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對寶寶進行早期教育訓練方案(1 / 3)

1.讓新生兒快速感覺到母愛的方法

當小寶寶平安降臨人間後,他的身體和媽媽的身體雖然分離了,可是,親子之間的心與心卻是連在一起的。這種心與心的相連直接影響著親子關係的質量,與小寶寶今後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密切關聯。所以,成為母親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與小寶寶之間產生心與心的親密結合。具體該怎麼做呢?

(1)擁抱寶寶:小寶寶對最初抱自己的人會畢生難忘。所以,在出生後2小時以內,擁抱小寶寶是十分重要的。

(2)肌膚接觸:當媽媽和小寶寶在一起時,最好讓小寶寶不著衣物,躺在媽媽的胸前,讓他能聽到他在腹內時已聽慣了的心髒跳動的聲音。這能緩和小寶寶的不安情緒。

(3)讓寶寶吮吸乳頭:雖然可能還沒有母乳,卻要讓小寶寶來吮吸媽媽的乳頭,以此讓小寶寶記住媽媽的體香。

(4)注視小寶寶:小寶寶因為對媽媽很感興趣,所以,他可能會注視媽媽的臉。這時,要把他抱在離自己15厘米的距離之內,以使他能看清。同時,媽媽也要充滿愛意地注視他的眼睛,這點對小寶寶來說很重要,他會感受到媽媽的愛意。

2.對新生兒進行早期教育的方法

我們總是說“教育要從小抓起”,專家指出,從出生到2歲是大腦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良好的刺激對新生兒促進大腦結構和功能的發育極為重要。

研究證明從新生兒期開始早期教育可以促進智力發育。那麼如何從新生兒期開始進行早期教育呢?

(1)當寶寶覺醒時,可以和他麵對麵地說話,當寶寶注視你的臉時再慢慢移動你的頭的位置,設法吸引寶寶的視線追隨你移動的方向。

(2)在寶寶耳邊(距離約10厘米)輕輕地呼喚他的名字,使他聽到你的聲音後轉過頭來看你,還可以利用一些能發出柔和聲音的小塑料玩具或顏色鮮豔的小球等吸引寶寶聽和看的興趣。

(3)在寶寶床頭上方掛些能晃動的小玩具、小花布頭等,品種多樣,經常更換,可鍛煉寶寶看的能力。

(4)平時無論喂奶或護理新生兒時,都要隨時隨地和寶寶說話,使寶寶既能看到你,又能聽到你的聲音。

(5)可以播放一些優美、柔和的音樂給寶寶聽,經常愛撫寶寶,使寶寶情緒愉快,四肢舞動。

其實早期教育新生兒的方法有很多,這裏隻是說了一些容易做到、很平常的方法。如果父母還有其他一些方法,隻要科學合理,有助於新生兒智力的開發,都可以采用。

3.新生兒的感知訓練

新生兒時期是感官迅速發育時期,如果能進行及時恰當的訓練,將會促進感覺器官的完善、大腦發育和智力的提高。

(1)視覺刺激

①新生兒出生15日就能識別顏色,可在寶寶小床上方距離寶寶臉部15~20厘米處懸掛各種顏色鮮豔、有聲響的彩球、搖鈴等,給寶寶觀看。

②在寶寶的小床附近貼一些清晰的親人畫像,如爸爸、媽媽,讓寶寶看親人的畫像。或者媽媽在給寶寶喂奶時,親切地望著寶寶,讓寶寶也看著媽媽的臉。

③寶寶出生10日時,用一張較大的白紙,將半邊塗黑,寶寶仰臥時,在距寶寶30厘米處讓寶寶看明暗圖,寶寶的眼球會在黑白兩個畫麵上移來移去。

(2)聽覺刺激

①用各種發聲玩具,如搖鈴、撥浪鼓,引導寶寶聽聲轉頭。

②選擇一些短小、悅耳的輕音樂,在寶寶吃奶或睡覺醒來時,放給寶寶聽,或者媽媽在給寶寶喂奶時,唱一些抒情、優美的歌曲給寶寶聽。

(3)觸覺刺激

①媽媽給寶寶喂奶時,用手指輕輕觸寶寶的臉頰,當觸寶寶的右臉頰時,寶寶的頭會往右側轉過來;當觸寶寶的左臉頰時,寶寶的頭會往左側轉過來。或者媽媽把著寶寶的小手讓寶寶摸摸媽媽的臉、鼻子和寶寶自己的臉、鼻子等。

②讓寶寶抓握成年人的手指,或者試著讓寶寶抓握一下小玩具,如撥浪鼓、小搖鈴等。

(4)嗅覺刺激

①燒飯或吃飯時,讓寶寶聞聞飯菜的香味。

②天氣好時,把寶寶抱到花園裏,讓寶寶聞聞花香。

4.了解新生兒的視覺規律

新生兒視覺有5大規律。

(1)新生兒在清醒時,隻要光不太強,都會睜開眼睛。

(2)在黑暗中,新生兒也保持對環境的有控製的、仔細的搜索。

(3)在光適度的環境中,麵對無形狀的情景時,新生兒會對相當廣泛的範圍進行掃視,搜索物體的邊緣。

(4)新生兒一旦發現物體的邊緣,就會停止掃視活動,視覺停留在物體邊緣附近,並試圖用視覺跨越邊緣。如邊緣離中心太遠,視覺不可能達到時,寶寶就會繼續搜索其他邊緣。

(5)當新生兒的視線落在物體邊緣附近時,便會去注意物體的整體輪廓。如新生兒在觀看白色背景上的黑色長方形時,其視線會跳到黑色輪廓上,在它附近徘徊,而不是在整個視野遊蕩,這表明新生兒偏愛注意對比鮮明的圖案,而且偏愛注意輪廓或形狀的邊緣,而不是圖案的內容。

5.新生兒的視覺訓練

在孩子的所有感官中,眼睛是一個最主動、最活躍、最重要的感覺器官,大部分信息都是通過眼睛向大腦傳遞的。很多家長認為自己孩子隻要能看見物體便是正常的,殊不知,“對眼”、“斜眼”等視覺障礙均由於家長後天不注意對孩子視覺培養造成的。

那麼,怎樣才能正確訓練寶寶的視覺呢?

(1)新生兒天生最愛看人臉,在寶寶覺醒時,要多和他們麵對麵地交流。父母應以慈祥的目光注視寶寶,經常用笑臉吸引他們的視線,這對促進寶寶視覺及腦功能的發展至關重要。

(2)為新生兒創造一個良好的視覺環境。室內的光線要柔和,過亮會使寶寶睜不開眼,過暗又看不清東西,均不利於視覺刺激。要給新生兒看不同形狀、顏色和大小的物體。

(3)父母可以在小床上方掛2~3種顏色鮮豔的玩具,顏色要純正,如紅、綠、藍色的氣球、吹塑小動物或其他能轉動的玩具,甚至塑料花、小花手絹均可。注意:每隔幾天要換換玩具;掛的方位不要固定,通過不停地變換玩具位置,訓練寶寶改變視覺方位,協調左、右眼的靈活運轉,以免引起斜視。

(4)為了豐富內容,吸引寶寶的注意力,爸爸媽媽還可將玩具係在繩上,在寶寶眼前先做有規律的水平方向移動和垂直方向移動,然後逐步過渡到水平與垂直方向交替進行,速度先慢後快,訓練寶寶眼睛追逐左右、上下變化物體的能力。

(5)可以給新生兒看紅光,方法是準備一個手電筒,外麵包一塊紅布,距新生兒20厘米左右給新生兒看紅光,父母要上下左右慢慢移動電筒,速度以每秒移動3厘米左右,大約1分鍾搖動12次,每次距離為30~40厘米,讓新生兒的目光追隨和捕捉紅光,從而訓練新生兒目光固定及眼球的協調能力。這些訓練可每日1次,每次1分鍾。

(6)在距離新生兒15~20厘米處,放置印有黑白臉譜、條紋及同心圓圖形的卡片,促進新生兒的視覺分辨能力。父母在這時要觀察新生兒注視每個圖形的時間,以了解新生兒比較喜歡看哪一種圖形。

(7)新生兒臥室窗簾可用彩色花布,牆上可貼幾張圖畫。由於新生兒視覺通路不成熟,圖畫內容最好有一個主題,大小適當,如畫得逼真的小動物、人物像、卡通畫或水果等。

溫馨提示:在訓練寶寶視覺的時候,給予的視覺刺激要適度,過度會使新生兒疲勞,甚至產生厭煩感。

6.新生兒的聽覺訓練

聽見聲音是寶寶認識世界和學會說話的一個最起碼的能力。出生時,寶寶就能聽見聲音了。人們可以用簡單的方法來檢查新生兒有否聽覺:當搖鈴時,寶寶能安靜下來,這就說明寶寶是聽得到的。反之,則說明聽覺不靈,應到醫院仔細檢查。

那麼,怎樣訓練寶寶的聽覺呢?

(1)出生2周左右時,可以讓新生兒聽不同的聲音,最好是柔和的輕音樂,以訓練其對聲音的條件反射,培養聽音控製動作的能力。

(2)訓練聽覺的玩具包括音樂盒、搖鈴、撥浪鼓等,寶寶清醒的時候,父母可以輕輕搖動玩具,發出聲響,引導寶寶轉頭尋找聲源。

(3)父母還可以拍拍手,學些小動物的聲音等引逗寶寶,使他們做出向聲音方向磚頭的動作。

(4)父母平時也要多給寶寶說說話,逗寶寶出聲,促進聽覺的發展。

(5)除了給新生兒豐富的聽覺刺激外,還要接受視覺刺激,隻有這樣有助於感覺的接通,促進感知覺的發展。

注意:新生兒很容易疲勞,一般每次視聽訓練不要超過10分鍾,以保證新生兒有充足的睡眠。

7.寶寶的注意力訓練

注意力,是一種多麵的、動態的、多層次的能力,並且受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響。大腦的額葉、腦幹、丘腦在調節隨意注意方麵有重要作用。

視覺統合失調的寶寶,對看圖看書缺乏興趣,常呈現疲勞狀,模仿極其簡單的線條圖畫也有困難。觸覺統合失調的寶寶因觸覺十分敏感,所以極力抗拒被撫摸、打針、剃頭等,表現為心神不安、易受驚,注意力難以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的心理原因有:缺乏安全感、缺乏耐心、過分依賴或自信心不足等。另外,一些不當的教育方式、不適宜的環境也可以造成注意力不集中。

訓練寶寶的注意力主要是給寶寶設定一個目標,讓他們自覺地將注意力集中到目標上,幫助他形成有意注意的思維習慣。

下麵介紹兩種訓練寶寶注意力的小遊戲:

(1)拚圖:讓寶寶玩拚圖,從最初的兩三塊起,逐漸增加拚圖的塊數。拚圖要選寶寶熟悉的、喜歡的形象,比如小動物、卡通形象等,讓他們完成後有驚喜、親切的情感收獲。如果寶寶入門困難,可以讓他們對照著完整圖形進行拚搭。

拚圖遊戲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喜歡拚圖的寶寶,有時能達到十分入迷的程度,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持續研究、拚搭。注意,拚圖的難度要逐漸加大,要讓寶寶有成功感,才能保持他們對拚圖的熱情。

(2)小幫手:寶寶對媽媽的日常用品很關注,利用這個特點可設計一些遊戲。比如,出門前讓寶寶幫忙找你的手袋。手袋要一直放在規定的地方,待寶寶熟悉後,悄悄挪動位置,但不要藏匿,讓他們稍加尋找就可以看見。同樣的遊戲,可轉換成找拖鞋、找衣服等。

尋找物件的遊戲目標明確,容易集中起注意力,同時的收獲是,寶寶耳濡目染養成井井有條的習慣,有益於寶寶形成理性思維和良好的注意力。

8.給新生兒聽音樂的好處

給新生兒聽音樂有兩方麵作用。

(1)培養寶寶穩定愉快的情緒:專家發現,當寶寶戴上耳機後,他們中的大部分就會進入夢鄉或是保持安靜,乖乖地躺著。因為音樂可以刺激新生兒的神經傳輸係統,減輕寶寶適應新環境的壓力。如果在寶寶睡前放幾首催眠曲,或啼哭時放一些輕快柔和的樂曲等,這都利於寶寶平定情緒。

(2)進行聽覺訓練:研究證明,一個出生24小時的新生兒,當啼哭時在他們耳邊搖幾下響鈴,就會馬上停止哭聲,並睜開眼睛;出生1周的新生兒就能分辨出媽媽的聲音。對新生兒來說,聽覺比視覺刺激大,生下來就能聽到聲音,而且會做出反應。不要以為新生兒有時會因響聲而“驚嚇”,就在屋裏禁止出聲,這樣聽覺刺激減少,會影響新生兒聽覺細胞的發育和功能的提高。

9.適合新生兒聽的音樂

新生兒適合聽什麼音樂呢?新生兒的音樂感受性處於朦朧階段,所以,在給寶寶選擇音樂時,無須從音樂的內容多加考慮,隻要注意節奏緩慢、快捷,旋律的剛柔,音量的大小等方麵,至於是西洋樂、是民樂器樂,還是有伴奏的聲樂都無關緊要。但是,諸如迪斯科音樂、搖滾樂等,切不可濫用,因為這類音樂對新生兒身心健康無益,甚至會產生損傷聽力,驚悸心髒,鈍化聽覺敏感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