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強真不愧是個有心人,從閑聊中發現了“市場偵探”這一新鮮職業,無需技術,也不需資金,隻要有一雙敏銳的耳朵和一個靈活的頭腦就夠了。在這裏,顧客的個性需求就像是根導火索,有時能點燃創富者的激情和靈感。
孫敏大學畢業後,一時找不到理想工作,她先去一家煙酒公司推銷啤酒,可是一個月也沒有做成一筆生意。第二個月還是不行,她幹脆辭職,又到一家花店當營業員。一天,她在為一輛婚車做花盤時,聽見車主與朋友在一旁閑聊,車主說:“這輛車款式、顏色都不錯,美中不足的是,這麼漂亮的花要是能印在車上就好了。”那個朋友說:“車廂上有圖案,那怎麼可能。”
顧客不經意的想法,讓孫敏心頭一閃:自己何不嚐試在車廂上畫畫,讓私家車變得更漂亮,更迷人?下班回家的路上,她望著滿大街川流不息的車輛,越發對自己的發現感到興奮,這更堅定了她的決心:現在私家車越來越多,我要靠車繪謀生發達!
孫敏的想法得到了家裏的支持,她立即行動起來查找各種資料,購置防水顏料和畫筆,同時找了一名畫技精湛的大學生做畫師。她的車繪店開張了,發了宣傳單,宣傳語是:“您的香車,美容了嗎?”廣告一打出去,立即有人開車來做車繪。那是一位癡情的小夥子,要求畫幾幅畫表達自己對女朋友的愛意。孫敏和畫師一起構思,為這個小夥子精心設計了6幅畫:從相識到相愛,再到共結連理,表達了對戀人的誠摯之心,後由畫師繪到車上。這個小夥子看後非常滿意,開著車去向女朋友求婚,一舉如願。這筆業務使孫敏淨賺了1000元。後來,她又根據顧客意見進一步改進,由繪畫改用貼畫,既防水,價格又低,更加吸引顧客。對於每一筆生意,她都認真對待,根據車型和車主的特點,大膽進行創意、設計,把每台車都做成精品,因而受到車主的歡迎。孫敏的創業就是從發現顧客意願開始,一步步讓自己的車貼小店的生意火爆起來。
顧客的需求是最直接的市場信息,隻要這種意願有一定普遍性,那麼這種商機就具有現實性,就值得去開拓。創富者必須懂得,社會需求是五花八門的,而經濟活動的本質正是要滿足人們的各種不同需求,在滿足各種需求的同時贏得財富。所以,創業者走進社會,就要關注市場、關注需求。當然,顧客的意願表達不一定是直接的,往往有一定的隨意性,那麼商家就必須對信息敏感,洞悉顧客的需求,從他們隨意的表達中,捕捉到要點,並把它轉化成為自己的一種創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