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蘿原產於西印度群島的瓜德羅普島。
別名:番梨,風梨,露兜子,天婆羅。16世紀由巴西傳入我國。
(一)成分與性味
成分有糖類,脂肪,澱粉,蛋白質,有機酸,酶類,鈣,磷,鐵,及維生素B、C,還含朊酶,能幫助人體對蛋白質的消化與吸收,吃肉類及油膩食品後,吃菠蘿最為有益,還含氨基酸,粗纖維,胡蘿卜素等。性味甘,微酸,平。
(二)功能
生津止渴,補中益氣,醒酒,悅人容顏。消食止瀉,消腫祛濕,清熱等。主治熱病傷津,煩熱口渴,中氣不足,食欲不振,還可用於酒精中毒,美容。
(三)保健作用
1.清熱解渴
菠蘿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碳水化合物,水分,無機鹽,有機酸,能有效補充人體的水分及營養物質,起到清熱解渴的作用。
2.消食利尿抗炎
菠蘿果皮富含菠蘿蛋白酶,它能幫助蛋白質的消化,具有消食止瀉作用,並可局部抗炎消水腫,加速組織愈合和修複。適量服用鮮果汁可以利尿,還能夠驅蛔蟲。
3.抗血栓
菠蘿蛋白酶能加速溶解纖維蛋白凝塊,降低血液黏度,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對心腦血管疾病有很大的輔助治療效果。
(四)食菠蘿注意事項
1.菠蘿含有苷類,是一種有機物,對皮膚、口腔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所以食後有發癢的感覺,對健康尚無直接影響。
2.菠蘿含有5—羥色氨,是一種含蛋白的有機物,有強烈的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的作用,吃多後直接反應就是頭痛。
3.菠蘿蛋白酶,是蛋白質水解酶,具有分解纖維蛋白的血凝塊的作用。少量的菠蘿酶在胃液中被分解破壞,對健康無副作用。但也有少數人對此酶有過敏反應。食後15—60分鍾左右,出現腹痛嘔吐、惡心、蕁麻疹、頭痛、頭暈等症狀,嚴重的還會發生呼吸困難和休克。
預防辦法:
1.去皮和果丁後,切成片或塊,放進開水煮一煮再吃,此酶在45—50℃就開始變性失去作用。到100℃,90%被破壞,甙類也同時被破壞;5—羥色胺溶於水中即被破壞。
2.為了保持生鮮口味,把切成塊或片的菠蘿放在淡鹽水裏浸泡20分鍾左右,再用涼開水浸洗去鹹味,也能起到脫敏的作用。
3.因菠蘿蛋白酶能溶解纖維蛋白的酪蛋白,故消化道潰瘍,嚴重肝、腎疾病和血液凝固功能不全等患者忌食。對菠蘿過敏者慎食。
(五)食療方
1.治療氣管炎
配方:菠蘿肉120克,蜂蜜30克。
製用:將兩味水煎,食肉飲汁,每日服2次。
2.治腸炎腹瀉
配方:菠蘿葉50克。
製用:將葉洗淨,加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