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標準,嚴格程序,切實做好發展黨員工作。發展黨員工作是黨的基層組織的一項經常性的重要工作。做好這項工作,源源不斷地把符合黨員條件的先進分子吸收到黨內來,壯大黨的隊伍,改善黨員隊伍的構成和分布,增強黨組織的生機、活力和戰鬥力,這是實現黨的莊嚴使命的現實需要。堅持標準,努力將“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自覺為黨的路線和綱領而奮鬥”、“經過長期考驗”、“符合黨員條件”這四個基本要求統一起來,把好培養教育關,幫助發展對象懂得我們黨的性質、綱領、指導思想、宗旨、任務、組織原則和紀律,懂得黨員的權利和義務,端正入黨動機,確立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生的理想信念。要把好考察關,既要考察發展對象的現實表現,又要考察他們的入黨動機;既要考察其財產的來源情況,又要考察其財產的支配和使用情況。上級黨委一定要以對黨高度負責的精神,準確掌握政策,嚴格審批程序,切實做到成熟一個發展一個,保證在新的社會階層中新發展的黨員是真正的先進分子。
注重教育,提高素質,堅持從思想上建黨。這是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維護團結統一、保持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的重要曆史經驗。允許新的社會階層中的先進分子入黨,意味著黨員社會成分的多樣性。在這種情況下,更要把黨員教育放在突出位置來抓,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武裝全體黨員。不僅要求黨員在組織上入黨,而且要求黨員首先在思想上入黨,指導他們更加自覺地為實現黨的綱領和任務而奮鬥。
3.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群眾工作。
切實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群眾工作,對於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具有決定性的意義。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加強和改進群眾工作、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始終作為黨的重要任務,貫徹到黨的建設和政權建設的各項工作中去。
全黨要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群眾觀點是我們黨最基本的政治觀點,群眾路線是我們黨最根本的工作路線。認真研究我國社會生活的新變化和群眾工作的新特點,不斷改進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必須看到,隨著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係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樣化,隨著各種媒體特別是信息網絡化的迅速發展,群眾思想和行為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影響群眾思想和行為的因素和渠道也越來越複雜多樣。在這種情況下,光有做好群眾工作的良好願望還不夠,還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在繼承過去好經驗、好做法的同時,不斷改進工作方式方法。
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為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打下堅實的組織基礎。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應該成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黨的基層組織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拓寬領域、強化功能,擴大黨的工作的覆蓋麵,不斷提高黨的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積極支持群眾組織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開展工作,充分發揮群眾組織在做群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黨的群眾工作不僅要靠全黨來做,而且要把黨所領導的群眾組織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工青婦等群眾組織與各自所代表的那部分群眾聯係比較密切,是黨聯係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在黨的群眾工作中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要積極支持群眾組織圍繞黨的中心任務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更好地教育引導群眾,團結聯係群眾,幫助服務群眾,真正把廣大群眾凝聚在黨和政府周圍,把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發揮出來,為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而奮鬥。
三、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要“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指出:“通過全黨共同努力,使黨始終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黨,成為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執政黨,成為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潔的執政黨,歸根到底成為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永遠保持先進性、經得住各種風浪考驗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社會和諧、人民幸福。”這是我們黨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立足於我們黨所處的曆史地位和時代賦予的曆史使命,著眼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前進方向,從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向全黨提出的帶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課題的新的偉大工程,全麵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
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首先要提高黨領導發展的能力。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既是一個偉大創舉,又是一個全新課題。要適應世界經濟、科技發展趨勢和我國改革發展的新形勢,把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和運行特點,自覺遵循客觀規律,充分發揮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和市場機製的作用,不斷提高領導經濟工作的水平。努力做到牢固樹立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的戰略思想,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堅持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更好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始終站在時代前列領導和謀劃改革;掌握對外開放的主動權,全麵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按照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完善黨領導經濟工作的體製機製和方式。
2.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不斷提高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
堅持和發展人民民主,是我們黨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和根本途徑。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自己選擇的政治發展道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製改革,發揮社會主義政治製度的特點和優勢,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麵。努力做到推進社會主義民主的製度化、規範化和程序化,保證人民當家做主;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提高依法執政水平;改革和完善決策機製,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加強對權力運行的製約和監督,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為人民謀利益;按照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
3.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不斷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
黨要帶領人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不斷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要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手段,努力鑄造中華文化的新輝煌,為激勵人民奮勇前進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努力做到積極推進理論創新,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深化文化體製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牢牢把握輿論導向,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努力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優先發展教育和科學事業,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
4.堅持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
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是鞏固黨執政的社會基礎、實現黨執政的曆史任務的必然要求。要適應我國社會的深刻變化,把和諧社會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注重激發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增強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和誠信意識,維護社會安定團結。努力做到全麵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不斷增強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妥善協調各方麵的利益關係,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推進社會管理體製創新;健全工作機製,維護社會穩定;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
5.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斷提高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
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黨要領導人民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為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作出貢獻,必須正確應對國際局勢,妥善處理國際事務和國際關係,爭取良好的國際環境和周邊環境。努力做到堅持用寬廣的眼界觀察世界,提高科學判斷國際形勢和進行戰略思維的水平;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對外方針政策,掌握處理國際事務的主動權;全麵認識和把握國際因素對我國的影響,不斷提高同國際社會交往的本領;始終把國家主權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堅決維護國家安全。
6.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為重點,全麵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關鍵在於搞好黨的建設,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必須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緊密聯係治國理政的實踐,全麵加強和改進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和製度建設。
堅持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黨,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深化幹部人事製度改革,建設一支善於治國理政的高素質幹部隊伍;按照政治堅定、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廉政、團結協調的要求,把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成為堅強領導集體;加強和改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使黨的基層組織真正成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製,增強黨的團結和活力;大興求真務實之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
四、建設高素質的領導幹部隊伍
十六大報告提出:“建設高素質的領導幹部隊伍,形成朝氣蓬勃、奮發有為的領導層。”幹部隊伍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的組織建設的核心內容。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必須全麵貫徹幹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方針和德才兼備的原則,深化幹部人事製度改革,大力提高廣大幹部的素質,建設一支能夠擔當重任、經得起風浪考驗的高素質的領導幹部隊伍。這是我們黨在新世紀新階段非常重要、非常突出的戰略任務。
1.堅持黨管幹部的原則,為實現黨的政治路線提供有力的組織保證。
堅持黨管幹部就是要求各級黨委樹立科學的用人觀念,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一是堅持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二是既要德才兼備,又不求全責備,既不能重德輕才,更不能重才輕德。三是既要堅持選人標準,又要不拘一格,特別優秀的幹部要敢於破格使用。四是既要講五湖四海,又要唯才是舉,隻要符合德才兼備的標準,就要敢於大膽使用,關鍵看德才素質。五是用人要用其所長,防止用人所短,要發揮幹部的優勢。六是既要看素質,又要看實績。
要改進幹部管理辦法,加快幹部人事製度改革步伐,努力推進幹部工作的科學化、民主化、製度化。堅持擴大幹部工作中的民主,落實群眾對幹部選拔任用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堅持公平、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積極推行公開選拔、競爭上崗等措施,促進幹部奮發工作、能上能下。加強對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監督,完善幹部考核製度和辦法,堅決防止和糾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風。
2.高素質的幹部隊伍是黨的事業不斷取得成功的關鍵。
高素質幹部應是有知識、懂業務、勝任本職工作的內行,而且首先要努力成為忠誠於馬克思主義、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會治黨治國的政治家。在新的曆史時期,我們所麵臨的環境比過去更加複雜,麵臨的競爭來自方方麵麵,肩負的任務更加艱巨。關鍵的時期,全新的事業,複雜的環境,需要我們充分調動一切力量,最大限度地動員和組織群眾參與我們的事業,需要我們建設一支能夠擔當重任、開拓進取的高素質幹部隊伍。
3.不斷培養造就高素質的領導幹部隊伍。
高素質的領導幹部隊伍重點是努力把握新時期選人用人標準,加強培養選拔年輕幹部工作。第一,選堅持改革開放路線的人。就是要保證選出的年輕幹部能夠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第二,要選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政績突出的人。就是要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憑實績選幹部。第三,選人民公認的優秀年輕幹部。隻有群眾選幹部,才能得到群眾的真正認可,才能有號召力和凝聚力,才能團結、帶領群眾前進。為此,必須擴大幹部選舉中的民主,健全群眾對幹部的考察、識別、舉薦、選舉等具體程序,真正把人民滿意的、執行改革開放路線的幹部選上來。
培養優秀的年輕幹部,要不斷加強他們的黨性修養,使他們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拓寬他們的視野,使他們能夠善於觀察世界大事和正確把握時代的要求;培養他們的戰略思維能力,使他們善於從實際出發,不斷研究解決改革、發展、穩定中的重大問題;提高他們的理論素養,使他們真正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就變得格外重要。年輕幹部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首要的任務就是刻苦學習,學理論、學曆史、學經濟、學科技、學管理、學法律,學習一切需要學習的東西,努力打好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建功立業的思想根底和知識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