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孕婦應采取正確的睡眠姿勢
懷孕了,肚子裏麵有了小寶寶,準媽媽會隨時隨地掛念著這個稚嫩的小生命。尤其是在睡眠的時候更是小心翼翼。但是,你知道采取什麼樣的睡眠姿勢對小寶寶最有利嗎?孕婦睡覺的姿勢對胎兒的生長發育的確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作為準媽媽一定要了解有關知識。
人的睡眠姿勢有仰臥、側臥和俯臥三種,睡眠姿勢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影響,但由於各人的具體情況不同,對睡眠姿勢很難強求一致,應以感覺舒適,入眠後不影響換氣,以及長時間不動體位時不引起麻木為宜。一般說來,仰臥和側臥都是可取的睡眠姿勢,而俯臥會影響血液循環和呼吸功能等,對健康不利。
一般人睡覺姿勢可以隨意采用側臥或仰臥都無問題,但是孕婦可根據不同時期采取相應睡姿。懷孕前3個月,孕婦身體變化尚不明顯,可隨意采取自己感覺舒服的姿勢睡眠。妊娠中後期,由於腹部逐漸膨脹則應采取側睡姿勢,以左側臥位為佳。
因為,妊娠中後期孕婦如果仰臥睡覺,增大的子宮會壓迫腹主動脈,影響子宮的供血及胎兒的營養,同時可能影響腎髒的血液供應,血流減慢使尿量也隨之減少。孕婦身體內的鈉鹽和新陳代謝產生的有毒物質不能及時排出,可引致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出現血壓升高,下肢和外陰水腫現象,嚴重時會發生抽搐、昏迷,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子宮也可壓迫輸尿管,使排尿不暢,容易發生腎盂腎炎等病。子宮還可能壓迫後方的下腔靜脈,使回心血液減少,影響大腦的血液和氧氣供應,孕婦會出現頭暈、胸悶、麵色蒼白、惡心嘔吐等情形,醫學上稱為“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同時,孕婦仰臥睡覺還有其他危害,如可能造成下肢及外陰部靜脈曲張、水腫、潰破出血;誘發胎盤早期剝離,突然出現腹痛、陰道及子宮內出血,發生產婦休克,威脅生命或造成胎兒死亡。
懷孕期間經常右側臥也不利於胎兒發育和分娩。由於子宮的不斷增大,使腹內其他器官受到擠壓。有時,下腹腔內乙狀結腸受擠壓,使孕婦的子宮不同程度地向右旋轉,從而使維護子宮正常位置的韌帶和係膜處於緊張狀態。係膜中營養子宮的血管受到牽拉會影響胎兒的氧氣供應,造成宮內胎兒慢性缺氧,嚴重的還會引起胎兒窒息或死亡。因此,為確保寶寶和自身的健康,孕婦一定養成左側臥的習慣。當然,整個晚上隻保持一個睡眠姿勢是不太可能的,可以左右側臥位交替,建議較長時間左側臥位,短時右側臥位,避免仰臥位,尤其是妊娠中晚期更應如此。
溫馨提示:到第8個月時,為緩和腹部的緊張和防止失眠,可將小枕頭或椅墊放在背部凹處,自然能使身體感到舒適。到第9個月時,在側腹和膝蓋之間放個枕頭可使孕婦睡得安穩。此外,有靜脈曲張的孕婦在睡覺時應把椅墊墊在腳下,使腳部抬高。
2.孕婦應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
如果不能保證足夠的睡眠,就會影響到孕婦的情緒。而不良情緒是妊娠的大敵,不僅會加重妊娠反應,使孕婦食欲更差,影響營養的攝入,還會使機體內分泌功能及血液成分發生變化,以致對神經係統和心血管組織有害的化學物質增加,使胎動的頻率猛增。若這種過度活動貫穿整個胎兒期,就會影響胎兒身心的正常發育,孩子出生後往往身體羸弱、喜歡哭鬧,長大後情緒不夠穩定,自我控製能力差,易罹患多動症及其他身心疾病。
一般正常成年人每日需要8小時睡眠。孕婦每日的睡眠時間不能低於8小時。懷孕7~8個月後,應該保證午睡,但時間要控製在2小時之內,以免影響夜間的睡眠。
孕期睡眠不好不但影響孕婦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且還影響孕婦和胎兒的身心健康。如果你正苦於睡眠不好,可以參考以下措施。
(1)生活規律,情緒穩定:白天工作不宜過度緊張和勞累,要勞逸結合。定時作息,養成有規律的睡眠習慣。心情愉快,情緒穩定,保持心理平衡。
(2)睡前準備:睡前不要看書,不要看球賽等情節緊張的電視節目,不飲用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睡前如廁,排空膀胱,然後溫水洗腳後安睡。
(3)臥室環境:應安靜整潔,空氣流通。臥具宜舒適。
3.孕婦應調理好睡眠質量
有睡眠困擾的孕婦有很多,首先要清楚難以入睡的原因。首先,隨著寶寶的日漸發育,孕婦身體重心發生變化,使得多年來養成的最佳睡眠姿勢和習慣變得不再舒適。側臥是孕婦最佳的睡眠姿勢,可是如果你原來一直仰臥或趴著睡的話,側睡會令你在短期內難以適應。其次,身體上的原因也會導致孕婦難眠,如易勞累、尿多而起夜頻繁、心跳增加、呼吸短促、惡心及便秘等。此外,還有其他因素會影響孕婦睡眠。例如,有的人睡覺多夢,甚至做噩夢。同時,心理壓力影響睡眠質量,特別是有的孕婦信心不足,擔心不能順利生產、寶寶不健康及以後難以撫養等。
如果在孕期有睡眠問題,最好不要使用安眠藥之類的藥物。“是藥三分毒”,任何藥品都有可能影響母子健康。而下麵一些小措施會有助於你改善睡眠。
(1)減少咖啡因的攝入量。無論是早晨、中午,還是晚上睡覺前,都盡量少喝咖啡、可樂、蘇打水之類含有咖啡因的飲料。茶也不要喝太多。
(2)在睡前2小時內不要大量吃喝,早晨和中午多吃一些、晚上少吃一些會感覺很好。如果你有惡心、嘔吐現象,臨睡前可以吃幾塊小餅幹壓壓胃。
(3)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和規律。除了保持正確、舒適的睡眠姿勢外,最好每天晚上準時上床睡覺,早晨準時起床,這樣養成規律,有助於你的睡眠質量提高。
(4)床上不要放太多雜物,尤其不要把臥室和床當做工作的地方,否則會給你一種心理暗示,讓你難以入眠。
(5)睡前不要做劇烈運動或令你興奮、勞累的事情。可以衝個熱水澡,喝杯自己喜愛的熱飲料等。
(6)按照醫生的建議適當做一些孕期運動,或參加相關的孕婦保健培訓班。多與其他準媽媽或有經驗的婦女交流,她們會給你很好且實用的建議。
其實無論是誰,無論你睡前如何準備,都會有失眠的時候。你努力入睡卻怎麼也睡不著,這時不如幹脆起床,做點事情。可以讀書,聽音樂,看電視,但不要做令你興奮的事。這樣過一段時間後,就會因勞累而自然有睡意了。
4.孕婦出門旅遊注意事項
原則上來說,孕婦是不宜出門旅遊的。但由於某種原因,孕婦確實需要長途旅行時,則應從以下幾個方麵做好保健。
(1)旅遊時間:孕婦旅行選擇在懷孕的第4至第6周之內最為安全。妊娠晚期不宜長途旅行,以免車船顛簸刺激母體與胎兒或旅途疲勞,引起早產,導致“途中分娩”。
(2)準備充分:孕婦旅行出發前必須做到三個“必須”:必須與產科醫生取得聯係,將整個行程向醫生“交底”,以獲得醫生的技術指導;必須準備自身衛生用品及常用藥;必須至少有一人陪同,以確保旅途中有人照應。
(3)交通工具:孕婦長距離旅行,應選飛機、火車、輪船這些既平穩舒適又安全的交通工具。
(4)嚴防疾病:根據氣候變化情況,及時增減衣服,防止著涼感冒。旅途中講究飲食衛生以免感染疾病。不到傳染病流行區域旅行。
(5)注意安全:途中行走,要選擇平路。走路要慢,步伐要穩,防止摔倒。遇到噪聲、放射、煙塵等情況時,要立即避開。
(6)特別準備:若萬不得已必須單獨旅行時,要攜帶懷孕狀況的資料及緊急聯絡人的信息,以便於緊急時讓救護人員能掌握狀況。
5.孕婦駕車出行要謹慎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進入了越來越多的家庭,為人們出行帶來便利。然而,孕婦駕車出行一定要謹慎。
(1)要注意駕駛姿勢:許多孕婦駕車時習慣前傾的姿勢,這樣容易使子宮受到壓迫,產生腹部壓力,特別是在懷孕初期和懷孕七八個月時,最容易導致流產或早產。
(2)不要長時間駕駛:因為長時間保持一種坐姿容易疲勞,下肢靜脈回流不暢,有可能造成腿腳水腫。另外,懷孕期間孕婦的神經比平時更敏感,容易疲勞、困倦、情緒不穩定。而駕駛汽車如果精神過分地專注,疲勞感就會加強。所以,最好每隔一段時間停下來稍作休息。
(3)了解路況並備齊物品:開車難免會遇到汽車拋錨或其他事故,為此一定要熟悉路邊的汽車維修點。此外,要隨身攜帶手機,以便關鍵時刻可以打電話向他人求援,可以避免換輪胎等危險活動。如果是長距離駕車,還應帶上手電筒、厚衣服、食物和水,以及衛生紙等必備物品。
(4)要理智對待意外:一旦遇到交通事故,哪怕隻是受到輕微擦傷也要盡快到醫院檢查。因為盡管子宮為胎兒和胎盤提供了保護作用,但是猛烈的顛簸與震動仍然有可能導致胎盤部分或全部脫落。有時胎盤脫落身體卻可能沒有任何症狀。所以,無論有無不適都要接受全麵檢查。即使當時檢查結果良好,仍然不能掉以輕心,回家後仍要密切觀察陰道出血情況,以及腹痛和胎動等情況。如果發現異常要盡快與醫生聯係,以便及時診斷治療。
6.孕婦要正確使用安全帶
一些懷孕的女士擔心安全帶會在某種程度上傷害未出生的寶寶。而專業的汽車安全研究人員建議:孕婦要使用安全帶,而且係安全帶的方式必須正確。
駕車出行一定要係好安全帶。萬一出現意外事故,安全帶可以有力拉住孕婦的身體,使胸部能夠最大限度地遠離方向盤,為孕婦和腹中的胎兒提供有效的保護。因為行車時,坐在車內人體的移動速度與車速相同。當汽車突然緊急刹車,人體在慣性作用下仍會以原有的速度移動,並產生出3000~5000千克的強力使人撞向車內設施,或被拋出車外。這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異常危險的。
孕婦使用安全帶的正確方法為:腰部安全帶應該緊貼腹部下方從盆腔繞過。另外,為了加強保護,還必須係上肩部的安全帶,應該緊貼腹部上方從乳房中間繞過。千萬不要將安全帶從腹部中間繞過。一旦緊急刹車,腹部中間的安全帶可能導致子宮內胎盤脫落。如果安全帶卡到脖子,必須把座位向前調整,直到安全帶的位置令駕車孕婦覺得舒適為止。
不舒適是對處於懷孕後期的女士使用安全帶而言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還有一些孕婦在使用安全帶圍住自己時怕麻煩。安全專家建議,如果懷孕的女士不能用安全帶圍住自己,那就應該避免乘車旅行。
7.適宜孕婦的運動及注意事項
根據自己的體力和愛好,孕婦做一些運動量不大的活動是必要的,也是安全的。適當的活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心肺功能。鍛煉全身特別是腹壁、腰背的肌肉,有利於分娩;戶外活動能呼吸新鮮空氣;沐浴陽光使體內產生維生素D,促進食物中的鈣、磷物質的吸收利用,以供母體和胎兒骨骼的發育。
懷孕後,一些喜歡運動的女性想運動又不敢輕易動,但她們很想知道何種程度的運動對胎兒沒有影響。專家表示:準媽媽運動需因人而異,但基本原則是以不感覺到疲勞為準。
(1)適宜孕婦的運動:準媽媽運動首選戶外散步。散步不僅能幫助準媽媽呼吸到室外的新鮮空氣,調節自己的情緒,更重要的是能夠提高神經係統和心、肺的功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而且節奏相對穩定的步行,可以使腿部、腹壁、胸部及心肌運動加強,血管容量增大,血液循環加快,對身體細胞的營養,特別是對心肌的營養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長期堅持,對促進腹內胎兒的發育大有好處。
另外,慢跑、打太極拳、比較簡單的瑜伽等對孕婦來說都是比較合適的運動。
(2)孕婦運動注意事項:無論孕婦本人在孕前是否有運動健身的習慣,在開始孕期健身前務必做到以下幾點。
①必須首先征得婦產科醫生的許可,同時了解何種運動適合自己。
②不要在太熱或太潮濕的環境裏活動。
③運動前後一定要進行熱身和放鬆活動,尤其要注意活動韌帶部位。
④即便你在懷孕前已養成良好的健身習慣,也要注意運動的數量和強度。
⑤整個孕期應避免做仰臥起坐一類的腹肌練習;避免仰臥位、抬高臀部的任何練習;妊娠18周以後,避免任何仰臥位的練習。
⑥避免震動較大和急促的動作,如蹦跳、衝刺跑等。
⑦避免過度拉伸關節,尤其在妊娠後期,孕激素會使孕婦全身的關節連接鬆弛,過度拉伸會造成損傷。
⑧注意體溫,運動時難免有體溫升高,孕期運動要適當調整衣著,避免體溫過高,尤其是妊娠初期,體溫過高會影響胎兒的器官分化。
⑨運動時應穿著寬鬆的服裝,如果下水遊泳,應穿專門為孕婦設計的遊泳衣。
⑩多喝水以避免出汗過多而引起的脫水;注意補充運動所消耗的能量,孕期鍛煉不是為了減肥,你和寶寶都需要足夠的能量和營養。
避免在飯前和飯後1小時運動。
鍛煉中一旦出現下列情況,應立即停止運動並馬上就醫:陰道出血;下腹部劇烈疼痛;羊膜破裂羊水溢出;呼吸困難或暈厥,以及其他顯示孕婦或胎兒出現危險的症狀。
8.孕婦體操鍛煉
孕期體操隻有堅持每天做才會有效果,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勤鍛煉。例如,晚上睡覺前、做家務的間隙等都可以鍛煉。
(1)腳部運動
①把一條腿搭在另一條腿上,然後放下來,重複10次,每抬1次高度增加一些,然後換另一條腿,重複10次。
②兩腿交叉向內側夾緊、緊閉肛門,抬高陰道,然後放鬆。重複10次後,把下麵的腿搭到上麵的腿上,再重複10次。
(2)腹肌運動:鍛煉支持子宮的腹部肌肉。
①單腿彎曲、伸展、曲起、伸展,左右各10次。
②雙膝屈起,單腿上抬,放下,上抬,放下,左右各10次。
(3)骨盆的運動:放鬆骨盆的關節與肌肉,使其柔韌,利於順產。
①單膝屈起,膝蓋慢慢向外側放下,左右各10次。
②雙膝屈起,左右搖擺至床麵,慢慢放鬆,左右各10次。
(4)做孕期體操時,要注意的事項
①開始時不要勉強自己,做操次數可依身體狀況而定,以後可逐日增加運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