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的母親經曆了勤雜工之死和兩個女兒打工的不幸遭遇後,脾氣變得一天比一天壞,王斌父親一回家,就與王斌父親吵架。開始王斌父親還讓著她,後來就由還口發展到和王斌母親無休止的爭吵,回家的次數更少了。
王斌的父親在家庭上雖不如意,但令人欣慰的是他在工作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白雲信用社在經濟條件相當落後的條件下,20多年保持不虧損,而且還有幾年盈利,信貸資產質量在全縣22個基層信用社裏排在前3位。王斌的父親也因此出席了無數次的省、地、縣三級先進表彰會,他退休後,從白雲信用社帶回的隻有一隻洗得褪了顏色的背包和一背包大大小小的榮譽證書。父親退休回家後,一直和母親分室而居,並且兩人隻講上一句話,爭吵就開始了。以後每三五天一次,循環往複。
王斌常這樣問自己:父親和母親這樣的人生悲劇是誰造成的呢?是生存環境?是婚姻本身?是命運安排?或是他們自己本性所致?
王斌並不想找出答案。他隻是覺得人生得意時從不想問,而在悲憤時不斷地問這問那。王斌覺得自己深深明白了屈原當年要沉汩羅江時,為什麼發出了一連串的詢天和質地之問。
王斌雖然沒有達到屈原的悲憤,但在他心裏也存在著一片淒涼,父母成天無休止地爭吵,信用社經營不景氣,工資開不下多少。名義上和柳琴戀愛三年了,可她沒有和自己結婚的欲望,雖然柳琴嘴上沒說,但王斌從柳琴母親的談話裏聽出了弦外音。眼下範文又分配回了縣城,至今依舊那麼深愛著柳琴,並未放棄對柳琴的追求,隻要有點空隙就會乘虛而入,還有眼下的收貸結息任務完成得很不樂觀,聯社“三定”改革就要開始,業務考核是拿實際數字為依據的,業務考核分數上不去,落得太遠,就有下崗的可能。
在大青山信用社裏,王斌很佩服另一個信貸員李勇,以前他把李勇“凡事不放在心上,怎開心怎活”看作是一種玩世不恭。可後來又覺得李勇這樣開心生活也對,人生煩惱太多,又何必讓這些煩惱成為人生旅途的負擔,永遠背在身上,活得那麼累呢?
王斌想到這裏,心中也就豁然開朗了。
這時,女售票員又給他找回5元。王斌很是奇怪,自己又不認識司機和女售票員。女售票員微笑著向他解釋:你是信用社的,我們認識你,我家買這車還從信用社貸過款呢,要不是信用社幫助,我家也跑不成這車。我們全家永遠不能把信用社和信用社的人忘了。王斌這才想起以前有一位貸戶找過馬雲仙申請貸款買客車,看來就是這家了。
王斌聽了,心中一陣感動,但不僅僅是出於少花了5元錢,而是王斌感到自己作為一名信合人,隻做了自己應做的工作,但在農民心中卻將自己念念不忘,多麼樸實的老百姓啊!自己又有什麼理由不拋棄個人煩惱去熱愛自己的工作,去真心為廣大農民全心全意地服務呢?
王斌在猛然間又堅定了一種信念,並且擁有了一種力量,隻覺得全身熱血沸騰,一陣燥熱,沒有了寒冷的感覺。
大巴車長鳴一聲喇叭,大青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