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月兒思考了一下,確實,她的戰術假想都是建立在人家隔壁羅馬方陣大殺四方以及後來的英基蘭排隊槍斃戰術體係下的,她沒有真正考慮過本土化的問題,因地製宜這一句話直接被她給忽略了。想一想為什麼戰車在中原大地最後被淘汰?就是因為戰場適應能力太差。
於是小月兒提出了一個新的戰術思想,三三製。
這是基於小鬼子的三人拚刺技術的產物,既然是冷兵器作戰,而且還是以長兵器作戰,並非人家隔壁穿板拿盾的二戰之前機械化世界第一的羅馬軍團(去問冷兵器吧),自然拚刺世界第一的本子值得一學。
既然要變,幹脆變個徹底,小月兒順便也將散兵線,彈性防禦,穿插迂回都給拋了出來。
散兵線講究的是型散神不散,可依據戰場環境時聚時散,這就需要基層軍官擁有高度戰術素養才行,不以建製為限製,任何最小作戰單位組合在一起都能形成一個更高級的作戰單位。
彈性防禦稍稍有些麻煩,因為一旦後撤,那可能就會刹不住腳,而且,一旦後撤了,拿什麼做為逆推神器?要是有手雷什麼的那還好說,可小月兒沒有啊!所以這一條改了改,變成了交叉支援,也就是說,一支隊伍交戰的時候,很可能從後排插上來一支生力軍,從而將這支疲兵替換下去。
至於穿插迂回那就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了,這一套人家早就快用爛了,比如截糧道之類的。
其實核心的還是關於單位建製的改革,按照小月兒的新想法,最小作戰單位應該是以三人為一個單位的組,一個組長帶兩名組員,三個組九人為一個班,一個班長兩個副班長同時也是組長,再然後是三個班組成一個排,一個排長和兩名副排長額外組成一個組,如此一來便能以三十人為一排,排長之後是連長,連長之後是營長、團長、旅長、師長、軍長,隨著編製的增大,各種親兵,警衛,夥夫等等都會逐級配備起來,雖然三人製和目前的五人製有些區別,但是也不是不能接受。
組3
班10
排30
連100
營320
團1000
旅3500
師15000
軍50000
這樣的編製看起來似乎挺不錯的,很有現代軍隊的雛形了,不過小月兒沒有考慮過的是,以漢朝的兵員素質,這一套能夠奏效麼?
事實上嘛……高順可沒有聽小月兒趙括一般的高談闊論,要說之前的方陣還有那麼一點用,現在的這些就純屬扯淡了,主動將兵力分散,等著敵人將自家軍陣給鑿穿?替換下交戰士卒看上去是個不錯的主意,但事實上戰場之上人家能讓你退嗎?你一退難道就不怕引起連鎖反應大潰退嗎?至於軍製改革?這是已經準備造反了嗎?
當然,這所有的問題都是高順的問題了,因為小月兒再一次迎來了順江東下的錦帆賊——甘寧。
哦,對了,最近小月兒已經搞出來火藥了,是不是很興奮?小月兒想起來了那個穿越者在異世界成為一代霸主,傾國傾城美女環繞身側,龍肝鳳膽、瓊漿玉液任君吃喝的神秘配方——一硫二硝三木炭。
威力嘛……也就馬馬虎虎了,感覺連她以前玩過的鞭炮都不如,不過這畢竟也是火藥啊!隻要裝藥量再大些……然後就可以董X瑞了……沒辦法,她不知道怎麼做引信啊!沒引信怎麼點?不隻能董存X麼?誰說回到古代發明火藥就無敵來著?站出來,小月兒保證不咬死你!
什麼?你說竹炮仗很早以前就有了?拜托,那是將竹節丟進火堆裏燒等著聽響,和拿引信點火藥那已經完全是兩碼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