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孕期胎教(1 / 3)

1.什麼是胎教

胎教隻是一種育兒理論,它有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其目的主要是通過對孕婦情緒的調整,合理的營養供給,為胎兒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在孕期通過外界更多優良信息的刺激,讓肚子裏的寶寶有一個良好、愉快的成長環境,在獲得充足營養的同時,充分感受到媽媽爸爸的愛意,寶寶出生後就能身體健康,聰明靈敏,這就是胎教。

胎教並非是爸爸媽媽簡單地聽聽輕音樂、讀讀優美或有趣的文章這些簡單的流程,它更是一個係統性的家庭育兒工程,需要所有家庭成員的密切配合,正確理解胎教的科學內涵,以確保科學胎教的有效進行。胎教可以加深孩子出生後與父母的感情,有利於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提高孩子的情商。但尚不能證明它能單獨承擔起創造育兒奇跡這一“重任”。

胎教的目標不是培養天才,而是培養幸福、快樂的孩子!

2.確保胎教成效的重要因素是什麼

胎教的目的是為胎兒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以啟發或保護胎兒的潛能。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母親的心境與情緒——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在進行胎教的過程中,溫馨、和諧、快樂的家庭環境是確保胎教成效的重要因素。

胎教與未來的幼兒教育一樣,不要灌輸知識,隻是培養寶寶在未來人生中的一種健康心態,而保持愉悅的心情則是對寶寶最好的胎教。胎兒期,媽媽難過、悲傷、緊張的情緒都會通過神經係統分泌的激素隨著血液進入胎兒體內,使寶寶產生與媽媽一樣的情緒特征;如果媽媽心情舒暢,孩子在兒童心理發展的情感、個性、智慧和能力等方麵就是良好的。出生後寶寶的直覺力、想象力、空間感、創造力都比較好。

對於大多數年輕的爸爸媽媽而言,兩人平時都要忙於工作,因此不必刻意花時間進行專門的胎教,隻要在平時的生活中保持平和愉悅的心態就好。年輕的準媽媽、準爸爸們盡量為寶寶的順利成長提供一個充滿溫馨親情、和諧快樂的家庭環境,讓寶寶生活在充滿愛與信任的世界裏。

3.胎教的方法有幾種

胎教的主要方法可分為情緒胎教、音樂胎教、語言胎教、撫摸胎教、運動胎教、營養胎教等。

(1)情緒胎教:胎兒孕育在母體中,最早接觸的聲音就是媽媽的心跳和脈搏,從心跳的頻率當中,胎兒直接能感受到媽媽的喜怒哀樂。因此,控製情緒,保持心境平和應該是準媽媽進行胎教的第一步。準媽媽可以多選擇一些令自己孕期心情愉快的活動,如散步、閱讀等,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

(2)音樂胎教:音樂胎教是通過對胎兒不斷地施以適當的樂聲刺激,促使其神經元軸突、樹突及突觸的發育,為優化後天的智力及發展音樂天賦奠定基礎。美妙的音樂可以促進腦神經元的發展與溝通,不僅對胎兒有好處,就連準媽媽也能在音樂中放鬆自己的情緒。音樂應當選擇舒緩輕柔的,聆聽音樂的次數不宜過於頻繁,時間也不宜太長,一天2次,每次20~30分鍾。也不一定非要選擇什麼世界名曲,做家務時,準媽媽隨口哼唱的兒歌就可以成為最好的音樂胎教。

(3)語言胎教:語言是父母與胎兒交流的最直接的手段。準媽媽或家人用文明、禮貌的語言,有目的地對子宮中的胎兒講話,給胎兒期的大腦皮質輸入最初的語言印記,為後天的學習打下基礎,稱為語言胎教。語言胎教的題材很多,父母可以將日常生活中的科普知識作為話題,還可以由父親擬定語言胎教的常規內容進行講述。

(4)營養胎教:給胎兒提供充足的營養,保證胎寶寶發育良好是胎教的根本。營養胎教,是根據妊娠早、中、晚三期胎兒發育的特點,合理指導孕媽媽攝取食品中的7種營養素,即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糖)、礦物質、維生素、水、纖維素,以食補食療的方法來防止孕期特有的疾病。因此,了解孕期的生理特點,平衡和科學飲食也是至關重要的胎教。

(5)撫摸胎教:撫摸胎教是準父母與胎寶寶之間最早的觸覺交流,通過輕撫準媽媽的腹部,使寶寶感覺到父母的存在並做出反應。他們可以通過手感受孩子的胎動,寶寶也可以通過溫柔的愛撫感受到父母的愛。在進行胎教的過程中,不僅讓胎寶寶感受到父母的關愛,還能使準媽媽身心放鬆、精神愉快,也加深了一家人的感情。

(6)運動胎教:運動胎教是指孕婦適時、適當地進行體育鍛煉和幫助胎兒活動,以促進胎兒大腦及肌肉的健康發育。

在母腹中就進行過體操鍛煉的胎兒,出生後動作的發展,如翻身、抓、握、爬、坐等,要比一般嬰兒早些。特別是小肌肉的發育更加明顯。另一方麵,手巧與心靈有密切關係,動作的發育間接表明大腦的發育狀況。

4.為什麼說胎教對孕婦也是一種修行

在胎教中,其實無論是音樂胎教還是其他形式的胎教方法,真正的核心都得靠母親的體驗和感受來傳達。胎教在國外被稱為母親教育。可見胎教的過程,也是孕婦自身性情磨煉修養提高的過程,是一個女人過渡為母親的一個重要修行的起點與過程。所以,胎教首先要求孕婦提高自身修養,然後才能對胎兒有積極的影響。換句話說,胎教的過程,同時也是孕婦不斷克服自身缺點和問題的過程。人生本身就是一個修行的過程。作為孕婦,如何才能真正地修行呢?

首先,厚德以載物。孕婦應該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積累自己的善念、善行和善語,既要給自己帶來快樂,也要讓自己成為一個環境,去影響肚子裏的胎兒,乃至影響整個家庭、影響自己所在的生活空間,多為自己和寶寶儲備些厚重的善因,這樣的寶寶不光智商高,情商也會很高,長大以後,不光能為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帶來幸福,還會帶給我們的社會和諧與美好。

其次,成為一個合格的女人。一個合格的女人要學會堅強、寬容、理解,學會珍愛自己,學會積極地發現生活的美好,讓自己變得更陽光、更堅強,讓自己的心態變得更積極。同時,還得學會去安排自己的愛,學會把自己變成一個“圓”,把愛合理地分配給更多的人。

再次,孕婦一定要學會守住內心深處的那份“寧靜”。現在社會很浮躁,人們的心理也容易浮躁,遇到事情,我們的內心容易激蕩起各種各樣的漣漪。因此,為了寶寶出生後能具備一個穩定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作為準媽媽,一定要學會守住內心深處的那份“寧靜”。準媽媽一定要重視自己的言行舉止對胎兒的影響,明白自己肩上的責任,好好利用孕期時光,去嚐試著科學胎教,學會修煉自己、成就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母親!

5.胎教有哪些禁忌

年輕的爸爸媽媽越來越重視胎教,胎教科學合理能夠促進胎兒的智力發育,但如果胎教方法不恰當卻會傷害到胎兒。

一忌不合理的語言胎教:在進行語言胎教時,準媽媽要用中度音量與腹內的胎兒親切說話,可以吟讀詩歌,可以哼唱小調,也可以計算數字,這樣會給孩子留下美好的記憶。切忌大聲粗暴地訓話,這樣會使胎兒煩躁不安。胎兒生下來以後,會變得十分神經質,甚至對語言有一種反感和敵視態度。

二忌噪聲:噪聲對胎兒有嚴重影響,能使準媽媽內分泌腺體功能紊亂,從而使腦垂體分泌的催產激素過剩,引起子宮強烈收縮,導致流產、早產。因此,準媽媽要警惕身邊的噪聲,不要受噪聲影響,更不要收聽震耳欲聾的刺激性音響。

三忌不良情緒:準媽媽的情緒狀態對胎兒的發育具有重要作用。準媽媽情緒穩定、心情舒暢有利於胎兒出生後良好性情的形成。如果準媽媽長期精神緊張,大喜大悲,情緒不定,母體內的激素分泌異常,從而會造成對胎兒大腦發育的危害。因此,準媽媽要格外注意精神衛生,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對生活充滿希望。

四忌不合理的運動:運動是一種很有效的胎教方式,但是不合理的運動就是胎教中的大忌了。做運動胎教時,動作不宜過猛。要輕輕撫摸胎兒,每天2~4次為宜,有時胎兒也會不遵母命,此時就要耐心等待,不要急於求成。

6.什麼時候是胎教的關鍵期

受精卵形成時的環境,由天時、地利、人和3種主要因素組成,決定了受精卵的質量。除了遺傳基因不同外,受孕後的環境對胎兒身心發育的影響是很大的。環境危害在孕早期,即胎兒前3個月內顯得更為明顯。因為這3個月內胎兒處於塑造成形的階段,胎兒今後發育是否良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一階段。孩子後來的行為必然要受到出生以前環境的影響,由此可見,前3個月是胎兒塑造成形的關鍵期。

關鍵期內胚胎絕不是懸在空中發生這些變化的,胚胎塑造成形得好不好,一開始就受到環境的影響和製約,而且這種影響和製約勢必對胎兒以後的發育繼續產生作用,也就是說,直接關係胎兒的整個發育過程是否良好。懷孕第4~6周是關鍵期中的關鍵期,因為此時正值胚胎大分化之高潮,如果胚胎在此時受到環境的不良影響,就會受到嚴重損害,使中樞神經係統、心髒等發育缺陷,造成胎兒小頭、殘肢、缺唇等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