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原產於歐洲。據說栽培時,為了保持果實清潔,不被泥土沾染,在植株下麵墊些蒿草,所以稱“草莓”。

革莓的別名特別多,如鳳梨草莓、洋莓果、紅莓、蛇莓、雞冠果、地莓、蠶莓等等。在歐洲被譽為“水果皇後”,價廉物美。草莓是世界上七大水果之一。

(一)成分與性味

草莓含有脂肪、蛋白質、葡萄糖、鈣、磷、鐵、胡蘿卜素、檸檬酸、蘋果酸、維生素B1、B2、C。性味涼,甘,酸;入脾、胃、肺經。

(二)功能

潤肺止咳,生津止渴,促脾止瀉,解熱消暑,利尿,補氣益血。主治肺熱咳嗽,幹咳日久,咽喉音啞,氣虛貧血,消化不良,口瘡,便秘,泌尿道感染,血尿,遺精,高血壓病,高血脂症,燙傷,營養不良,食欲不振,小便短赤,體弱貧血,瘡疤,酒醉不醒等病症。

(三)保健作用

1.調和脾胃

草莓具有生津養胃的作用,飯前吃,可刺激胃液大量分泌,幫助消化,適用於食欲不振、餐後腹脹等。

2.滋陽養血

草莓含多種糖類、檸檬酸、蘋果酸、氨基酸,有機酸、礦物質比例適當,易被人體吸收,能補充血容量、維持體液平衡,使血液流通,並有鎮定安神作用。對於吸煙者或吸二手煙者,草莓中的有機酸能有效地減輕煙草對人體的危害。

3.可治療瘡疤

因草莓含多種有機酸、維生素和礦物質,外敷瘡疤,可取得涼血解毒、排膿生肌的作用。

4.增強體質

因草莓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尤其是維生素C的含量比蘋果、葡萄高10倍以上,維生素C加熱易破壞,所以鮮食可獲得大量維生素C。維生素C是一種活性很強的還原物質,參與體內重要的生理氧化還原過程,是新陳代謝不可缺少的物質,能促進細胞間質的形成,維持牙齒、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能,並能促進傷口的愈合,促進抗體的形成,增強體質,還能夠防治動脈硬化、冠心病、腦溢血等。草莓中的維生素和果膠對改善便秘和治療痔瘡、高血壓、高膽固醇也有一定療效。

5.草莓對血液病有一定的療效

草莓含有一種胺類物質,對治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均有一定的效果。

6.防癌抗癌

草莓含有豐富的鞣花酸,能保護人體組織不受致癌物質的傷害,並且有一定的抑製腫痛細胞的作用。意大利醫學專家指出,草莓含有豐富的化學物質——波裏芬諾,此化學物質在體內能發揮抗毒作用,故能防止癌細胞的形成。

(四)食草莓注意事項

草莓性涼不宜多食,尤其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五)食療方

1.治咽喉腫痛、聲音嘶啞

配方:鮮草莓若幹。

製用:將草莓洗淨,絞汁,每日早、晚各服30克。

2.治口、舌生瘡

配方:鮮草莓150克。

製用:將草莓洗淨,分2—3次服食。

3.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配方:選個大、色紅、味甜的草莓5—10枚。

製用:每次飯前食用,或絞汁飲。

4.治高血壓

配方:草莓100克,山楂30克,柯葉15克,冬瓜皮、籽各15克。

製用:將上述幾味水煎服。

5.消暑解渴

配方:草莓適量。

製用:草莓擠汁,加糖或鹽適量衝服。

6.治小便頻數、遺精遺尿

配方:草莓幹品10—20克,覆盆幹品10克,韭菜籽(炒)5克,芡實10克,白糖少許。

製用:將上料水煎,加糖,每日2—3次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