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健身的時間論述,要追溯到我國最早的醫學經典著作《內經》。《內經》主張寅時健身。寅時相當於上午3—5時,又稱為平旦之時。《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平旦人氣生”。利用這個時間鍛煉身體,能更好地調動“內氣”,獲得健身防病的最佳效果。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所著《備急千金要方》一書中對健身時間的論述為:“凡調氣之法,夜半後日午前,生氣得調;日午後夜半前,氣死不得調。”
關於十二時辰人體氣血流注髒腑經絡次序,在《針灸大全》中有一首“十二經納地支歌”,有助於記憶。歌如下:
肺寅大卯胃辰宮,
脾巳心午小米中,
申膀酉腎心包戌,
亥焦子膽醜肝通。
也就是“子午流注”把一天的十二時辰分屬十二經,氣血在十二經流注的順序。以一天來說,是從寅時起流注肺經,卯時流注大腸經,辰時流注胃經……醜時流注肝經,天天如此周流不息。
人氣血運行的規律和大自然的運動規律關係是非常密切的。人隻有了解自然,不違背自然,才能對身體有益。如針灸療法和治病,根據子午流注要求按經脈與髒腑關係開穴治病,故《傷寒論》要求:“某經病欲愈時,在某至某時上。”近年來某些學者發表過不少關於“生物體內有時鍾”的論文。說明“子午流注”與現代關於生物鍾的概念和時間治療學是一致的。
人體各髒腑的功能具有明顯的節律性,一般來說任何髒腑在它的功能最強(脈氣行至於此其氣血正盛)後十二小時,功能最弱。
有人通過生化實驗觀察到,人體激素的分泌有明顯的“自節律”。如腎上腺皮質激素和腎上腺激素在清晨睡醒之前(寅時)達到高峰,此時正是肺氣血旺盛之際。腎上腺皮質激素能調節人體鹽代謝平衡,調節糖和蛋白質代謝,它還能和腎上腺素共同動員體內能源,使機體有更充分的精力迎接一天即將開始的緊張生活、學習和勞動。當然,此時健身效果會更佳(去除環境因素)。再如細胞學研究證明,肝細胞白天分泌膽汁占優勢,有利於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夜間肝細胞對糖原合成占優勢,這有利於能源的儲存。從神經係統看,白天交感神經興奮性強,易於進行釋放能量的活動;夜間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易於儲存能量。所以,一天中最適於動的時間就是寅時(上午3—5時)。根據中醫“子午流注”的理論,肺經氣血寅時最旺,肺主氣朝百脈,所以寅時也是其他經脈氣血最容易調動和發揮效力的時刻,患肺病的人寅時鍛煉能獲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見,人體內部的生物節律,嚴格規定了人的生命在晝夜的旺盛期和低落期。
健身作為養生保健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確有其時間性,這是由於天體運行的時空特性所決定的,這與中醫“天人相應”觀點相吻合。隻要我們懂得了十二時辰並正確地運用於健身,做到古為今用,那將得到人類當今最大的財富,健康長壽。
§§第六章 中華文化與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