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條實質性異議由有關推薦單位協助處理。涉及異議的任何一方,應當積極配合,不得推諉和延誤。推薦單位接到異議通知後,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核實異議材料,並如期做出書麵答複。必要時,中餐科技進步獎評審工作辦公室可以提請評審委員和專家進行調查,提出處理意見。
第二十八條非實質性異議由推薦單位負責協調,提出處理意見。
第二十九條推薦單位在規定的時間內對異議項目未提出調查、核實報告和協調處理意見的,該項目終止評審資格。
第三十條對剽竊、侵奪他人科學技術成果的,或者以不正當手段謀取中餐科技進步獎的,尚未授獎的,由評審委員會取消其當年評審資格;已經授獎的,由中國烹飪協會批準後撤銷其獎勵,追回證書、獎金並公開通報。
第三十一條推薦單位提供虛假數據、材料,協助他人騙取中餐科技進步獎的,由中國烹飪協會予以通報批評,直至取消其推薦資格。
第三十二條公示期結束後,評審委員會對異議進行複議裁決,形成提請中國烹飪協會審批、授獎的名單。
第三十三條中國烹飪協會審議、批準中餐科技進步獎評審結果。
第三十四條中餐科技進步獎評審實行回避製度。被推薦為中餐科技進步獎項目的候選人不得作為評審專家參加當年的評審工作,同一推薦單位的評審委員,不參加本單位推薦項目的評審。
第三十五條中餐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和相關工作人員,對評審情況應保守秘密。
第三十六條中餐科技進步獎評審的專家及有關人員,違反評審規定的,建議相關部門給予處分。
第七章表彰與獎勵
第三十七條中國烹飪協會公布中餐科技進步獎獲獎名單,召開中餐科技進步獎表彰大會。
第三十八條中國烹飪協會向獲獎成果的承擔單位、主要完成人頒發獎勵證書。
第三十九條獲獎項目和獲獎人員名單中國烹飪協會主辦的刊物、網站和相關信息平台公布。
第四十條對中國餐飲產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含一等獎)以上的項目,中國烹飪協會推薦申報國家科學技術獎。
第八章附則
第四十一條中國烹飪協會授權中餐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每屆視情況根據本條例製定本條例的實施細則,經批準後用以規範評獎活動。
第四十二條本條例由中國烹飪協會負責解釋。自2010年3月1日起實行。
主要參考文獻
1.金秋平.動態的產品五層次概念[J].商場現代化,2007(33).
2.苟全成.新產品概念開發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3.
3.高踞,楊珍紅.論整體產品觀念在旅遊企業中的應用[J].經濟研究導刊,2009(1).
4.張建宏.旅遊飯店管理[M].北京: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出版社,2007.
5.趙曉燕.市場營銷管理:理論與應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8.
6.陳勁.研發項目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7.趙光忠.產品研發與賣點設計.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5.
8.陳偉.中國最迫切解決的問題是怎樣創新[J].印刷雜誌,2007(3).
9.文連奎,張俊豔.食品新產品開發[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10.袁長明.現代商品學[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11.趙建民.餐飲質量控製[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12.曾憲寧,張敏.試論現代企業的成本觀念[J].企業經濟,2002(11).
13.喬贏.永不言敗我挑戰了麥當勞[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14.王建敏等.家具導購員[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0.
15.胡芝容.足道:富僑團隊管理之道[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9.
16.熊燕.淺談餐飲企業的餐飲體驗、餐飲服務及管理[J].鹹寧學院學報,2010(10).
17.邵萬寬.餐飲時尚流行菜式[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18.邵萬寬.創新菜點開發與設計[M].北京:旅遊教育出版社,2004.
19.邵萬寬.現代烹飪與廚藝秘笈[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
20.邵萬寬.現代餐飲經營創新[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21.邢穎.餐飲經濟學導論[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22.趙躍紅,郭紹芳.試論客體係統[J].理論探索,1995(1).
23.李正風,曾國屏.中國創新係統研究[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24.曹山河.論創新主體與客體[J].湖南社會科學,2007(1).
25.曾良懷.論創新主體[D].中共中央黨校,2003.
26.王鏡.旅遊產品創新係統的研究——以深圳華僑城為例[D].陝西師範大學,2001.
27.鍾龍往.韓國泡菜產業現代化的啟示[J].當代蔬菜,2005(6).
28.董明濤.企業技術創新動力係統及整合模型研究[D].天津商業大學,2008.
29.張向鋒.技術創新的機製與模式探討[D].南京理工大學,2006.
30.穀建全.創新型企業評價指標體係與評價方法的探討[J].企業活力,2010(4).
31.李劍.區域旅遊產品創新係統及其指標體係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07.
32.朱毅蓉,劉明.著力加強企業研發機構建設[J].發展研究,2005(12).
33.盧瑩.基於技術創新的企業研發機構研究[D].遼寧師範大學,2008.
34.李虹等.餐飲管理[M].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2009.
35.楊潔.企業創新論[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9.
36.繆向輝.企業內部研發人員能力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
37.高小清.企業創新團隊研究[D].山西大學,2008.
38.於幹千.中國餐飲企業技術創新模式的選擇與創新能力的培育[J].財貿經濟,2008(5).
39.陳光新.“迷宗菜”與創造性思維[J].餐飲世界,2003(1).
40.範躍坤.DSF產品創新策略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1.
41.沈興生.怎樣開好一家餐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
42.鄒益民,黃瀏英.現代飯店餐飲管理藝術[M].廣州:廣東旅遊出版社,2001.
43.徐紅軍.餐飲管理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44.曾翔雲.合理膳食與科學烹飪[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45.虞月平.也談菜肴創新中的關鍵[J].烹調知識,2007(6):33.
46.李美芙.以顧客為導向的製造企業服務創新模式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09.
47.鄭向敏.旅遊服務學[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
48.鄭向敏.旅遊服務概論[M].北京:旅遊教育出版社,2007.
49.李雪鬆.服務營銷學[M].北京: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
50.李明生.運用服務包理論創建鐵路運輸品牌產品[J].中國鐵路,2004(2).
51.肖國棟,等.中式快餐服務包的解析[J].河北工業大學學報,2002(2).
52.陳覺.餐飲服務要點及案例評析[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53.王永貴.服務營銷與管理[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
54.楊欣.餐飲企業經營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5.苑玉鳳.市場營銷學原理與實例分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56.常春喜.服務創新是產品創新成功的保證[J].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1(1).
57.孫恒有.服務營銷實戰[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4.
58.馬開良.餐飲管理與實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9.肖曉.餐飲經營與管理[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
60.陳祝平.服務市場營銷.第2版[M].沈陽: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
61.劉北林.現代服務學概論[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8.
62.劉佳民.服務藍圖法及其應用[J].企業改革與管理,2008(8):58
63.侯明賢.飯店督導[M].北京:旅遊教育出版社,2006.
64.何建民.現代飯店管理方法[N].中國旅遊報,1992-4-5.
65.曾鬱娟.餐飲市場消費心理分析[M].廣州:廣州出版社,2004.
66.陳玉偉等.手把手教你開中式快餐店[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
67.耿莉萍.中國餐飲業從容麵對市場開放與競爭[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2001(5).
68.饒勇.現代飯店經典智慧與成功案例[M].廣州:廣東旅遊出版社,1999.
69.邢豔春.餐飲空間的主題性營造[J].矽穀,2010(3).
70.索安勇.餐飲空間的主題性營造[J].連雲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4).
71.施胤,梁展翔.室內設計[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
72.劉曉林.論蒙古族傳統文化在餐飲空間設計中的體現[D].內蒙古師範大學,2006.
73.[明]李漁.閑情偶寄[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
74.周宇等.宴席設計實務.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75.丁應林.宴會設計與管理[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8.
76.閔誌堅.地方菜筵席改革的創新思路[J].中國食品,2007,10.
77.劉根華,譚春霞.宴會設計[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
78.馬建偉,袁愛華.餐飲服務與管理[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
79.葉伯平,等.宴會設計與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80.國內貿易部飲食服務業管理司.烹飪基礎[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4.
81.鄧英,馬麗濤.餐飲服務實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
82.張岱年,方克立.中國文化概論[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83.中國大百科全書·社會學[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1.
84.陳德超.論餐飲文化營銷策略與競爭優勢[J].華東經濟管理,2001(6).
85.郭琰.論餐飲命名文化[J].中州大學學報,2008(1).
86.高瑞芬.漢語菜點命名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7.
87.周仁平.試論漢語菜肴命名中的修辭運籌與修辭造詞[D].四川大學,2005.
88.周妙林.菜單與宴席設計[M].北京:旅遊教育出版社,2005.
89.劉學治.餐飲取勝之道[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90.蔡曉娟.菜單設計[M].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2.
91.周書雲.餐飲環境文化建設途徑研究[J].企業活力,2009(11).
92.肖蘇.蘇州“老字號”餐飲企業體驗營銷策略研究[J].江蘇商論,2009(12).
93.陳光新.餐飲品牌與專利[J].中國烹飪,2002(6).
94.侯貴鬆,王璐璐.破規者,立規者[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
95.馮玉珠.創新菜肴研發與經營[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8.
96.馮玉珠.餐飲產品研發與創新機製的構建[J].江蘇商論,2010(11).
97.馮玉珠.現代餐飲產品創新係統及其指標體係研究[J].揚州大學烹飪學報,2010(4).
98.馮玉珠.餐飲產品研發與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食品,2009(19).
99.馮玉珠.餐飲產品的研發與創新[J].中華食品科技,2009(3).
100.白萬綱.集團管控之研發管控[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