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全書完(1 / 2)

站在船舷邊上,望著遠處熊熊燃燒的城池,小月兒還是覺得有些於心不忍。

“孝直……”

似乎是看出了小月兒的不忍心,原本侍立在側的法正說道:“主公寬仁,念蒼生之不易,然成大事者,必不拘小節。孫策,猛虎也,有乃父之風,九江空虛,今若不焚九江,則其必順江而上,屆時沿江百姓何辜?”

看著夜色中映紅了半邊天的九江城,小月兒回想了一遍從毛玠為自己推薦法正到目前為止自己的所作所為,為了勝利像這樣不擇手段,連城池都直接付之一炬,真的就是正確的嗎?

當初見到法正的時候,小月兒頗有一種見到諸葛周瑜的感覺,那一份年少輕狂所特有的自信,那一種不將天下人放在眼裏的高傲,一張嘴就是不用調一兵一卒就能退袁術大軍。

孫策霸王再世也終究隻是一介莽夫,兵力不足無法強攻九江,眼睜睜看著小月兒的船隊於傍晚抵達城外碼頭,隻因害怕被人半渡而擊所以未曾上岸,停泊於江心之處,別無選擇之下孫策為拿下九江城,不得不鋌而走險,自以為是的暗中買通了城門守卒,大舉殺入了九江城中。可能他永遠都不不會知道,在確定了他夜襲的計劃之後,守軍就連夜撤出了九江城,留給他的,僅僅是一座空城而已,還有無數的易燃物。現在本就是夏季,城中火起根本就救無可救,要不是停在江中的船隻全都是裝了壓艙石的空船,小月兒說什麼也要率軍追擊一番。不把對方打疼了,豈不是誰都覺得她好欺負?

此戰一把火可說是將孫策麾下燒得相當之慘,事後從打掃九江城的士卒那邊傳來消息,令小月兒有一種曆史產生了拐點的感覺——孫策戰死。

會產生這種結果其實連策劃此次空城計的法正都沒有料到,因為正常來說,就算是呂布率領三軍作戰,也沒有帶頭衝殺在第一個的道理,而孫策居然是第一個帶頭入城。衝得靠前就等於退得最晚,等到城中火起,想要退出來已經是來不及了,他被活活燒死在城中。需要說明的一點是,現在的大多數城市雖然有城市規劃,但是大多還是相當擁擠的,除了長安洛陽這種雄城,一般的城市就算是一橫一縱的主幹道也寬不到哪裏去,何況燃燒的城市本就會形成一種熱島效應,被城牆一圍,這種效果就更強烈了,隻要事先布置沒問題,就算裏邊的人不被燒死,也會被活活烤死、熏死、窒息而死。總之隻要不出城,焚城之下幾乎就是一個無解的死局,就算你跳進跳進水井裏也沒用,孫策的屍體就是在水井裏發現的,整個人都被煮熟了。小月兒壓根就沒敢去看人被煮熟是個啥模樣,隻是命人將遺體送去袁術處,旋即又將注意力重新放回到了兗州,此時正是曹呂大戰到了白熱化的地步。

說是白熱化,但小月兒卻對著已經幾乎占近兗州全境的地圖長歎道:“吾父,敗矣……”一旁的肜兒沒忍住,好奇地問道:“今溫侯據兗州泰半,月兒何故嗟歎?”

指著鄄城,小月兒說到:“今鄄城久攻不克,曹操必得喘息之機,此其敗一也,兗州唯鄄城、範縣、東阿三地為曹操所有,若不取鄄城,亦必陷範縣與東阿,然此三地無一得克,則曹軍氣勢必振,此其敗二也。東阿乃兗州與泰山之要衝,不據東阿而守濮陽,曹軍精銳以青州軍為主,今不斷泰山與鄄城,此其敗三也,濮陽看似有濟水天險可守,曹軍進攻不易,然進攻曹軍亦不易,戰略態勢易手,曹軍由防轉攻,此其敗四也,兗州無糧,然曹軍掠徐州而回,糧草充盈,此其敗五也,曹操乃袁紹至交,又乃同盟,此其敗六也……”

一條一條數下來,連肜兒這個不懂兵事的小丫頭都能看出呂布看似風光,實則凶險的處境,不得不說,小月兒的成長還是蠻大的,至少也學會了這個時代的人動不動先來個我有十勝敵有十敗的調調了。

思路斷了,我就大致說下後麵的設想,主角隨後會坐看曹操把呂布趕入徐州,期間什麼事都不幹,隻是苦修內功,等到大概196年的時候經過3年的沉澱,積蓄了足夠的糧草再一口吃掉曹操,並迎取東逃的獻帝。有了中央的名義,接著就可以用袁術私藏玉璽為由討伐袁術,不管袁術是不是真的有玉璽,說你有就有沒有也有,袁術的治下情況其實很差,走到哪兒禍害到哪兒,真要騰出手來打袁術,袁術幾乎是眾叛親離,隨後以劉備與呂布不合為由攻入徐州,徐州雖然富庶,但那是曾經,經過曹操的兩度征伐已經是疲憊不堪,而且此時劉備手下人才不足,守成有餘進取不足,拿下徐州不是難事。再以朝廷的名義收編東南方向的劉繇,劉繇作為漢室還沒劉焉劉璋那麼大膽,主動回到中樞,但是地方並不安寧,總有人喜歡做白日夢,於是沿長江東下擊敗嚴白虎之流,然後和袁紹隔黃河對峙。期間主角在196年底滿12歲之後按照慣例舉行了笄禮,取字舒窈,次年嫁給了漢獻帝為後,當然這隻是做戲,呂家從而以外戚的身份掌控朝局,獻帝就是個象征而已。這是漢朝的慣例,一個彪悍的皇後一點都不奇怪,外戚當政也沒啥,經過十常侍之亂和董卓之亂後,外戚怎麼說也是皇帝自家人,再不可靠也比宦官和外臣靠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