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中學班級師生人際關係的新模式(2 / 3)

(二)中學班級師生人際關係的構成與優化中學班級師生人際關係是指在中學班集體的教育、教學和管理、交往活動過程中所形成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比較穩定的心理關係。從心理關係構成的角度看,它包括師生認識關係、情感關係、意誌關係、個性關係以及體現反映心理關係的行為關係。

1.良好的師生認識關係是形成良好的師生人際關係的基礎和前提。在班級師生人際交流的過程中,師生雙方正確認識自己,認識對方以及認識師生之間的關係,是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首要條件。師生之間如果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平等信任、民主協商、彼此寬容、認識一致,就會產生相互接近的需要,從而相互吸引、相互依賴、相互悅納,產生肯定性的雙向親熱友好的情感。在建立良好的師生認識關係上教師特別要注意克服對學生的知覺偏見。由於教師原有的觀念,以及從其他方麵所獲得的信息,使得教師經常對學生有一個先入為主的印象,並主觀地把學生分成好、中、差等類型,對學生形成偏見,從而影響了教師客觀地觀察與解釋中學生的行為,實事求是地判斷他們的優點與缺點。此外,在人際知覺中,中學教師還容易發生將事件人格化的偏向。由於教師心目中把學生分成不同的類型,就經常把錯事和過失推在“差”生身上,歪曲他們的行為動機,使這些孩子經常充當“替罪羊”的角色,而那些教師的寵兒,卻經常受到表揚與鼓勵。這種情況,不僅影響師生的人際關係,也對學生之間的人際關係造成不良的後果。因此,教師必須懂得你對學生的認識和態度,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所產生的作用是很大的,從而自覺地學習深入理解學生的技能,調整自己的態度,並引導全班學生學會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現代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要求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學生觀和教育、教學觀,以此來優化師生關係。

教師既是學生的良師,更應為學生的益友;既要教書,更要育人;既是學生的引路人,更是學生的服務者;既要嚴格要求學生,更要寬容理解學生;既要指導學生改正錯誤,更要允許學生常犯成長中合理性的錯誤;既要教育學生繼承接受,更要要求和引導學生否定和創新;既要充分發揮自己在教育、教學和管理、交往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即主導性作用,更要把學生看成活生生的現實的學習主體、自我管理主體、自我教育主體、自我發展主體和具有鮮明個性差異的主體。學生具有巨大的主體性潛能,教師要把開發學生潛能與學生自我開發相結合,重在學生自我開發。教師在教育、教學和管理、交往過程中的主導性作用,如果脫離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就無法實現教育目標,提高活動效益。教師的主導性應體現在其對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發展的主導作用上,千方百計地為學生主體的完善創造條件,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個性化地成長;教師既要為學生提出一般性的統一要求,更要向學生提出個性化要求;既要強化紀律教育,更要注重營造寬鬆、和諧、民主、自由的班級氛圍;既要強調學生對老師的尊重和向老師學習,更要強調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與向學生學習;既要強調師生交往中學生主動親近、接近老師,更要注重師生交往中老師主動親近、接近學生;既要重視教學生可持續發展,更要注重教師自身可持續發展的修養;既要言傳,更要身教等。除此之外,現代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還要求教師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師生觀、成才觀和學習觀。學生既要把老師看成教育者、管理者和為人師表的榜樣楷模,又要把老師當成自己的父母長輩和朋友知己;既要服從接受老師正確的要求教育和指導管理,又要敢於與老師討論交流和發表不同意見,自己管理自己;既要接受老師和同學的幫助服務,又要為班集體服務盡責,幫助老師和同學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既要把老師看成導演,接受老師的指導,又要把自己看成演員,積極主動地自主學習、自我管理、自主交往,做到眼勤、手勤、嘴勤、腿勤和腦勤,努力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和交給的任務;既要向老師學知識、學道理,又要向老師學方法、學能力、學做人。學生要有自信心,經常說“我能行”;要有自主心,經常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幹”;要有自強心,經常說“讓我來試試”;

要有愛心,經常說“讓我來幫助你”;要有責任心,經常說“這件事情我來做”;要有恒心,經常做到“今日事,今日畢”;要有合作心,經常說“讓他們一起來做吧”等。

2.良好的師生情感關係是形成良好的師生關係的紐帶和催化劑。在班級師生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師生雙方互相欣賞、互相肯定、相互開心、相互讚揚、情感共鳴、心悅誠服尤其重要,對於中學生來說,良好師生人際關係的建立,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勝於理智認識的因素,以情動人更為重要。情感關係是推動良好師生關係形成的重要動力,中學生是情感發生主體,是依情而行的主體。中學生的情感發展還不成熟,波動性大,對周圍的反應很敏感,情感也比較脆弱,他們需要情感上的引路人、撫慰者、傾訴者、理解者、共鳴者、分享和分擔者,他們接受教育、輔導、說教、要求的前提是首先考慮教師對待他和周圍人與事的態度和情感。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沒有積極豐富的情感生活,中學生的學習交往活動是痛苦的、低效益的、不持久的和缺乏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的。

同樣,教師缺乏情感的教育、教學和管理、交往活動,也是蒼白無力的、失敗的和痛苦的。因此,現代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特別重視愛生教育、情感投入教育、欣賞教育、表揚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情緒指導教育、和諧教育、體驗感受教育、微笑教育、寬容教育、尊重學生人格與權利教育等,以此來優化師生的情感關係。以情動人應貫穿於整個教育、教學和管理、交往始終,當中學生感情受到傷害時,諸如被人誤解、被人嘲弄、被人打擊時,教師應主持正義、查明情況、澄清事實、撫慰學生;當中學生犯了錯誤、違規違紀、做了錯事時,教師應理解學生、寬容學生、體諒學生,與學生主動溝通,讓學生傾訴原因和釋放焦慮與壓力,緩解心中的痛苦和矛盾,與學生共同分析原因,協商改正進步的對策;當中學生取得成績和進步或做了好人好事的時候,教師要表現出熱情關注和表示祝賀,並適當及時地予以表揚和宣傳;當中學生課餘活動時,老師應主動積極地參與他們的活動,與他們一起閑談、娛樂和運動,觀察中學生、欣賞中學生、傾聽他們的心聲、充分進行情感交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同中學生進行知識信息交流,還要重視情感信息的有效交流,教師要用協商口吻鼓勵中學生思考問題和發表意見,進行爭鳴討論,要用溫和的態度和鼓動性、欣賞性的語言與眼神與中學生進行積極的情感交流;在班級各項活動中,教師要解放中學生的大腦和言行,尊重他們的自主選擇與活動,鼓勵他們標新立異和自我管理,充分表達教師對中學生的理解、信任、尊重之情;在各種總結評優和寫操行評語的時候,教師應引導中學生自評和互評,可與中學生協商操行評語,努力發現學生優點,明確教師對中學生的期望和其努力的方向,充分表達出教師對中學生的關注和重視之情;當中學生的生日和喜歡的節日來臨的時候,當班集體取得進步和榮譽的時候,教師應主動及時地祝賀和分享他們的快樂。總之,應該讓中學生學會愛人,並接受別人的愛。

3.良好的師生意誌關係是形成良好的師生人際關係的重要的保證條件。中學生的意誌比較脆弱,在教育、教學和管理、交往過程中,僅有教師的高意誌水平是不夠的,教師要關注和重視對中學生意誌力的培養和磨礪,使其逐步學會與教師的意誌力相互協調。沒有師生意誌關係的高水平的協調,教育、教學和管理、交往的行為就不能持久有效,教育促進中學生發展的目標就不能實現。意誌力表現為自信、果斷、堅持和勇於克服困難、屢敗屢戰。現代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承認師生雙方意誌力是師生雙邊活動和一切行為的重要動力。強調挫折教育、自信教育、成功教育和自主教育、閃光點教育、鼓勵激勵教育等,以此來優化師生意誌關係。當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要及時進行耐心而具體的診斷和指導,可進行觀察訓練、學法指導、分類指導、提供感性材料等或降低要求,努力使中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當中學生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有困難時,教師要及時予以具體的幫助和指導,可幫助其克服膽怯和自卑心理,教給其人際交往的禮貌和技能,提供相應的範例和榜樣;當中學生在校內外的活動中做了錯事或失敗時,教師要善於挖掘其行為中的閃光點,使其增強改正錯誤、戰勝自我、戰勝困難的自信和勇氣,如當中學生回答問題但回答錯了的時候,教師可挖掘出其積極思考、勇於表達自己想法的優點。例如,特級教師魏書生老師在上語文課時,一個同學舉手發言,把“齊桓公”的“桓”字讀成了“恒”字,同學們哄堂大笑。可是,他卻平靜地說:你能大膽地發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很好,說明你在動腦筋思考。因為“桓”與“恒”很相似,使你產生了聯係,隻要你今後能仔細觀察,就不會出現類似的錯誤了。再如,廣東省東莞實驗中學章劍和老師講課中治“結巴”的真實故事:第一次到初三班上課,章老師請主動舉手的莫小蔓同學朗讀一段課文。她讀得很流利。可是讀到‘不忍傷害她稚嫩的心’前半句時,她突然停止了。同學們驚異,章老師也莫名其妙,‘怎麼不讀了?’‘老師,我讀不下去了。’她滿臉難堪。‘老師,她有點結巴,不要讓她讀了’,同桌的同學為她說情。章老師尋思著:前麵讀得很順暢,怎麼到此就讀不下去呢?結巴?不可能!這可能是心理因素所致。一定要幫助她讀下去!‘你剛才讀得挺好,你不可能是結巴。來,咱們繼續讀:稚嫩的心。’章老師領著她讀。她很認真地跟著讀,嘴巴張得大大的,就是發不出聲音,‘你一定能讀出來。再跟著老師讀……’章老師不斷鼓勵她。‘稚嫩的心、稚嫩的心……’每一停頓章老師就帶領全班同學鼓一次掌。她信心越來越足,越讀越快,越讀越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