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判斷新生兒聰明的早期跡象
新生兒到底有多聰明?這是許多父母關心的事。在出生時,聰明的新生兒可能要比其他寶寶更機警。有些新生兒從一開始就能獨自把頭抬高一會兒,仿佛在環顧四周,對生活有強烈的好奇心;並且在抱他時,你會感覺到這一點。如果他似乎避開某個東西,那就表明他能區分什麼是讓他感到愉快的,什麼不是,這也就是心理活動的開始。
新生兒腦細胞的數量已接近成人,如果父母不關心他們的話,那麼這些腦細胞就會很快死亡。一個總是看白色天花板的新生兒,表情就遲鈍;而如果給他們多看些各種各樣、顏色不同的玩具、鮮花,就會引起新生兒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大腦細胞就不會死亡,會變得很聰明。
新生兒笑得越早,聰明的可能性就越大。盡管這不是完全可靠的跡象,但它是個象征。很早就開始笑的新生兒常常會成為聰明活潑的兒童。
新生兒身上不同能力的發展速度是不同的。盡管這些能力之間有某些關聯,但是根據一、兩種已測出的能力的發展來判斷其他能力的發展是難以做到的。新生兒的某些技能與其身體發育狀況有關,有些與經驗有關,而有些與兩者都相關。在設法判斷新生兒聰明的早期跡象時,要把他作為一個完整的人來看。
5.新生兒和成年人的交往
新生兒和父母或看護人交往的重要形式就是哭。正常新生兒的哭有很多原因,如饑餓、口渴、尿布濕等,還有在睡前或剛醒時不明原因的哭鬧,一般在哭後都會安靜入睡或進入覺醒狀態。年輕父母經過2~3周的摸索就能了解新生兒哭的原因,並給予適當處理。
新生兒還用表情,如微笑或皺眉及運動等,使父母體會他們的意願。過去都認為在父母和新生兒交往中,父母起主導作用,實際上是新生兒在支配父母的行為。
6.哭聲越豐富,寶寶越聰明
德國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新生兒在剛出生1周內啼哭的聲調越豐富,表明他長大以後語言能力越強。反之,旋律單一的哭聲預示著他以後學說話難度會大些。這個研究小組目前已經對36名寶寶進行了相關分析。剛出生第一周,新生兒的聲調曲線隻是簡單地起伏變化,到了第二周,聲調曲線就變得複雜了。
研究人員認為,寶寶發出豐富多變的聲調曲線時間越早,以後學說話時就能越多地學會各種詞語,甚至語言。這項研究的科學意義在於,對於那些啼哭聲單一的寶寶,可針對性地嚐試進行音樂方麵的訓練,以幫助其提高語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