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好動人的月文化(1 / 3)

“月”魚厥切,入聲,月韻。①月球,月亮。詩齊風雞鳴:“匪東方則明,月出之光。”國語周下:“月在天駟。”②計時單位。農曆從初一至月末為一月。一年分十二月。書洪範:“一曰歲,二曰月。”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所以紀一月也。”③形狀或顏色似月的事物。見“月琴”、“月白”。④姓,金有月彥明,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月子”月亮。子,語助詞,猶言月兒。宋詩鈔汪元量水雲詩鈔湖州歌之八:“月子織織雲衷見,吳江不書莫湖來。”宋趙彥衛雲麓漫鈔九記吳中舟師歌:“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月上”佛教傳說維摩詰之女。後也用為女兒之典。唐白居易長慶集六九病中看經贈諸道侶詩:“何煩更請僧為侶,月上新歸伴病翁。”自注:“時適談氏女子自太原初歸。維摩詰有女名月上也。”

“月夕”①月末。荀子禮論:“然後月朝卜日,月夕卜宅,然後葬也。”②月夜。唐杜牧樊川集外集贈漁夫詩:“蘆花深澤靜垂綸,月夕煙朝幾十春。”③特指農曆八月十五日。對二月十五日之花朝言。宋吳自牧夢梁錄四八月:“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

“月支”①射帖名。練習射箭用的一種箭靶。文選三國魏曹子建(植)白馬篇:“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注引三國魏邯鄲淳藝經:“馬射,左邊為月支三枚,馬蹄二枚。”②古西域國名。即月氏梁書王僧孺傳致何炯書:“腦日逐,髓月支。”

“月牙”新月。金元好問中州集八金張澄和林秋日感懷寄張丈禦史詩之二:“別家六見月牙新,萬裏風霜老病身。”也稱物之狀如新月者。元楊維楨鐵崖古樂府逸編七珠花珠月兩名姬:“葡萄酒灩沉櫻顆,翡翠裙翻蹋月牙。”指弓鞋。又八題芭蕉美人圖:“發雲淺露月牙彎,獨立西風意自閑。”指眉。

“月水”①月光照地如水,故稱月水。唐杜甫工部草堂詩箋四十愁坐:“十月山寒重,孤城月水昏。”②月經。宋王袞博濟方四桃仁煎:“治月水不調,阻滯不通。”

“月午”月至午夜,即半夜。唐李賀歌詩編二感諷之三:“月午樹無影,一山唯白曉。”宋範成大石湖集十李次山自書雨圖……詩:“船頭月午坐忘歸,不管風鬃露滿衣。”

“月氏”古西域城國名。氏,也作“支”。其族先居今甘肅敦煌縣與青海祁連縣之間。漢文帝時被匈奴攻破,西還至今伊犁河上遊,稱大月氏;其餘不能去者入祁連山區,稱小月氏。其族類風俗,與安息匈奴同。月氏古又作“偶氏”。見逸周書王會、管子國蓄。

“月主”秦漢祠八神,月之神稱月主。

“月半”每月之十五日。儀禮士喪禮:“月半不殷奠。”月的上、下弦。漢劉熙釋名釋天:“弦,月半之名也。”

“月平”每月評定市價。周禮天官小宰“聽買賣以質劑”。注引鄭眾:“質劑謂市中平價,今時月平也。”孫詒襄正議:“月平者,漢時市價蓄每月評定貴賤,若今時朔望為長落也。”

“月旦”農曆每月初一。世說新語雅量:“顧和始為揚州從事,月旦當朝,未入頃,停車州門外。”後漢書六八許劭傳:“初,劭與(從兄)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論鄉當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後因稱品評人物為月旦評,或省作月旦。文選南朝梁劉孝標(峻)廣絕交論:“近世有樂安任方,……雌黃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唐陸黽蒙甫裏集一裴美輩以黽蒙所獻五百言見和……再抒鄙懷用伸酬謝詩:“縱有月旦評,未能天下知。”

“月令”禮記篇名。傳為周公所作,實為秦漢間人抄合呂氏春秋十二月紀的首章,收入禮記,題曰月令。記述每年農曆十二個月的時令、行政及相關事物。較夏小正為豐富。又漢蔡邕撰明堂月令,即禮月令鄭玄注中所引的今月令。

“月生”誕生的月日。二刻拍案驚奇十七:“杜子中與聞俊卿同年,又是聞俊卿月生大些。”

“月角”舊相術把人的右額稱為月角,在天庭的右邊。文苑英華八四八隋薛道衡老氏碑:“珠衡月角,天表冠於百王。”

“月姊”謂嫦娥。唐李商隱李義山詩集五楚宮之一:“月姊曾逢下彩蟾,頃城消息隔重簾。”又司空圖司空表聖詩集三遊仙之二:“月姊殷勤留不住,碧空遣下水精釵。”

“月波”①形容月光如水。藝文類聚四南朝宋王僧達七夕月下詩:“遠山斂氛鋟,廣庭揚月波。”唐李譯玉詩集上湘西寺霽夜:“月波蕩如水,氣爽星朗減。”②樓名。舊在湖北黃岡縣西,即黃州府治西北城上。宋王禹小畜集六月波樓永懷詩。又朱敦儒樵歌中好事近詞:“吹笛月波樓下,有何人相識?”

“月官”清製,每月京外官有缺,由吏部選補,謂之月官。清會典事例四四吏部漢員銓選月官考驗:“(雍正)十二年議準,月官製箋後,將各官名單谘送各衙門會同九卿科道驗看。”

“月空”業辰名。月中之陽辰。指寅午戌丙日,巳酉醜月之甲日。

“月府”即月宮。南朝梁蕭統昭明太子集三錦帶書十二月啟林鍾六月:“藏形月府,逐跡冰宮。”唐唐彥謙鹿門集下敘別:“蟠孥對月吸深杯,月府清虛玉兔吼。”

“月奉”舊時官吏每月所得的錢米。奉,同“俸”。周禮天官大宰“四曰錄位”。漢鄭玄注:“錄,若今月奉也。”疏:“古者錄皆月別給之,漢之月奉,亦月給之。”全唐詩二四○韓羽送金華王明府:“家貧陶令酒,月俸沈郎錢。”

“月表”按月紀事之表。史記有秦楚之際月表。索隱引張晏:“時天下未定,參錯變易,不可以年記,故列其月。”

“月事”月經。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衛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史記一○五倉公傳:“內寒,月事不下也。”

“月孟”每月之初。藝文類聚二十南朝宋謝靈孝感賦:“於時月孟節季,歲亦告暨。離鄉卷壤,改時情氣。”

“月陂”隋唐時洛水經上陽宮東流,宇文愷因築斜堤束水令東北流,為減殺水力,堤堰九折,有水泊形如偃月,俗稱月陂。又唐玄宗時詔令李適之以禁錢作三大詩八宮詞之八八:“忽地金與向月陂,內人接著便相隋。”

“月斧”古代民間傳說,月由七寶合成,常有八萬二千戶修之。後喻能文者為修月手,文章能事為斧。宋蘇軾分類東坡詩二四王文玉挽詞:“才名誰似廣文寒,月斧雲斤琢肺肝。”

“月季”花名,薔薇科。逐月開花,故稱月季。一名長春花,俗稱月月紅。宋宋祁益部方物略記月季花:“此花即東方所謂四季花者,翠蔓紅芍。”宋楊萬裏誠齊集四二久病小愈雨中端午試筆詩之四:“月季元來插得成,瓶中花落葉猶青。”

“月城”大城外用以障蔽城門的半圓形小城,即雍城。新唐書八四李密傳:“(王)世充乘勝進攻密月城。”資治通鑒二九三後周穎德四年:“至泗州城下,太祖皇帝先攻其南,因焚築城,破水寨及月城。”注:“月城者,臨水築城,兩頭抱水,形如半月。”太祖,即趙匡胤。

“月要”每月的統計。周禮天官宰夫:“月終,則令正月要。”疏:“謂每月終則令君吏正其月要,月要,謂月計日要也。”

“月麵”①形容人麵貌豐滿如滿月。廣弘明集十六南朝梁簡文帝千佛原文:“而紺髫日光,蓮眸月麵。”明宋濂宋文憲公集四七思春辭:“歌扇但疑遮月麵,舞衫猶記倚雲箏。”②形容紙張的光潔。宋陶穀清供錄文用:“先君畜白樂天(居易)墨跡兩幅,背之右角有方長小黃印,文曰:‘剡剡小等月麵鬆文紙。’”

“月建”農曆每月所置之辰為月建,如正月建寅、二月建卯等。淮南子天文訓:“大時者,鹹池也;小時者,月建也。”鹹池,指太歲。北周庾信庾子山集一象戲賦:“從月建而左轉,起黃鍾而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