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附錄2 中餐科技進步獎獎勵條例(試行)(3 / 3)

101.陳勁,宋建元.解讀研發·企業研發模式精要·實證分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102.劉希宋等.企業產品創新開發戰略選擇的係統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103.胡紅衛.研發困局:研發管理變革之路[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

104.曾展鴻.揭秘餐飲店賺錢的門道[M].北京:現代出版社,2010.

105.趙長安.長安餐飲創新管理[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2.

106.宋雪鳴.飯店創新經營與策劃[M].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2004.

107.趙子餘.宴席設計與菜品開發[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7.

108.陳祝平.餐飲營銷策劃與案例[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109.郝樹人.酒店規劃設計學[M].北京:旅遊教育出版社,2007.

110.苗國青,朱敏芳.室內設計理論及應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

111.湯重熹.室內設計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12.何誌貴.謝欣,烹飪工藝美術[M].北京:旅遊教育出版社,2006.

113.曾小力.飯店餐飲部高效管理[M].北京:旅遊教育出版社,2007.

114.陳丹苗,常芳.後餐飲時代餐飲業經營指南[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

115.邱萍.現代飯店管理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116.邢會強.最新經典企業上市案例評鑒[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117.韓光軍,陳靜.新產品開發人員培訓與管理教程[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

118.張建業.餐飲市場營銷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119.陳覺.餐飲營銷經典案例與點評[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120.鄧子梁.誰說開店不賺錢[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6.

121.鍾方雷.開一家有特色的餐館[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3.

122.王瑛,王向東.餐飲管理[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

123.秦隴一.服務營銷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124.韋福祥.服務營銷學[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9.

125.李雪鬆.服務營銷學[M].北京: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

126.藺雷,吳貴生.服務創新.第2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127.劉希宋等.餐飲企業產品創新的現狀與內涵解析[J].商業研究,2005(23).

128.餘宜嫻.論餐飲企業產品創新[J].科學大眾,2008(4).

129.郭元新.價值工程在餐飲產品創新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04(7).

130.董延寧,邢相勤.餐飲企業產品創新競爭力的模糊綜合評價[J].商場現代化,2009(1).

131.王聖果.餐飲產品的優化組合與創新設計[J].揚州大學烹飪學報,2009(2).

132.高向麗.論我國餐飲營銷的市場及產品創新[J],華章,2009(17).

133.張新建.餐飲產品體驗性設計研究[D].青島大學,2005.

134.段嫻萍.“體驗”視角下餐飲產品的創新設計[D].河北師範大學,2008.

135.王天佑.餐飲管理學[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136.馬開良.現代廚房設計與管理[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

137.華瑞創業管理谘詢公司.創造成功的餐飲品牌[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3.

138.劉永炬.新產品營銷[M].北京:京華出版社,2006.

139.黃靜.新產品營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40.周樹清等.新產品開發與實例[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0.

141.張淑媛等.思維創新與旅遊實踐[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7.

142.胡梅,粱儒謙.產品與品牌管理.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8.

143.楊銘鐸.餐飲企業實施名牌戰略的切入點[J].商業研究,2001(1).

144.楊銘鐸.餐飲概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145.楊銘鐸.飲食美學及其餐飲產品創新[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146.楊銘鐸.現代餐飲企業創新:創新係統的體係構建[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147.閆喜霜.餐飲品牌的綜合效益及其發展戰略,揚州大學烹飪學報,2001(3).

148.羅旭華,王文慧.餐飲企業品牌經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49.曾鬱娟,黃華.餐館投資百問百答[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5.

150.陳覺,黃波.餐飲管理核心技能及訓練[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151.李韜.中國餐飲文化的一個新篇章——大董烤鴨店新菜譜賞析[J].中國食品,2008(2).

152.黃文波.餐飲管理[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7.

153.周明揚.烹飪工藝美術[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8.

154.張言彩.顧客忠誠度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155.孫麗坤.餐飲經營管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0.

156.楊曉光,趙春媛.萬事萬物話由來[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10.

157.王永貴,賈鶴.產品開發與管理案例·點評·分析[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158.賀習耀.宴席設計理論與實務[M].北京:旅遊教育出版社,2010.

159.王麗梅,朱多生.餐廳服務技術[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9.

160.朱永傑.產品研發經理業務手冊掌握工作方法與技巧的捷徑[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161.凡禹.創造性思維36計[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8.

162.周寄中等.創新係統工程中的研發與服務[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

163.王光偉.產品研發與質量管理工作執行流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

164.王淑君等.保健食品研發與製作[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9.

165.黃憲仁.新產品研發與銷售企業擺脫困境迅速崛起的有效途徑[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

166.黃靜.新產品管理[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

167.徐人平.設計管理[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

168.喬春洋.品牌論[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

169.王天佑等.餐飲職業經理人執業資格培訓課程[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170.夏雨生.餐飲服務與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171.[美]詹姆斯·A.菲茨西蒙斯、奠娜·J.菲茨西蒙斯.張金成、範秀成譯.服務管理:運作、戰略與信息技術.第3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172.[美]阿蘭·T.斯塔茨(AlanT.Stutts).盧長懷,徐榮博譯,酒店與旅館管理[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

173.[美]邁克爾·加維.開辦一家餐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174.[美]克裏斯托弗·洛夫洛克,約亨·沃茨.服務營銷亞洲版.第2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175.[美]羅伯特·L·布洛姆斯特姆.謝慎遠等譯.飯店業市場營銷策略計劃[M].北京:旅遊教育出版社,1992.

176.[美]澤絲曼爾(Zeithaml.V.A)等.張金成等譯.服務營銷[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177.[瑞士]Roman Boutellier等.曾忠祿等主譯.未來競爭的優勢全球研發管理案例研究與分析.第2版[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2.

178.[德]安妮婭·弗爾斯特爾,[德]彼得·克羅依茨.劉學慧譯.創新製勝:以全新的產品理念和獨特的服務意識占領市場[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

179.[美]海耶爾(Heyel,C).管理百科全書.第3版[M].徐宗士譯.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1.

180.宋建元.解讀研發企業研發模式精要.實證分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181.李恒,汪應洛.市場競爭中的企業技術創新[J].管理現代化,1994(6):19~22.

182.馮之俊.國家創新係統的理論與政策[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183.中國全聚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年度報告[N].證券時報,2009-3-30.

184.陳勁.伍蓓.研發項目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18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C],第26卷[1].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86.文通.新編現代酒店餐飲人員培訓與星級服務標準[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8.

187.kellogg,Deborah L Nie,Winter.Framework for strateg it sercive Management[J].Journal of Operafuns Management,Holand,1995,13(4):323~325.

188.潘春娟.太原婚宴酒席每年浪費數億元業內人士稱已見慣.三晉都市報,2009-11-04.

189.王力.漢語詞彙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

190.佚名.淺談歌舞入餐廳豐富飲食功能[EB/OL].中國店網.

191.黃瀏英,李菊霞,林翔.餐飲品牌經銷[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後記 餐飲產品研發與創新後記

本書的寫作曆經數載。一是因為目前有關餐飲產品研發與創新的成功案例不多,可供借鑒的理論研究成果少;二是起初我對餐飲產品研發與創新的思考不清晰、不成熟,也不係統,缺乏實踐經驗,再加上教學和其他工作纏身,所以完成書稿的時間一拖再拖。隨著研究及實踐工作的不斷深入,由最初的感性認識上升到更多的理性思考,並圍繞餐飲產品研發與創新這一研究主題,本人就餐飲產品研發與創新的理念、係統、原理、人才培養、菜點創新、宴席開發、餐飲服務創新、餐飲環境創新、餐飲文化創意以及餐飲新產品的營銷與品牌塑造等問題發表了一係列文章。這一係列研究成果構成了本書的雛形。從這個意義上說,本書既是我從事教學工作的心得體會,也是我近年來研究成果的總結。

本書得以完成,凝聚了很多人的無私幫助。在此,我首先要感謝中國全聚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邢穎總經理、黑龍江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楊銘鐸教授、中國社科院財貿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荊林波研究員、河北省飯店烹飪行業協會馬鳳岐會長等專家學者的熱心指導;感謝河北師範大學、中國烹飪協會專家工作委員會、教育部高職高專餐旅管理與服務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有關領導的大力支持;感謝長期以來給予我教導、關懷、幫助和鼓勵的郝鳳成、徐仰前、韓會堂、周書存、解誌辰、劇建國、周占喜、柳宗元等老師,於秀水、張文亮、劉會珠、趙豔華、沈集良等同學,劉翊邦、劉殿山、刁哲軍、李誌雲、雷平化、趙彥民等領導,王衛民、劉鑫峰、王莉、劉晶芝、陸朋、周靜莉等同事和其他朋友們;感謝所列參考文獻的諸多學者、專家,在他們前期的研究成果中,我汲取了豐富的營養。同時,我也非常感激我的愛妻梁彥卿和愛子馮天翼,謝謝他們對我長期的學習、研究和埋頭寫作的理解、支持與付出。

作為餐飲產品研發創新的探索性著作,本書尚需持續地擴展、深化和更新。若見書中任何不妥、爭議甚或謬誤,敬請各位讀者、學者、前輩與朋友不吝批評或指正。

馮玉珠

2011年8月於石家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