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新生兒的常見疾病(3 / 3)

這是由於妊娠期營養不良,胎兒缺鈣,致使喉軟骨軟弱,吸氣時負壓增大,使會厭軟骨兩側邊緣向內卷曲接觸,或會厭軟骨過大而柔軟,兩側杓會厭襞互相接近,喉腔變窄成活瓣狀震顫而發生喉鳴。

一般的,症狀輕的患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其喉頭間隙會逐漸增大,喉軟骨也會發育好,絕大多數孩子在2歲左右,這種聲音就會消失。父母在平時應該注意讓患兒多曬太陽,多做戶外活動,及時補充鈣片和維生素D,同時還要避免讓患兒受涼或受驚,以免發生呼吸道感染和喉痙攣,加劇喉阻塞。如果症狀較重,吸氣困難,可調整患兒體位,側臥位可減輕症狀。嚴重喉阻塞者需行氣管切開術。

505.如何護理喉喘鳴的患兒

對於喉喘鳴的患兒該如何護理呢?如果喉喘鳴的患兒症狀不重,父母平時可以讓他們多曬曬太陽,多做些戶外活動,同時還要避免患兒受涼或受驚,以免發生呼吸道感染和喉痙攣,加劇喉阻塞。一般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患兒的喉頭間隙會逐漸增大,喉軟骨也會發育好,絕大多數孩子在2歲左右,這種聲音就會消失。

如果發作較重,吸氣困難,可調整患兒體位,取側臥位可減輕症狀;偶有嚴重喉阻塞者,需行氣管切開術;伴急性喉炎易引起呼吸困難,要特別注意,不能掉以輕心。父母要及時到耳鼻喉科醫師處就診,並住院觀察。

專家指出,魚肝油可以消除喉喘鳴。因為母親懷孕期間曬太陽不足,或沒有服魚肝油、鈣片,導致新生兒的喉軟骨軟化而發生先天性候喘鳴,所以說這是一種先天性佝僂病。父母可以給這種患兒服維生素D製劑(濃魚肝油滴劑或膽維丁)和鈣劑,有利於喉鳴症狀的減輕或消失。

506.如何預防新生兒感冒

新生兒的抵抗力差,一旦感冒了,若不及時處理,輕則可以引起呼吸和哺乳困難,重則並發肺炎,所以對新生兒感冒一定要積極預防。父母可以按照下麵幾點做,達到防止新生兒感冒的目的。

1.新生兒的臥室要空氣流通,禁止患感冒的人接觸新生兒;母親如果感冒了,也應少接觸新生兒,並在喂奶時戴上口罩。

2.要注意氣候變化,冷熱得當,特別是夜晚,要注意為新生兒蓋被。

3.合理飲食是一個預防新生兒感冒的好辦法。專家提倡母乳喂養,因為母乳不僅是孩子體格和智力發育的最佳食品,而且具有防止感冒的功效。研究表明,母乳含有對呼吸道黏膜有保護作用的幾種免疫球蛋白。另外,可以適當給新生兒喂富含維生素A、C以及鋅、鐵等食物,也有助於機體抵抗感冒病毒。

507.呼吸窘迫綜合征是什麼

什麼是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又稱新生兒肺透明膜病,多發生於早產兒,指出生後不久即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青紫、呼氣性呻吟、吸氣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一係列症狀。

患此病的新生兒肺表麵活性物質缺乏,要及時采取綜合急救措施使患兒度過危險期,治療重點就是要糾正缺氧,維持酸堿平衡,補充表麵活性物質。在護理上除了正確供氧外,還要注意保暖,環境溫度最好維持在22~24℃,濕度最好在55%~65%,以減少水分消耗。另外,父母要保證患兒的營養供給,如果患兒不能吸乳吞咽,可用鼻飼法或補充靜脈高營養液等方法。

508.如何預防新生兒窒息

新生兒窒息的後果很嚴重,父母要做好預防工作:

1.最好養成新生兒獨自睡覺的習慣,不要含著奶頭睡覺。如果母親在一個被窩裏給新生兒喂奶,當母親熟睡後,充盈的乳房會堵住新生兒的口鼻,枕頭和棉被也會阻塞新生兒的呼吸,造成窒息事故。

2.母親喂奶的姿勢要正確,最好抱起喂,使頭部略抬高,這樣就不會使奶液返溢入氣管。用奶瓶喂奶時,橡皮奶頭孔不宜過大,奶瓶的傾斜度以吸不進空氣為宜。每次喂完後應把新生兒豎著抱起,輕拍其背部,待打嗝後再放回床上,並要向右側臥,以免溢奶時奶液吸入氣管。

509.怎樣搶救新生兒窒息

新生兒窒息是新生兒出生時僅有心跳而無呼吸,或未建立規律呼吸的缺氧狀態,是出生後的一種緊急情況,必須積極搶救和正確處理,以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及預防遠期後遺症。

搶救新生兒窒息最關鍵步驟是清理呼吸道。胎頭經陰道娩出後應立即清拭口腔內的羊水和粘液,將新生兒仰臥,肩下墊起,使頭後仰,用吸管或吸痰器迅速輕巧地在一分鍾內將口、鼻、咽喉部粘液吸出。千萬不可強烈刺激咽部,以防引起呼吸暫停。搶救同時應擦幹新生兒頭麵及周身羊水,注意保溫。

輕度窒息的新生兒在呼吸道通暢後,可用手指輕彈其足跟,針刺人中、十宣穴,常可誘發自動呼吸。禁用酒精、冷水澆注,或倒提新生兒雙腿拍擊臀部、背部等方法,否則會增加顱內出血。重度窒息的新生兒多有酸中毒,要及時糾正酸中毒。另外,新生兒窒息複蘇後應繼續保溫,密切觀察患兒病情變化,間斷吸氣至青紫消失,呼吸平穩為止。母親要延期哺乳,以免發生誤吸。

510.呼吸次數可早期識別肺炎

新生兒肺炎在臨床表現上缺乏特異性,但呼吸次數增快是肺炎早期的體征,所以,父母要學會數新生兒的呼吸次數。正常新生兒呼吸次數為40~45次/分,如每分鍾呼吸次數大於等於60次/分,即為呼吸增快,這時應再數一次呼吸,如仍大於或等於60次/分,即為呼吸增快。

由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數呼吸次數來判斷是否有肺炎是一種簡單的適宜技術。新生兒在患肺炎時,即使在早期呼吸次數就會出現明顯增快,這對早期識別肺炎有很大幫助,而且這種方法父母易學易會。

511.父母如何給新生兒數呼吸次數

正常新生兒的呼吸不規則,常常有一陣快速的呼吸階段,繼而有一陣緩慢的呼吸,有時有短暫的呼吸暫停。因此數呼吸次數時不能數15秒乘以4,即為1分鍾呼吸次數,這樣會使呼吸增快的新生兒沒被發現,而呼吸正常的被數出呼吸增快。

正確的做法是要數滿1分鍾。數呼吸時要注意一吸一呼為一次呼吸,有的父母將一吸一呼數為兩次呼吸就數錯了。由於新生兒胸廓上下運動幅度小,以腹式呼吸為主,因此觀察呼吸運動時觀察腹部運動更明顯,數出來的呼吸次數更準確。數呼吸時,要在新生兒安靜時數,不要在哭鬧、吃奶或剛吃奶後數呼吸,這時數出來的呼吸次數不能反映真實情況。

除呼吸增快外,新生兒患肺炎時還會出現一個重要體征——胸凹陷。當吸氣時胸壁下部明顯內陷即為胸凹陷,是肺炎較重時的一種表現,觀察新生兒有無胸凹陷時也要在安靜狀態下判斷才能確定。

父母學會數呼吸次數,就不會在新生兒生病時手足無措,為早期發現肺炎、早期治療提供了一個簡單、方便、可靠的方法。

512.新生兒肺炎的一些早期症狀

新生兒肺炎是新生兒時期一種常見且多發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一般起病較急、病情較重、易被忽略或誤診。

那新生兒肺炎有什麼表現呢?新生兒肺炎常見的早期症狀有:精神萎靡、吃奶嗆、不吃奶;有時煩躁不安、嘔吐、麵色青灰或蒼白、鼻翼煽動,閉口吹氣,點頭呼吸或呼吸不規則甚至暫停;一般不發熱,或微熱或體溫過低;一般也很少咳嗽。可見,新生兒肺炎的早期症狀一般不很典型,不容易被發現,所以父母要細心觀察新生兒的異常情況,及時處理,避免延誤病情。

513.新生兒肺炎常無呼吸道症狀

新生兒肺炎的臨床表現與年長兒的肺炎不盡相同,一般無明顯的呼吸道疾病,僅僅表現為精神較差、反應低下,哭聲無力、拒奶,嗆奶及口吐白沫等;有的發熱,有的無發熱;有的患兒出現鼻根及鼻尖部發白、鼻翼煽動、呼吸淺快、不規則,病情變化快,易發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

514.如何預防新生兒肺炎

新生兒肺炎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父母在預防該病時關鍵要做好以下幾點:

1.防止感染如果孕婦患有感染性疾病,要及時治療,並在臨產時嚴格消毒,避免接生時汙染,還可以在出生後考慮選用抗生素預防。

2.提倡母乳喂養母乳,尤其是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A,這種物質可以起到保護呼吸道粘膜免遭病原體的侵襲,達到預防的目的。

3.注意環境衛生新生兒的房間要經常開窗通風換氣,盡量減少親戚朋友的探視,尤其是患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人員不宜接觸新生兒,產婦患有呼吸道感染時必須戴上口罩接近新生兒。

4.觀察異常情況如果發現新生兒有臍炎或皮膚感染等異常情況,父母要立即去醫院治療,防止病菌擴散。

D。五官疾病

515.怎樣發現新生兒視力異常

新生兒時期的視力發育比較緩慢,主要特點是有光感,可注視眼前20厘米左右較明顯的目標,直到新生兒末期時,才能夠追隨一些移動目標。所以,除了明顯眼部畸形可以早期發現外,視覺異常一般較難發現,一直要等到半年以後,隨著症狀明顯父母才會察覺,此時對於某些先天性眼病的治療已顯得過晚。專家指出,父母可以根據新生兒視力的特點,參照下麵的方法對新生兒的視力做定性檢查,及早發現異常情況。

1.在新生兒睡著時,父母可以用手電筒照他們的眼睛,正常新生兒則會閉眼、皺眉、身體扭動甚至覺醒;若輕輕拉開眼皮照瞳孔,瞳孔會縮小。

2.新生兒低頭前傾、眼球向上轉;頭後仰,眼球向下看,此謂“洋娃娃眼”。

3.新生兒滿月時,可以把一個直徑約10厘米的紅色絨球放在距離新生兒眼睛20厘米處,然後左右移動,控製在60度角的範圍,正常新生兒會注視紅球,並且頭和眼還會追隨紅球左右移動,此謂頭眼協調。

4.父母還可以在距離新生兒眼睛前20厘米處,放一個畫有黑色垂直條紋的紙圓筒或鼓(長約10厘米,直徑約5~6厘米),由一側向另一側旋轉,新生兒注視時會出現眼球震顫,即眼球會追隨圓筒或鼓的旋轉來做水平運動,此謂視覺運動性眼震。

如果以上幾個方麵均表現正常,說明新生兒視覺發育良好。否則應立即請醫生作進一步檢查,尤其是對早產兒。

516.如何防治新生兒斜視

斜視就是兩眼視物不協調,新生兒早期因眼肌調節功能不良,常有一時性斜視過程,即生理性斜視,如果糾正不及時,有可能發展成為斜視症。最近,英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證明,低體重兒發生斜視的危險性比較高。

父母可以參照下麵的方法來防治新生兒斜視:

1.注意新生兒頭的位置,適時地更換位置,不要使其長期偏向一側。

2.新生兒對紅色反應比較敏感,所以父母可在床的正上方掛上一個紅色且有響聲的玩具,定期搖動,使聽、視覺結合起來,有利於新生兒雙側眼肌動作的協調訓練,從而起到防治斜視的作用。

專家提示:如果3個月後,新生兒仍有斜視現象,應立即去醫院診治,以免影響新生兒的正常發育。

517.怎樣早期發現新生兒耳聾

目前,我國的新生兒聽力篩查還沒有普及,又因為發現耳聾的時間關係到耳聾的防治及康複效果,所以如果有下麵情況,父母要特別注意:

1.有先天性耳聾的家族史;

2.母親在懷孕時有宮內感染的病史,如風疹、皰疹、梅毒、巨細胞病毒尿症、及毒漿體原蟲病等等;

3.新生兒的體重小於1500克;

4.新生兒的頭顱麵部畸形,如耳廓和外耳道的外形異常;上口唇垂直溝消失或發際低下等;

5.父母如果在新生兒室內製造一些聲音,新生兒不會被吵醒或被驚嚇到;

6.聽聲回頭尋找是很重要的聽覺反應。父母可以在新生兒清醒時,做一些實驗來檢驗新生兒的聽覺能力。有時候新生兒雖然聽力差,但又會用視覺、觸覺來彌補。如他們會觀察場景,看父母眼睛注視的方向來判斷聲源在哪一邊;甚至根據呼出的氣息來判斷聲源的依據。因此,在觀察新生兒聽力時,要十分細心,避免造成錯誤判斷。

另外,父母可以直接去醫院對新生兒進行聽力篩查,這是早期發現耳聾的重要手段。如果父母一時的粗心,沒有及時發現,貽誤了治療的良好時機,則會給孩子帶來終身的遺憾。

518.新生兒眼屎多不可忽視

有些父母發現剛生下來幾天的新生兒眼屎特別多,輕輕擦拭後,沒過多久眼睛上又會堆積許多。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父母千萬不能忽視,因為眼屎多了容易導致細菌入侵到淚囊,並且繁殖、化膿,膿性物填滿整個淚囊,無法往下排泄,隻有沿著淚囊、淚小管向上排到眼睛裏。若不及早治療,有可能並發角膜炎,角膜可能由黑變白形成白斑,影響新生兒的視力發育。

一般的,新生兒眼屎多有以下幾種原因:

1.新生兒時期,眼睫毛容易向內生長,眼球受到摩擦刺激就會產生眼屎。隨著年齡的增長,睫毛自然會向外生長,眼屎漸漸減少。父母可以用溫毛巾擦幹淨,也可以用棉簽沾2%硼酸溶液,從內眼角向外眼角輕輕擦拭幹淨。

2.新生兒剛出生時,眼睛上有一層灰白色東西,不是眼屎,而是“胎脂”。胎脂有保護皮膚和防止散熱的作用,可以自行吸收,所以不能隨便擦除。

3.如果新生兒內有積熱,即通常所說的“上火”,這時除了眼屎多外,還常伴有怕熱、易出汗、大便幹燥、舌苔厚等症狀。

4.如果新生兒鼻淚管較短,發育不全,開口部的瓣膜發育不全,位於眼的內眥,從而使眼淚無法順利排出,導致眼屎增多。這種情況下,母親可以每天用手在新生兒鼻梁處輕輕按摩,有助於鼻淚管暢通。

專家提醒:夏季高溫酷暑,是淚囊炎多發的季節,父母應引起重視。

E。泌尿生殖係統疾病

519.新生兒隱睾是怎麼回事

胎兒在子宮時,睾丸在兩側腰部腹膜後間隙,隨胎齡增長而漸漸下降,大約在孕期16~24周時,接近腹股溝管內環處,在28~36周時降入陰囊,但是也有部分新生兒在出生後才降入陰囊。也就是出生時一側或兩側睾丸停留於腹膜後、腹股溝管或陰囊入口處,這就是隱睾。早產兒隱睾的發生率很高,尤其是出生體重在1000g以下的幾乎都為隱睾。

新生兒發生隱睾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

1.睾丸先天性發育不全,導致對促性腺激素促使睾丸下降的動力作用不敏感。

2.孕婦妊娠期缺乏足量的促性腺激素。

3.睾丸異位、精索過短、提睾肌發育不良、腹股溝環過緊、纖維帶阻止睾丸下降等原因。

一般的,隱睾發生於右側者約占50%,雙側者占10%~20%。一側無睾丸的陰囊較小,用手摸不到睾丸,許多患兒可在腹股溝摸到未降的睾丸,常常發育不良,但並不影響日後的生育功能;雙側隱睾可影響發育,5歲以後可發生曲細精管萎縮、生精細胞消失,影響日後精子的生長和生殖功能,也可有男性內分泌不足的現象。另外,睾丸留在腹腔內發生惡性腫瘤的機會較多,而且當長大成人後,會因自己生理上的缺陷而造成心理上的不良影響。

新生兒期隱睾不必治療,可暫時觀察,絕大多數於1歲內自行下降。如果2歲以後仍不下降,最好行睾丸鬆解術。

520.新生兒包莖要治療

新生兒包莖要治療嗎?由於新生兒包皮口狹小,或包皮與陰莖頭粘連,使包皮不能上翻露出尿道口和陰莖頭,這稱為包莖,屬於正常生理現象,不需治療。一般在出生後2~3年內,隨著陰莖和陰莖頭的生長發育,以及陰莖的勃起,使粘連逐漸吸收,包皮就能上翻,從而露出陰莖頭和尿道口。

父母一定要細心護理這樣的新生兒,注意衛生,經常清洗包皮囊內的包皮垢,如果發生感染則容易導致炎症,會加重粘連,並且在排尿時包皮囊脹大,發生排尿困難或上行性尿路感染。

521.什麼是先天性尿道下裂

正常胚胎的外生殖器和尿道在第8周開始發育,第15周完成,尿道溝沿著陰莖腹側表麵由近端遠端逐漸融合,形成尿道,直至陰莖龜頭部。一旦胎兒睾酮缺乏或其作用不足,尿道溝未完全閉合到陰莖頭的尖部,停頓於不同階段而發生不同類型的尿道下裂。

尿道下裂是男性嬰幼兒中尿道和外生殖器最常見的先天畸形,有遺傳性。患兒陰莖短小,向腹側彎曲,尿道開口不在正常位置,如開口在會陰部,外陰形狀如女性,不能站立排尿;龜頭背側包皮如圍裙狀;陰莖腹側無包皮係帶。尿道下裂常並發睾丸下降不全,應仔細檢查陰囊內是否有睾丸。另外,先天性尿道下裂一般認為是女性化的征象,所以一定要仔細檢查,並且要與腎上腺性征異常症、真兩性畸形相鑒別。

尿道下裂的新生兒一般需要手術整形治療,否則會影響排尿和以後的性功能。手術最好在學齡前完成,用尿道鬆解成形術治療尿道外口畸形和陰莖畸形,同時要細心護理和合理運用抗生素,防止手術後的並發症。

522.新生兒小陰唇粘連如何處理

有的父母發現剛出生的新生兒“沒有陰道”,即大陰唇正常,兩側小陰唇在中線粘連成膜狀皮膚,遮住了正常的陰道前庭,在粘連的上端近陰蒂處見一小孔,尿即由此孔排出,臨床上稱為小陰唇粘連。如果小陰唇全部粘在一起,就是完全粘連;若是粘著一部分上邊或是下邊,還有一點裂隙,就叫部分粘連。

遇到這種情況後,父母可以帶新生兒去醫院進行處理,過程非常簡單,用消毒的圓頭探針或小彎鉗,從上端小孔插入,逐漸沿小陰唇粘連處向下分離,可將粘連完全分開,不會引起出血,新生兒也不會痛苦。然後在分離後的兩側小陰唇的粘合麵,塗上少量石蠟或油膏。

為了防止粘連的再次發生,父母必須堅持每天用高錳酸鉀或清水給新生兒洗外陰,在洗的時候要分開外陰,擦幹後再塗上含有雌激素的軟膏,1~2周就能完全恢複。

專家提示:父母要細心觀察新生兒,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否則會導致青春期生殖道粘連閉鎖,影響正常的生育功能。

F。新生兒腦部疾病

523.新生兒破傷風有何表現

新生兒破傷風又稱“四六風”、“臍風”、“七日風”等,由於接生時用未經嚴格消毒的剪刀剪斷臍帶,或接生者雙手不潔,或出生後不注意臍部的清潔消毒,致使破傷風杆菌自臍部侵入導致的一種感染性疾病。

破傷風杆菌侵入體內不立即發病,當杆菌繁殖到一定數量,產生一定的毒素才開始發病,即潛伏期一般為3~14天,以出生4~6天時發病最多。潛伏期越短,病死率越高。

破傷風杆菌產生的毒素以侵害神經組織為主。首發症狀常表現為不能吸乳,煩躁不安,啼哭不止;繼而可出現牙關緊閉、抽搐、眼裂變小、麵肌痙攣,及出現皺眉、舉額、口角向外牽引、口唇皺縮撅起,呈苦笑麵容;頸部和軀幹四肢肌肉痙攣,雙手握拳、兩臂強硬、頭向後仰,呈角弓反張狀;嚴重者呼吸肌痙攣,出現口唇青紫,甚至窒息;而且任何輕微刺激,如聲音、光亮、震動都能引起痙攣發作;發病初時不發熱,以後體溫在38~40℃之間。一般,痙攣發作越頻繁,抽搐時間越長,病情就越重,如搶救不及時往往引起死亡。

524.新生兒破傷風如何預防

破傷風對新生兒的生命危害非常大,無論是醫務人員還是父母都要做好預防。最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有:

1.孕婦可以在妊娠期進行破傷風免疫注射。

2.分娩時應采用新法科學接生。在接生時嚴格無菌操作,注意臍帶端的清潔處理,是預防本病的根本措施。若遇急產而來不及使用消毒接生包,可將剪刀在火上燒紅後,或用2.5%碘酒塗抹剪刀,幹後斷臍,並把臍帶殘端多留4~5厘米,並在24小時之內按嚴格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