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嗅覺:剛出生的寶寶能分辨不同氣味,經過幾天的母乳喂養,寶寶就能夠分辨自己母親的氣味,對沾有母乳氣味的物件表現出很大的興趣。經常讓寶寶聞聞各種氣味有助於提高寶寶對氣味的分辨能力。
總之,要抓住這段時間給予寶寶感官最佳的刺激,促進寶寶感覺器官的發育。
22.如何對1~3個月的寶寶進行智力開發
1~3個月的寶寶已經開始積極的學習認識這個世界,所以作為爸爸媽媽的你有很多事情要做。
(1)聽覺訓練:3個月的寶寶已經開始能夠分辨不同的聲音了,可以從寶寶很小的時候就給他聽不同的聲音,如聽悅耳的音樂,用舒緩溫柔的語調跟他講話,給寶寶唱歌,用不同聲音的玩具去逗引他,同時還可注意玩具的移動,可以幫助寶寶學習發出不同聲音的位置。這些努力可以為寶寶提供大量的聲音素材,使寶寶的聽覺更加靈敏。
(2)視覺訓練:由於寶寶一生下來就存在視覺,所以我們可以給寶寶的小床上方懸掛一些色彩鮮豔的玩具或氣球,吸引寶寶注視,可以在寶寶眼前輕輕挪動玩具,吸引寶寶的目光去追隨,當然還可以給他翻看一些大的色彩對比度較強的圖片,延長他的注意時間。
(3)運動能力訓練:1個月以後的寶寶逐漸有了控製頭部運動的能力,可以每天讓他在床上做短時間的俯臥訓練,每次時間不宜太長,從半分鍾開始,根據寶寶的能力逐漸延長至2~3分鍾,在他俯臥的時候,爸爸媽媽還可以用玩具在前麵逗引他,誘導他抬起頭。爸爸媽媽還可以自己半躺或躺在床上,把寶寶放在自己的胸前,扶著他的肩膀跟他說話,鼓勵寶寶抬頭。
(4)社交能力和語言訓練:用輕柔的語調多和寶寶說話,促使寶寶產生良好的情緒,用不同的表情逗引他,引導寶寶發聲、微笑。對寶寶發出的似是交流的“a,o”音給予溫柔地回應,使寶寶建立安全感。
(5)記憶訓練:2~3個月的寶寶會去尋找他視野中突然消失的東西,可以經常引導他做一些尋找的遊戲,有助於寶寶記憶的發展。
(6)被動體操:2~6個月的寶寶在爸爸媽媽幫助下完成的體操,叫寶寶被動體操。做寶寶被動體操,一般在喂奶後1小時,根據室溫的高低寶寶可裸體或穿少量輕便的衣服。爸爸媽媽幫助寶寶做操時,動作要輕柔而有節奏,不可強拉硬扭,以免損傷寶寶的關節和肌肉。
寶寶被動體操共有8節,包括擴胸運動、上肢運動、肘關節運動、肩部運動、膝關節運動、下肢運動、髖關節運動和屈趾運動。
23.如何對4~6個月的寶寶進行智力開發
(1)視覺和聽覺的訓練:繼續用顏色鮮豔的玩具刺激寶寶的視覺發育。5~6個月,可以訓練寶寶注視遠距離的物體,多帶寶寶去戶外認識世界,教他學習認識眼前感興趣的東西。4~6個月的寶寶已具有初步的音樂記憶力並對音樂有了初步的感受能力,可以讓寶寶反複聽某一樂曲,增強寶寶的音樂記憶力;還可給寶寶聽模仿動物叫聲和大自然中某些音響的音樂,引起他的興趣和愉快的情緒。
(2)運動能力訓練:4個月的寶寶已經能夠做出側翻的努力了,爸爸媽媽可以拉著他的手或足幫助他練習翻身。他的頭已經很穩定,每天的俯臥支撐訓練可以適當的延長至2~3分鍾,還可以慢慢拉著他的雙手將他從仰臥位拉成坐位。用一些小玩具吸引寶寶,鼓勵他學會伸出手主動抓握。繼續訓練寶寶轉頭追物聽聲音。5個月的寶寶可以訓練他手臂伸直支撐,用雙手支撐起胸部,這樣可以加強手臂支撐力量。還可訓練他坐的能力,開始時可以讓寶寶靠著支撐物坐著,也可以在前麵用玩具逗引寶寶直起身子,逐漸向獨坐過渡,一般來說6個月的寶寶已經可以直腰坐了。
(3)語言能力訓練:語言是人類特有的高級神經活動,語言的發展要經過發音、理解和表達3個階段。嬰兒期正是學習語言的發生期,爸爸媽媽要利用一切條件對寶寶進行語言訓練,為日後的語言發展奠定基礎。4~6個月的寶寶雖然還不會說話,但他會把聽到的內容作為信息,存入記憶庫中,為未來的語言交流打下基礎。語言能力是從日常生活中學來的,在日常生活中多對寶寶說話,將說話與教寶寶認識環境的活動結合起來。反複教寶寶認識寶寶熟悉並喜愛的各種日常生活用品,如起床時教寶寶認識衣服和被子,開燈時教寶寶認識燈,坐小車時認識小車,戴帽子時認識帽子等。多帶寶寶外出開闊眼界,認識大自然,如汽車、房子、大樹、花草、小動物等。在與寶寶一起玩耍時,可利用寶寶喜愛的玩具和活動來教寶寶,如爸爸媽媽扮作小狗“汪汪”叫,玩娃娃時把娃娃藏起來讓寶寶去找。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要多叫寶寶的名字,逐漸讓寶寶熟悉自己的名字,並教寶寶認識家庭成員,如媽媽、爸爸、奶奶等。
(4)遊戲和社交行為的訓練:要耐心教寶寶做遊戲,提供適合寶寶特點的玩具,如顏色鮮豔的鈴鐺、手鈴、一握即響的小動物等。爸爸媽媽要用愉快、親切的表情拿一個玩具給寶寶看,搖搖鈴給寶寶聽,同時給寶寶講玩具的名稱。反複幾次後先由爸爸媽媽手把手教寶寶拿著搖,同時用讚賞鼓勵的語氣強化寶寶的動作。把玩具懸掛在小床上方,寶寶伸手能觸到的高度,讓寶寶看、碰觸。經過多次訓練,5~6個月的寶寶就會自己玩了。很多6個月的寶寶已經開始認生了,見到生人他們會用警惕的眼光看著,會拒絕陌生人的擁抱,膽小的寶寶甚至會哭起來,爸爸媽媽應該多帶著寶寶到集體環境中去適應,參加一些親子活動,使寶寶不再恐懼。
24.如何對7~9個月的寶寶進行智力開發
(1)運動的訓練:7~9個月期間,寶寶的任務主要是學會長時間的獨坐,每天要有時間讓寶寶坐在床上,訓練他通過自己的努力保持長時間的獨坐,並學會左右側身抓物,保持坐位平衡。另一項重要的運動就是學習爬行,因為爬行時寶寶必須頭、頸抬起來,胸腹離地,用四肢支撐身體的重量,這就使手、腳、胸、腹、背、手臂和腿的肌肉得到鍛煉而逐步發達起來,為以後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礎;另外,寶寶學會爬行以後,擴大了視野和接觸範圍,通過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感官刺激大腦,可促進各方麵的協調,對大腦的發育和智力的開發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爬行,還能提高寶寶的新陳代謝水平,有助於身體的生長發育。
爸爸媽媽可以幫助寶寶學習爬行,首先要有一個適合爬行的場地,必須是一個大的平麵,平整幹淨。將寶寶俯臥在床上,媽媽在寶寶前麵擺弄會叫或會響的玩具吸引他的注意,並引導他來拿,爸爸則在身後用手推著寶寶的雙腳掌,使其借助爸爸的力量向前移動身體,接觸到玩具,以後逐漸減少幫助,訓練寶寶自己爬。開始爬行時寶寶可能很費力,腹部離不開床麵,爸爸媽媽可用一條毛巾放在他的腹部,然後提起腹部讓他練習手膝爬行,漸漸地他會上下肢協調起來,可以用雙手及雙膝協調靈活地向前爬行。練習爬行不但輪流鍛煉了四肢的耐力,而且能增強小腦的平衡與反應聯係,這種對寶寶日後學習語言和閱讀也會有良好的影響。
(2)語言訓練:7個月左右的寶寶已步入了學習語言的敏感期,爸爸媽媽要敏銳地捕捉住這一教育的契機,在寶寶愉快時,或者每天臨睡前,經常給他朗讀圖書、念兒歌、說繞口令;在日常的生活當中,隨時隨地多和寶寶說話,並注意將語言、物體和動作聯係起來,通過寶寶的視覺、聽覺及觸覺等來幫助寶寶進一步理解語言。比如,寶寶口中亂叫“爸爸媽媽”時,開始時他還不懂得語意,但隻要一旦發現他發出“爸爸”的聲音,你就立刻讓他的臉朝向爸爸,用你的手指著爸爸,並模仿他“爸爸”的聲音。漸漸地當你說“爸爸”時,他就會朝爸爸看;用同樣的方法,當你說“媽媽”時,他就會轉向媽媽一方。再比如,媽媽一麵拿著蘋果,一麵發出“蘋果”的聲音,同時讓寶寶摸摸、聞聞、嚐嚐,這樣經過數次的重複,媽媽一說“蘋果”兩字,寶寶就能知道是什麼意思了。還可以用類似的方法,教寶寶指認自己的五官等。還應有意訓練8~9個月的寶寶,語言和動作的聯係,如“謝謝”“再見”。爸爸給寶寶玩具或東西吃時,媽媽在一旁要講“謝謝”,並要求寶寶模仿點頭或鞠躬的動作以表示“謝謝”。當家裏有人出門,你一麵說“再見”,一麵揮動寶寶的小手,向要走的人表示“再見”。通過逐漸訓練,使他一聽到“謝謝”就鞠躬或點頭,一聽到“再見”就揮手。
(3)寶寶主被動操:寶寶主被動操適用於7~12個月的寶寶。是在成人的適當扶持下,加入寶寶的部分主動動作來完成的。寶寶主被動操的動作主要有鍛煉四肢肌肉關節的上下肢運動,鍛煉腹肌、腰肌及脊柱的橋形運動、拾物運動,為站立和行走做準備的立起、扶腋步行、雙腳跳躍等動作。寶寶每天進行主被動操的訓練,可活動全身的肌肉關節,為爬行、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礎。
(4)社交行為訓練:7~9個月的寶寶正處於認生期,看到陌生人靠近時,寶寶會猛地一下揣回媽媽的懷裏,有的寶寶會回頭,以此來躲避陌生人,有的寶寶會大聲哭鬧。為了幫助寶寶順利度過認生期,要多多給寶寶創造與小朋友、陌生人在一起玩的機會,可以進行一些遊戲訓練,成人在與寶寶玩遊戲時,要慢慢逗引寶寶開心,使寶寶逐步緩解認生引起的緊張情緒,進而接近不太熟悉的陌生人。寶寶漸漸地和生人接觸多了,也就不再認生了。
25.如何對10~12個月的寶寶進行智力開發
(1)運動能力:10~12個月寶寶已不滿足於爬行,首先要進行是站立訓練,可以讓他扶著家具站起來,有欄杆的小床最適合他練習站立。可在小床上放一個玩具,讓他練習蹲下去取,再從蹲位扶著站起來。練習獨站是一個新的挑戰,開始可以靠著牆站立,慢慢再離開牆麵2~3厘米獨立站立。當會獨站時,要給予表揚。每個寶寶的個性不同,在練習過程中摔跤是難免的,隻要保護好不傷到寶寶就可以了。
然後可以進行扶走訓練,將寶寶腳底放在媽媽的腳背上,媽媽向後移動步子,讓寶寶體驗“走”的感覺,引導寶寶腳與媽媽同步用力,鍛煉寶寶腳部肌肉,為走做準備。爸爸媽媽可以兩手握住寶寶手,一步步往後退,讓寶寶慢慢邁步向前。一天訓練3~4次,每次時間不要太長,以免過分疲勞。可讓寶寶雙手扶著床沿站好,媽媽在距離寶寶1米外,用玩具逗引說:“寶寶走過來!”讓寶寶雙手扶床沿向前走。走得比較穩了,再引導寶寶一手扶床走。也可以讓他練習扶著沙發從一頭走向另一頭。
給寶寶創造一個寬鬆自由和安全的環境,不但可以促進他的翻滾、坐、爬、站和走等大運動能力發展,還可以促進認知能力的發展。
(2)語言認知能力訓練:這個階段寶寶的認知能力提高主要靠感知運動的方式,所以要讓寶寶多看、多聽,接觸各種物體,通過自己主動運動的探索去認識這個奇妙的世界和自我。好奇心是寶寶認知發展的動力。對於寶寶的好奇心,千萬不能用“不能動,不能拿”給壓抑了,隻要沒有危險,不會損壞重要的東西都可以讓寶寶玩。10~12個月的寶寶有了初步的記憶能力,能在你的幫助下調整自己的注意指向,你可以引導他共同注意某人、某物或某活動,通過共同注意,使他認識更多的周圍人和事,更有效地與他人進行交流,學習有關的知識和經驗。此外,尋找藏起來的物體或藏貓貓是這個年齡的寶寶感興趣玩不膩的遊戲,也是增強記憶力的好方法。
(3)語言方麵:10~12個月寶寶能聽懂更多的詞,對簡單的要求做出反應,這年齡段是學會聽和說的寶貴時間。要麵對麵和寶寶說話,說正常句子,句子要簡短,節奏較慢,發音要清晰。要和寶寶說那些看得見的東西和寶寶感興趣的東西、感興趣的事物名稱,這些容易使他記住。
(4)情感和社會適應能力:高質量的依戀情感是發展健康人格的基礎,並對未來學習成績有重要影響。寶寶需要幫助和安慰時,應鼓勵他獨自玩耍。這年齡段的寶寶對陌生人都有認生、焦慮和害怕的情緒,媽媽更要多關心寶寶,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讓他有安全感。並要多給他創造機會與人交往,和小朋友接觸。這樣,經過訓練的寶寶對陌生人的不良情緒就會逐漸減少,與母親分離時的焦慮情緒也會減少。
26.如何對13~15個月的寶寶進行智力開發
當寶寶長到13~15個月的時候,身體的肢體動作慢慢發育,爸爸媽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培養寶寶動作能力,進行一些有意識的訓練。
(1)運動發育訓練:此階段主要的大運動就是行走,行走訓練可以循序漸進地進行,爸爸媽媽可以先引導寶寶扶著小欄杆平行挪步,然後練習推著學步車向前走,也可以牽著他的手行走,從雙手牽過渡到單手牽,等寶寶走得熟練後,就可以練習獨站和獨走了。等他能夠獨立行走以後,爸爸媽媽還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訓練寶寶走曲線,轉身,下蹲撿起地上的物品。這個階段寶寶手部動作的穩定性進一步提高,可以通過訓練寶寶搭積木、撿起小珠子,向瓶子裏投入小丸,撕紙,翻書等手部動作,提高寶寶的精細動作能力。
(2)語言認知訓練:這一階段的寶寶視野更加開闊,對什麼東西都很好奇,對各種事物的概念逐漸建立,並形成了初步的語言。爸爸媽媽應該重點關注的是寶寶的理解能力,其次才是語言表達能力,因為隻有理解了相當多的詞彙才能發展出有質量的語言。爸爸媽媽應該每天拿出一定的時間,有意識地教寶寶說話。選擇的詞彙往往從寶寶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開始,名詞或動詞相對比較直觀,如稱呼、五官、食品、常用的動作性指令等等,這樣可以幫助寶寶建立詞彙與實物,或詞彙與動作之間的聯係,形成詞彙的概念。對所教的詞彙反複強化,在各種場合出現你想要寶寶掌握的詞,通過強化使寶寶把所要學習的目標詞彙牢牢記住,讓寶寶在任何場合中聽到這個詞都能夠做出正確的反應。此外,要讓寶寶多看書,多給他講故事。
(3)社交行為訓練:在培養寶寶定時睡眠、定時進餐、定時大小便等生活習慣後,還要進一步培養寶寶主動控製大小便、主動坐盆,自己脫鞋、脫帽等能力,讓他學會自己擺放鞋子,將鞋子放在固定的地方等,養成一些生活好習慣。爸爸媽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用自己表情的變化來啟發寶寶分辨他人情緒的能力,讓他在和爸爸媽媽的接觸中,逐漸體驗到爸爸媽媽喜、怒、哀、樂的各種表情。這個階段的寶寶由於具備一定的自我意識,但是表達能力還不足,當爸爸媽媽不能夠理解他所想表達的意圖時,會變得很容易發脾氣。因此,在此階段中爸爸媽媽還要注意學會觀察理解寶寶,引導他通過肢體語言或手勢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意圖,並逐漸學會克製自己的情緒。
27.如何對19~21個月的寶寶進行智力開發
(1)運動能力發育訓練:本階段可以繼續延伸前一階段的訓練,並進一步加強。主要是身體的平衡和控製姿勢方麵,走、跑很順利完成的寶寶還可以訓練他倒退走和側向走,繞過障礙物跑,這些是寶寶動作協調和穩定的表現。可以教他做簡單的體操,一方麵可以訓練寶寶肢體的運動,另一方麵也可以鍛煉寶寶的記憶、理解規則,養成良好的習慣。可以教會寶寶如何用筆塗鴉,進一步提高手的控製能力;還可以讓寶寶學習簡單的對折紙,提高動手能力;也可以訓練他熟練地使用杯子、碗和飯勺,這樣可以提高寶寶的生活自理能力。
(2)語言認知發展訓練: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注意培養寶寶的認知能力,鼓勵寶寶積極思考,教會寶寶一些反義詞概念,如多少、大小、高低等等,並逐漸學會分辨這些概念。教給寶寶一些簡單的觀察方法,讓寶寶學會觀察不同的事物。可以通過經常提問的方式有意識地讓寶寶記憶一些東西,提高寶寶的記憶力。寶寶說話時可以反複使用熟悉的單詞,鼓勵寶寶使用準確、簡單的雙詞句或三詞句來進行表達,並可以用簡單語言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如阿姨抱、不要、不吃等。不能嘲笑他說錯的話和重複寶寶錯誤的語言,應該耐心等待給他應答時間,鼓勵他表達他想說的話,爸爸媽媽要使用正確的語言與寶寶對話,盡量不要使用幼兒語。可以教寶寶正確使用“我”來表達,初步建立自我意識。
(3)社交行為發展訓練:此階段的寶寶逐漸顯示出情緒情感發育的特征,他們對新鮮的事物很感興趣,並在模仿中獲得快樂。對黑暗、獨處、陌生事物等產生恐懼,會導致產生分離焦慮。開始出現驕傲、自豪、不安等情緒的萌芽。對爸爸媽媽來說,此階段應該通過細致的觀察,掌握寶寶情緒情感變化的特點,並進行適當的引導。應當鼓勵和創造機會讓寶寶用自己的方式去主動接近別人。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還不會分享,所以經常為爭奪玩具而打架。這就需要爸爸媽媽教育寶寶逐漸學會與同伴交換玩具。此階段是性格初步形成的一段時期,適當的引導會使寶寶身心發展更加健康,形成良好的習慣。
28.如何對22~24個月的寶寶進行智力開發
(1)運動發育訓練:由於這個階段寶寶已經能夠走、跑得很好,大運動訓練的重點在於進一步訓練身體平衡的控製。在平地訓練的基礎上逐漸加入上下樓梯、跳躍等內容。
①訓練上、下樓梯。應該從上樓梯開始,先選擇較低,層數少的樓梯,使寶寶能夠較順利地上完樓梯,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可以先牽著他的手幫助他上樓梯,等他的動作更協調的時候鼓勵他自己上,上樓梯對於加強寶寶下肢肌肉力量及促進身體平衡能力有很好的訓練作用。下樓梯的掌握比上樓梯要晚一些,同樣也需要先進行輔助。
②跑步練習。通過遊戲訓練寶寶跑步可以加強寶寶控製身體的靈活性和穩定性,應根據寶寶的實際能力調整跑步的方式,如剛開始的時候可以跑直線,跑得很好了可以練習轉彎跑,跑圓圈,聽指令跑步-停止等。
③原地彈跳訓練。可以先拉著他的手幫助他跳起,也可以鼓勵他從最後一級台階上跳下來。由於這一階段的寶寶身體控製能力還有限,跳躍的能力還是剛剛形成,因此主要訓練他雙腳並攏跳。精細動作方麵可以繼續強化手部動作的穩定性與手眼協調性,如繼續通過遊戲的方式訓練他搭積木,串珠子,模仿畫,學習用勺子吃東西等。
(2)語言認知能力訓練:寶寶在1歲半後,言語發展會突飛猛進,他們不但能重複成人說的言語,而且想要自己說出周圍東西的名稱。
此階段認知理解能力會飛速發展,寶寶懂的東西呈現爆發性的增多,求知欲非常旺盛,對身邊的一切充滿好奇,爸爸媽媽應該抓緊這段時間,常帶寶寶到戶外、公園去玩,鼓勵他與人交往,並引導寶寶仔細觀察遇到的事物,告訴他遇到事物的名稱和特點。通過學習,寶寶會逐漸學會區分大小、多少、長短、高低,建立起不同顏色的概念,可以在生活中利用實物、圖片或日常生活經驗,經常向寶寶說說各種物品的特性,如“大蘋果、小蘋果,紅帽子、黃帽子,熊貓胖、小貓瘦,長頸鹿高、梅花鹿矮”等,這樣可以促進寶寶的認知理解能力發展。
另外,可以從說話的角度來進行訓練。
①教寶寶學說主謂賓句式的話。在寶寶會說簡單句的基礎上教他學說含有主謂賓句式的完整簡單句,如“寶寶吃飯、爸爸回家了、寶寶踢皮球”等。這些伴隨生活情節的語言,寶寶就容易理解和模仿。
②教寶寶回答疑問句。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