用會使皮膚溫度驟然下降,表皮毛細血管收縮,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而使動脈血壓暫時升高,加重心髒負擔。由於頭部皮膚血管豐富,血流量較多,對冷刺激較敏感,易引起頭痛、頭暈、疲乏無力等不適。長時間頭部受冷刺激,可因麵神經產生損害而引起麵癱。為了調節全身體溫,達到均衡狀態,全身的神經係統和各器官組織必須加緊工作,因此,長時間吹風人也容易疲勞。

孕婦出汗較多時,不要馬上吹電風扇。因為此時全身皮膚毛孔開放,冷風易乘虛而入,孕婦極易受涼感冒,輕者鼻塞流涕,重者高熱或並發呼吸道炎症,對孕婦及胎兒健康極為不利。

因此,孕婦應注意避免突然或長時間吹電風扇,更不可用吹電扇的方法落汗。必須吹電風扇時,也要避免直吹,風速宜緩和,或者幹脆選擇手搖扇。

17.孕婦睡硬板床比睡席夢思床好

席夢思床彈性好,睡在上麵既柔軟又舒適,但孕婦睡席夢思床墊並不合適。

因為孕婦的腰部前突,仰臥時其脊柱呈弧形,使已經前屈的腰椎小關節摩擦增加;側臥時,脊柱會不同程度地向側麵彎曲,長此以往,脊柱的結構與形態發生異常,壓迫神經,加重腰肌負擔,既不能消除疲勞,又不利於生理功能的發揮,反而增加了腰痛與腿痛的發病率。一般人夜間睡眠時體位經常變化,輾轉反側可達20次左右,這有助於調節肌肉疲勞,提高睡眠效果。而孕婦睡席夢思床,不易翻身,也會影響睡眠效果,加重疲勞感,從而影響健康及正常工作的進行。此外,因為妊娠中晚期脊柱較正常腰部前屈更大,睡鬆軟的席夢思床仰臥時,比睡一般床更易使腹主動脈和下腔靜脈受壓而影響孕婦和胎兒健康。妊娠晚期為避免仰臥綜合征的發生,孕婦宜采取左側臥位或左右交替側臥,但睡席夢思床則難以做到隨意翻身。

那麼睡什麼樣的床好呢?為了讓孕婦睡得舒服,一般可用硬板床,上麵鋪9厘米厚的棉墊或4千克以上的棉被褥為宜,枕頭宜鬆軟,高低適中。合並雙下肢水腫的孕婦,可以在雙側小腿下墊棉被之類的鬆軟墊以利於水腫消失。這樣既有利於孕婦本人,對胎兒也有好處。

18.孕婦應回避的工作環境和強度

為了母子的健康和安全,孕婦應該回避下列幾種工作。

(1)不能休息的流水線作業。

(2)頻繁上下樓梯的工作。

(3)高溫作業和噪聲環境中的工作。

(4)需要長時間站立的工作,如售貨員、餐廳服務員。

(5)高度緊張的工作,如機器作業的工人。

(6)過重的體力勞動,如搬運、推拉等。

(7)單獨一人的工作,發生問題無人相助。

(8)野外作業,如出危險,無條件搶救。

(9)接觸傳染病人的工作,如醫務人員。

(10)有接受放射線輻射危險的工作,如放射科技術人員。

(11)振動作業或震動波及腹部的工作,如公共汽車售票員。

(12)接觸動物的工作。動物身上常帶有病菌,孕婦感染後,可能影響胎兒的發育。

(13)接觸刺激性物質或有毒化學物品及農藥的工作,如藥廠工人、半導體生產線工人、印刷、噴漆、航天部門工人和農村婦女的施藥工作、石油化工廠工人等。

上述各種工作都不利於孕婦、胎兒的健康,孕婦可以適當請求調整工作,盡量回避上述工作或盡量減輕這些工作的強度。

19.孕婦要保持大便通暢

孕婦便秘是孕期最常見的煩惱之一,也是孕期經常被疏忽的現象。妊娠晚期便秘會越來越嚴重,常常幾天沒有大便,甚至1~2周都未能排便,通常會導致孕婦高度的生理和心理緊張,常有惡心、飽脹感、嘔吐、焦慮、腹痛、腹脹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