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孕期胎教(2 / 3)

7.什麼是生活胎教

所謂胎教,指的是母親與胎兒有良好的互動;而生活胎教,意指在生活中如何創造良好的子宮環境,使胎兒得以完美的成長與發育。真正的胎教並不是刻意的,而是生活中發自內心的母愛,不僅讓寶寶快樂,自己也是愉悅的。

例如,孕婦平日應保持心情穩定,生活勿過於緊張焦慮,這就是良好的生活胎教。又如,孕婦可以常常溫柔地與胎兒說話,或放著愉悅的音樂及自然天籟之音,以促進胎兒腦部發育;相反,不悅的噪聲及爭吵的聲音,會使胎兒腦部發育停止,故生活中應盡量避免。

另一生活胎教,即良好的子宮收縮,可以刺激胎兒皮膚觸覺使胸部發達,孕婦為了給予良好的子宮收縮,最好的方式就是散步,培養生活步調悠閑,放鬆心情,對胎兒有益;而不正常的睡姿,如仰睡或搭乘顛簸的交通工具、行走於崎嶇的道路上,或暴露於過冷的環境中,都容易造成不正常子宮收縮,會使胎兒痛苦及帶來負麵影響。因此,孕婦應在生活中學習如何胎教。

8.怎樣與胎寶寶對話

親子對話與一般麵對麵的對話不一樣,一方麵父母看不見胎兒,但父母要像看得見那樣,用親切的眼光注視著腹中的孩子;另一方麵胎兒不會說話,但父母要覺得胎兒能和自己交流。最重要的是要把胎兒當成一個孩子看待。對話時自然、充滿溫情和愛憐。不論是早晨還是晚上,隻要有時間,就不要失去這種親子對話機會。這種對話是美的傳遞,能夠產生以美導真的效應,可以提高胎兒的素質,並在出生後的孩子身上顯現出來。

孕婦早晨起來後,先對胎兒說一聲“早上好”,告訴他(她)早晨已經到來了。打開窗簾,太陽升起來了,這時可以告訴寶寶:“今天是一個晴朗的好天氣。”也可以解釋每天習以為常的行為,為何洗臉、刷牙,肥皂為什麼起泡沫,吹風機為什麼能把頭發吹幹等等。總之,可以把生活中的一切都對胎兒敘述。

到了風景宜人的公園,大自然的勃勃生機和人們快樂的活動,使孕婦心情舒暢。孕婦可以把自己的所見所聞一一描述給胎兒聽。外出時看到菜場、超市、花店,告訴胎兒那裏是幹什麼的。總之,一切有益的東西都可以跟胎兒說,讓他感受到世界的多姿多彩,在他小小的大腦裏留下些印痕。

孕婦也可選購一些兒童畫冊,選那些色彩豐富、富於幻想的內容,隻要適合胎兒成長的主題都可以采用。語言講解要視覺化,孕婦必須充滿感情地對胎兒講話或講故事,發出的聲音要歡快、明朗、柔和,最好帶著笑聲,這樣容易感染胎兒。向胎兒敘述的事物要是自己熟悉的、能理解的,而且要聲情並茂、繪聲繪色地講,就像幼兒園裏的老師對2歲左右的孩子講話一樣。講話結束時,不要忘記對胎兒說:“你真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媽媽講的故事你都聽懂了。”

準爸爸也應積極參與胎教。父親和母親同時對胎兒進行胎教,既可以增進母子、父子間的感情,也能讓孩子同時感受到父親的陽剛之氣和母親的陰柔之美,對於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是非常有利的。

9.準爸爸如何與胎寶寶對話

胎兒喜歡聽父親低沉、溫柔的聲音。準爸爸可以嚐試著和寶寶對話,給寶寶預先取一個小名,方便自己和寶寶溝通。給胎兒起的名字要響亮一些,兩個字一樣,如“貝貝、靈靈、輝輝”,這樣容易聽,也容易記住。當爸爸輕聲呼喚胎兒的名字時,必然會有一種溫馨、親昵的感情蕩漾在心頭,必然覺得胎兒已經成為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員。

對話需要有一個開場白,要用溫柔的語調,以及循序漸進的方式來表達對寶寶的愛意。在對話結束之後也要有一些結束談話的語句,避免突然中斷。如“寶貝(或者叫乳名),我是你的爸爸,我會天天和你講話,我會告訴你外界一切美好的事情”。對話結束時,要對胎兒給予鼓勵:“寶貝學習很認真,你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但願我對你講授的一切都能對你將來的人生有用。好吧,今天就學習到這兒,再見!”

準爸爸可以先讓準媽媽坐在寬大舒適的椅子上,然後準媽媽對胎兒做個開場白,爸爸就要和寶寶說話了,讓寶寶做好準備。準爸爸最好是坐在距離妻子50厘米的位置上,用平靜的語調開始對話,根據所講的內容相應的變換語氣,或者提高音量,避免出現過高的聲調嚇著寶寶。講授的話題最好事先構思好,先擬定一篇小小的講話稿,稿子的內容可以是一段優美動人的小故事、一首純真的兒歌、一首內容淺顯的古詩,也可以談自己的工作及對周圍事物的認識。用詩一般的語言,童話一般的意境,告訴孩子外麵的這個美麗新世界。

準爸爸每天和寶寶進行交流,有助於寶寶出生之後智力的發育,以及避免寶寶過於情緒化,並能夠加深與寶寶的感情。

10.營養胎教有哪些方法

(1)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寶寶經常表現出沒有胃口、不喜歡吃東西、吐奶、消化吸收不良,或在寶寶稍大一點開始進食輔食品時,即出現明顯偏食的現象,追溯既往,則發現其母親在懷孕時的飲食狀況往往也是胃口不好、偏食,或是吃飯的過程緊張匆忙,常被外界幹擾打斷。或者是常常有一餐沒一餐的。由此可見,母親的不良飲食習慣對胎兒的影響是很大的,所以為了以後少為寶寶的飲食問題操心。應該培養自己良好的飲食習慣。

(2)要做到規律飲食:即三餐定時、定量、定點。最理想的吃飯時間為早餐7~8點,午餐12點,晚餐6~7點,吃飯時間最好控製在30~60分鍾。進食的過程要從容,心情要愉快。三餐都不宜被忽略或合並。尤其是早餐,而且分量要足夠,每餐各占一天所需熱能的1/3,或呈倒金字塔形——早餐豐富、午餐適中、晚餐量少。吃飯的時候固定在一個氣氛和諧溫馨的地點,且盡量不被外界幹擾而影響或打斷用餐。

(3)營養要均衡而多變:身體所需的營養盡量由食物中獲得。不同的食物所含的營養素是不一樣的,目前仍有許多營養素尚未被發現。所以建議您多變化食物的種類,每天可吃2~5種不同的食物,營養才易充足。補充營養要科學、合理。不要認為多多益善,拚命地補充營養,這樣會造成孕媽媽發胖,不利於準媽媽的分娩。

(4)要以沒有加工的食物為主:因為沒有加工的食物中營養素不容易丟失,有利於為胎兒提供全麵的營養。母親在懷孕時不要偏食,盡量多吃原始食物,如五穀、青菜、新鮮水果。烹調時以保留食物原味的方式為主,少用調味料,減少高脂、高糖、高鹽飲食,少吃垃圾食品,讓寶寶還在肚子裏就習慣此類的飲食模式,加上日後用心培養,就不會為孩子“不愛吃青菜、正餐,喜吃餅幹、糖果、漢堡、可樂”而煩惱了。

(5)注意鐵質的攝入:鐵的攝取是一定不可缺少的,因為鐵是生產血紅蛋白的重要原料,而血紅蛋白把氧運送給細胞,人體需攝取少量鐵,貯存在組織中,胎兒就從這個“倉庫”中吸取鐵,以滿足自己的需要。

到了妊娠中後期,孕媽媽的血容量增加,使紅細胞相對不足。另外,母體除了本身對鐵的需求之外,還要供給日益成長的胎兒對鐵的需要。母親貧血容易出現水腫、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心功能障礙,還會使胎兒發育不良、體重偏低、早產,甚至死亡。此時孕婦應該多吃一些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奶類、蛋類、瘦肉、豆製品、動物肝髒等,還需要多吃西紅柿、綠色蔬菜、紅棗、柑橘等富有鐵質的蔬菜、水果等。如果血紅蛋白低於100克/升。應遵醫囑補充各種鐵劑藥物及維生素,直到血紅蛋白恢複正常為止。

11.營養胎教對胎寶寶和準媽媽有何幫助

人的智力發育與胎兒期的營養因素息息相關,因此準媽媽的營養對胎兒的生長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1)避免胎兒低體重或長成巨大兒:準媽媽營養不足,會影響胎兒的生長,使低體重兒的發生率增加。反之,則會使巨大兒的發生率增加。

(2)避免胎兒骨骼和牙齒發育不良:胎兒的骨骼和牙齒的鈣化,是在胚胎2個月時開始進行的,8個月後增加迅速。決定人類牙齒整齊、堅固的關鍵時期是在胎兒期和嬰兒期。

(3)避免胎兒缺乏生長所需營養素:準媽媽科學地進食,可為胎兒提供生長發育所需的各種營養素,避免流產、早產、死產等不良結果,保證大腦發育;並可儲存足量的鐵和鈣,避免出生後患缺鐵性貧血和佝僂病。

營養胎教對準媽媽的幫助是功不可沒的:①避免形成缺鐵性貧血。懷孕期間,準媽媽身體處於生理性貧血狀態中,如果飲食中缺鐵,更易發生缺鐵性貧血。不僅影響胎寶貝的生長發育,嚴重時可致準媽媽分娩時子宮收縮無力和產後出血。②避免身體缺鈣和維生素D。胎兒需從準媽媽的身體裏攝取大量的鈣,因此準媽媽容易發生缺鈣。如果營養充足,就會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缺鈣和維生素D易引起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嚴重時可造成準媽媽骨質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