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西北蘇維埃政權的建立(1 / 3)

西北蘇維埃政權的建立,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陝甘寧廣大勞苦群眾,進行武裝鬥爭建立起來的。

第一節 中共黨組織在西北的建立

陝北黨組織活動,最早在榆林城開始。1923年春,應榆林中學校長杜斌丞之邀請,共產黨員魏野疇從陝西華縣鹹林中學到榆林中學任教。他為學生講授《共產黨宣言》《馬克思主義淺說》《資本論》等。鼓勵學生走出校門,開展反對苛捐雜稅和拉夫拉差的鬥爭,魏野疇雖短短在榆林中學一年時間,培養出一批信仰馬克思主義的學生。

同年夏,榆林中學成立了學生自治會,在校學生劉誌丹當選為自治會第一任會長。1924年春,共產黨員李子洲應杜斌丞之邀,離開三原渭北中學來到榆林中學任教,並任榆中訓育主任。

同年,榆林創辦了一所平民學校,校址設在榆中第十齋,杜斌丞任名譽校長,劉誌丹、王子宜任學校主任。平民學校開辦後,為普及新文化知識,宣傳馬列主義,培養鍛煉革命人才等都起了很大作用。

1924年夏,李子洲擔任綏德省立第四師範學校校長,他聘請共產黨員王懋廷和年輕的進步知識分子楊明軒、常漢三、田伯英等任教和管理教務。在綏師,他把馬列主義理論作為一門主課,親自向學生講授。

同年12月,在李子洲的指示下,共產黨員王懋廷在綏德四師發展了白明善、馬瑞生、馬瑞昌、羅百福、楊應舉、鄧重慶、王媛、王好智、喬國禎、丁學浚、丁廣智、徐步墀、李蓉鑒等進步青年加入SY(即社會主義青年團)。並於同月建立起陝北第一個青年團組織――陝西綏德地方團(支部),直屬上海團中央局領導,支部書記王懋廷。

同年冬,陝北第一個中共黨組織――中共綏德四師小組在四師秘密成立。黨小組直屬中共北京區執行委員會領導。成員有李子洲、王懋廷、田伯英等,組長田伯英。

同年,榆林中學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有教師杜良奎、王森然、李子洲、呼延震東及學生武開章、劉誌丹等參加。

1925年12月,榆中黨團員秘密成立了中共榆林特別支部和共青團榆林特別支部。中共榆林特別支部受中共緩德特別支部的領導,書記劉景象,駐地在榆中附設的平民學校;共青團特別支部隸屬緩德地方執行委員會,書記莊培,支部機關亦設在平民學校。

1926年春,共產黨員李致煦、楊玉峰(即楊應舉)寒假時受中共綏德特別支部派遣到宜川李象九連發展黨員,建立黨組織。經過幾個月的艱辛努力,黨員由10人發展到30人,成立了陝北第一個軍隊特別支部,並直接和北方區委發生了關係。

同年6月,中共綏德地委成立。

1926年3月14日至18日,中共陝甘區第一次代表大會在西安中山學院舉行,會議決定正式成立中共陝甘區委、書記耿炳光,組織委員李子洲,宣傳委員魏野疇。陝甘區委成立後,中共綏德地委歸其領導。同時會議提出“黨到農民中去”的口號,強調要健全黨的組織,嚴格黨的紀律。會議決定改組西安、渭南、綏德3個地委,組建三原、延安、榆林3個地委。

7月底,中共陝西省委根據黨分布情況,將全省劃分為6路,派出特派員指導工作。陝北為第6路,特派員為魏野疇。

1928年1月12日,中共陝西省委發出第26號通告,要求各級黨組織在工農武裝暴動的新政策下,開展遊擊戰爭,履行徹底的土地革命。4月,中共陝北第一次代表大會在綏德西川(今子洲縣)苗家坪南豐寨古廟召開。會上成立了陝北特別委員會,書記杜衡,組織兼農運委員馮文江,軍事委員楊國棟,宣傳委員馬瑞生(未到職),青年委員兼團員特別委員會書記焦維熾,候補委員白明善、趙通儒。轄榆林、府穀、米脂、綏德、清澗、延安、延長7個縣委,安定、保安、鎮川3個直屬區委、安邊直屬支部。黨團員800多人。特委機關設在米脂縣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