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 亭 的 春 天(1 / 1)

樂亭縣著名於世,我想大概是因了兩樣事情。一是樂亭大鼓。它早在明代中期就形成了完整的唱腔體係,於清代漸入鼎盛時期。唱腔委婉清秀,優美動聽,褒忠斥奸,情真意切。不僅成為河北省的主要地方曲種,而且在華北、東北地區都廣有影響。另一這裏是中國革命先驅李大釗的故鄉。李大釗在這裏誕生、成長,“束發受書”,度過了他幼年、少年的時光。是樂亭的淳樸民風和鍾靈毓秀,滋養和培育了李大釗。

也因了這兩樣事情,樂亭成為我多年神往的地方。所以,今年春天,當紅色旅遊大行其道的時候,我來到了這裏。

第一個要去的地方當然是李大釗紀念館了。它坐落於樂亭縣新城區,占地100畝,建築麵積4680平方米。其布局:沿中軸線由南向北是:牌樓式南大門,上麵鑲嵌江澤民題寫的館名;八根功績柱,象征大釗同誌的八大功績;八塊浮雕,展示大釗同誌主要革命實踐活動足跡;三十八級台階,寓意大釗同誌走過的三十八年曆程;序廳兩側牆鑲工農革命運動浮雕;瞻仰廳正麵設大釗同誌漢白玉坐式雕像,雕像後襯鄧小平的題詞,兩側是現任和老一代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題詞;東西展廳,全麵係統地展示大釗同誌的生平業績。整個建築融民族特色與現代格調為一體,並與園林綠化相結合,樸素、簡明、大方,體現了大釗同誌的精神風範。

李大釗是一個凡人。這裏有故居大黑坨村存活了600年的大槐樹為證。他小名憨頭,雖然家境富裕,但一生下來就沒見過父親的麵,母親在他長到一周多的時候也病故了。是他的祖父含辛茹苦將他撫養成人。憨頭曾在大槐樹下嬉戲玩耍,讀書識字。在開明的爺爺和私塾老師的嚴教下,他懂事早,成熟早, 立下了“矢誌努力於民族解放之事業”的弘願。

李大釗是一個偉人。這裏有反動軍閥張作霖的絞刑架為證。他以“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氣魄,投身偉大的事業。傳播馬列主義,領導五四新文化運動,參與創建中國共產黨,名重當世,彪炳千秋。被反動軍閥逮捕後,寧死不降,就是斷頭流血,也要保持民族氣節。臨刑前,他第一個走上了絞刑架,受絞三次,被敵人折騰了28分鍾才英勇就義。

李大釗是一個完人。他生活樸實節儉。“黃卷青燈,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為庶民求解放,一生辛苦艱難。”他品質崇高巍峨。11歲娶農村少女趙紉蘭為妻,不離不棄,始終如一。一生隻此一妻,感情絕無旁逸斜出,實是家庭婚姻之楷模。

這樣理解體會著李大釗,我來到了瞻仰大廳裏麵李大釗的雕像前,看到了一個旅遊團正組織團員們進行宣誓重溫入黨誓詞活動。便想:現在是該到了重溫入黨誓詞的時候了,因為有的人已經忘記了自己共產黨員的身份和職責,更忘記了李大釗們流血犧牲為之奮鬥的共產主義是讓全社會的人們都過上一種平等自主共同幸福的生活,而不是讓一部分人利用手中的權力謀己之私,滿足自己的貪欲的。如果那樣,烈士地下的英魂也會寒心流淚的。所以,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應實實在在地從思想上從行動上追隨英烈們作為凡人的誌向,作為偉人的風格,作為完人的品質。誠如是,則還有什麼貪欲不能祛除的呢?

出了紀念館,來到了紀念館南側的青春廣場。據說,該廣場是中國縣級最大的廣場,是樂亭城市建設的精典之作,工程總投資2600萬元,占地116畝。廣場規劃設計,充分考慮了當地曆史文化和現代思想內涵,具有較高的水準和品味。其名稱源於李大釗的《青春》一文。“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試看將來的中國,必是赤旗的世界”!這是青春的李大釗用澎湃的激情和滾燙的熱血發出的青春的呐喊,這是青年的李大釗構想的絢爛多姿的社會理想和美好未來,這是革命者的李大釗東奔西走拋妻別子為之浴血奮鬥的共產主義宏偉藍圖!

我癡癡地默念著李大釗80多年前的青春美文。廣場上傳來了鼓板和三弦的響聲,一陣悠揚激昂的樂亭大鼓吸引了人們的耳朵。那是新時代的樂亭大鼓,曲名叫《樂亭大鼓唱新春》。唱的是樂亭這些年的新變化。經濟發展了,稅收增加了,生活富裕了,最重要的是李大釗烈士曾經想在樂亭海麵上建立一個通向世界的北方大港——京唐港的願望已經實現了。

在樂亭,在春天,我知道,樂亭大鼓已不是昔日的樂亭大鼓,樂亭也已不是李大釗時代的樂亭。樂亭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改革開放強國富民奮鬥曆程的一個縮影。樂亭大鼓也已經被樂亭人民賦予了新的內容,新的形式。這新的內容和新的形式,正在展現著樂亭乃至中國嶄新的魅力和青春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