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玉器的辨別與收藏(2 / 3)

漢代小件玉器琢工細,大件玉器琢工粗,刀法洗煉,在曆史上有“漢八刀”之稱。漢代至魏晉南北朝,除了玉琢之外,石雕受佛教影響甚深。

唐代常見纏枝花卉、葵花圖案及人物飛天。尤其是獅獸製做較精,刀法不亂,布局均勻,細而厚重,為唐代玉琢技巧上一大特點。

宋元時代,玉器細膩靈巧,小件多,大件少(除團城元朝大玉甕外)。花鳥類玉器無唐代淳厚樸實,且受當時國畫風格的影響較深,所以非常重視神態,比之上古花紋繁縟精致。琢工無粗製濫造之處,是宋元時代技巧上的突出特點。

明代刀法粗獷有力,出現三層透雕法,鏤雕十分精細,具有時代的獨特風格。當時北京、蘇州、揚州是我國著名的三大玉琢中心。宋應星《天工開物》認為“良工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可見蘇州的玉琢工藝在當時被推為全國之首。至明代中晚期,玉琢技藝發展更快,出現了不少玉琢大師,如陸子岡、劉諗、賀四、李文甫、王小溪等都是琢製小件的能手。其中尤以陸子岡最為有名,選五作器皆與他人不同。凡所作器必先選玉,稍有微瑕,他一概不用;稍帶玉性者,亦棄而不治;所用的料或白或青,必純潔無疵,通體皆混然一色。他人不經意者,子岡特慘淡經營之。比如刻一新月則必上弦而偏右,刻一曉月則必下弦而偏左。其所製的玉器皆均平如一,無或深或淺之感。而所刻的字通為陽文。從來玉上刻文,都是陰文多,陽文少。何也?以陽文難刻之故。子岡則取其難,足見長於術。且筆意圓轉,與紙上寫的,絲毫不爽。凡由他治的玉器,稱為“子岡玉”。可見他選玉之精、治玉之妙,誠屬盡善盡美。但明代的玉琢也有缺點,即在最後一道碾磨細工的工序上,存在著“求形不求工”的現象。

清代雕玉工藝與明代相比,花紋的棱角規矩方正,精工細琢逼真,出現了巧做(利用巧色等)和鏤空、半浮雕的多種琢法。富有立體感的玉件層出不窮。乾隆年間更是我國古代玉琢的鼎盛時期,玉琢水平達到了高峰。

在我國幾千年的琢玉工藝史上,多少能工巧匠和雕琢藝術家的名字都泯沒無聞。明清以前,有記載的藝師寥寥無幾。晉王嘉拾遺記》記:“始皇二年,騫消國獻善畫工,名裂裔。裔刻白玉為兩虎,削玉為毛,有如真矣。”這一記載,可能有些誇大,但說明裂裔琢玉的水平在當時確實是相當高。據北京工藝美術界老藝人相傳,金時著名的道教大師丘處機(長春真人),有卓越的琢玉技藝。他在主待北京白雲觀時,就親自帶領徒弟們琢玉。後來北京玉石業行會,就尊崇他為琢玉業鼻祖,每年丘處機生日,都要參拜這位鼻祖。可惜,文獻上未見有丘處機在這方麵的記載。明代萬曆年間的陸子岡是曆史上有記載的琢玉大師中最著名的一位,但其出生年月至今仍難以考證。

玉器埋入土中,經過一定的年代,受土裏所含其它物質的作用而產生的顏色變化叫作沁色。陳性在《玉紀》中說:“更有宋宣和、政和間,玉賈贗造,將新玉作成器皿,以紅光草汁罨之,其色深透,紅似雞血,時人謂之得古法。賞鑒家偶失之辨,或因之獲重價焉、此等今也頗少,識家呼為老提油者是也。比來玉工,每以極壞夾石之玉染造,欲紅則入紅木屑中煨之,其石性處即紅,欲黑則入烏木屑中煨之,其石性處即黑,謂之新提油……。又有一種死玉不可不辨,凡玉性畏黃金,若玉入土中適與金近,久則受其克製,黑滯幹枯,……若認為水銀沁則誤矣。”可見製造假沁色是偽製古玉的關鍵環節,識別玉器的沁色是鑒別玉器年代及真偽的必要條件,因此了解和掌握玉器沁色的規律,對於鑒別玉器至關重要。

陳性在《玉紀》中對古玉的沁色問題進行了大量的論述,這些論述對古玉器研究影響很大,目前《玉紀》中所用的一些術語,還為許多鑒賞家使用。

玉是一種像有生命的物質,具有善於吸收其他物質的特性。古玉器被埋入土中之後,一方麵會將近鄰的物質吸入自己體內,同時,其體內原有的物質也會起酸化作用。特別是地中水銀,會沁入玉質,同時相鄰之鬆香、石灰及其他各種有色物質也皆隨之浸淫到裏麵,所以凡出土古玉,都會沾染上某種顏色,這便是所謂的“沁色”。而古玉出土之後,經過人體的盤玩,其體內的物質成分由於受到人氣的涵養,玉性又會慢慢複蘇,從而使古玉原先的沁色發生奇妙的變化,呈現出無光十色的豐富色彩。

古玉沁色是我國獨有的,它的價值不可等閑視之。據報載,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後外逃時懷中就揣著一塊玉中之王---“脫胎”,後來在路上送給追隨皇室的軍機大臣王文韶。“脫胎”是一塊質地優良的羊脂白玉,經幾百年埋於土中,飽經屍血、氣浸入,出土後又佩在人身上長達百餘年,受活人氣息滲入,然後又入土、再出土,幾次反複才形成,存世罕見。據史籍記載,一塊小小的“脫胎”浸入水中,可讓一大缸清水變為通紅。

出土古玉沁色之所以會千差萬別,是由於入土地時間、地點不同,受沁的深淺程度不同所致。行業內有沁色“十三彩”之說,就是極言其色彩之多。古玉沁色的不同則主要和近鄰物質有關,一般玉埋於土中,總會受到土的侵蝕,受土侵蝕較輕的稱“土蝕”、“土鏽”,較重的稱“土浸”、“土斑”,它們都是受地氣熏蒸而致。一般入土時間長的古玉,其“土鏽”、“土斑”用刀也刮不掉,因為含沙性的土已經滲到了玉的肌理中,並與玉合而為一了。受黃土沁的古玉顏色如栗子黃;受鬆香沁的古玉色如蜜蠟,呈淡黃色;受靛青沁的古玉色如青天,這是由於服裝上的靛藍深入到玉的紋理;受血沁的古玉顏色赤紅,稱“棗皮紅”,色深的稱“醬瓣紫”;受銅沁的古玉色如翡翠,稱“鸚哥綠”,這是因為銅器入土後,產生銅綠,如果玉器在它邊上,銅綠就深入其中,出土複原後色澤比翠更加嬌嫩滋潤;受地火影響的古玉則都變成白色,謂之“雞骨白”、“象牙白”、“魚肚白”等。受石灰沁的古玉成淡緋色,經過盤玩後,色如緋霞一樣光彩奪目。

水銀沁有地中水銀沁和殉葬水銀沁之分,殉葬水銀沁又有大坑(大墓)、小坑(小墓)之別。完全受地中水銀沁的古玉,呈黃白色或微黑微青的顏色;完全是大坑水銀沁的古玉,呈黑漆色;小坑水銀沁的顏色則在黑的深度和廣度上比大坑要遜色;古玉上的水銀沁,大則連成一片,小則成塊分布,更有的像線一樣細,這些都是因玉質紋理堅密的不同和所處環境不同而有區別,但均具有色澤黝黑光亮的共性。黑白分明的古玉,一半是由大坑水銀所沁,一半是由地中水銀所沁。

古代玉器上的沁色,不僅同埋藏時間的長短、埋藏地區的土質有關,而且同埋藏前的人工染色也有關。

人工染色

人工染色是在玉器的表麵或沿晶粒間及裂隙處加染顏色,以達到改色的目的。玉器的人工染色作為玉器製造的一大工藝,戰國時期就已出現。自宋代開始,人工染色逐漸演變為一種玉器作舊仿古的重要手段。從宋代至清代,曆時近千年,技術日臻完善,方法多種多樣,加上染色和土沁的結合,有些極難辨別。從傳世玉器中看,較多的人工染色方法有以下幾種。

烤色

烤色技術主要用於仿製古玉和掩飾瑕綹兩個方麵。仿古玉烤色是為了仿製土沁。在漢代和元代玉器上,常常帶有黃赭色斑片,因而清代宮廷仿古的烤色主要用於仿漢代玉器和仿元代玉器。經過烤色的仿古玉,如果在雕工、造型上無明顯破綻,不了解清代烤色技術的人是很難正確鑒別的,往往會認為玉上的顏色是真正的沁色。清代玉器常常有黃色、黑色的斑點、斑片、斑塊,最初被認為是玉皮(玉璞之皮),也叫“皮子”,後來發現這些黃、黑色“皮子”總是出現在玉的綹縫和瑕斑處,尤其是該處玉質明顯劣於其它部位,這不是玉皮,而是人工烤色。這種烤色同仿古玉上的烤色是一致的,文物商店的同行稱“烤皮子”。

血沁玉曾有人認為玉上的紅色沁色是由於屍血的侵蝕造成的,因而謂之“血玉”或“屍古”。在古玩界中,有關玉受血沁而變紅的說法流傳甚廣,似成定論,但從考古發掘中得到的玉器,多見鐵鏽色的沁色,幾乎沒有帶紅色血沁的,因此,傳世玉器的血沁很可能是後人染色的。清末的劉大同在《古玉辨》中詳盡地記述了古玉的作偽,“偽造古玉之法,虹光之草,似茜草,出西寧深山中,汗能染玉,再加腦沙少許,燃以竹枝烤之,紅光自出,此法名曰老提油,今已不多見矣。新提油之法,用烏木屑煨之,色即黑,用紅木屑煨之,色即紅,今玉工偽造多用此法。”因此,傳世玉中的血沁很可能與“虹光草”有關。由於血沁染色的玉器在明初就已出現,因此傳世血沁玉部分應屬明代或更早的玉器。

火燒玉用火燒烤玉器,使玉器受熱而變為白色,如雞骨白色,稱為“偽石灰古”、“仿雞骨白”。目前流傳較多的仿良渚玉器即用此法。

琥珀玉琥珀是古代鬆柏樹脂的化石,顏色為淡黃至暗褐色,它具有受熱融化並可加入染色劑的特性。琥珀玉以琥珀為染色顏料,將其塗入玉質原有綹縫中;或用金鋼鑽在玉上刻劃出斑點,在斑坑填入琥珀質染料,再用溫火燒烤。

羊玉、狗玉把活羊的腿割開,埋入玉器後縫好;或把狗殺了,將玉置於腹中,埋入地下。數年後取出,玉器表麵便出現紅色細絲、土花、血斑,故稱為“羊玉”、“狗玉”。此說與血沁玉類似,存疑。

叩鏽將玉器用鐵屑拌勻加熱,然後用熱醋淬浸,十幾天後埋入地下。數月後取出,玉器表麵會出現桔皮紋,紋中鏽如鐵紅色並且有土斑,如同古玉。因這是乾隆時由無錫的阿叩所傳,故稱為“叩鏽”。

另外還有“膩子色”、“硇提法上色”等許多染色的方法,但其基本原理都是人為地使用各種原料,采用不同的方法讓顏色滲入玉器,有的還將玉器埋入地下,使染色更深入,更穩定。

沁色與人工染色的鑒別

沁色玉在考古出土玉中常見。由於沁色是玉器入土後經長時間的風化侵蝕,鐵、錳氧化物緩慢地滲入,因而沁入的顏色與玉的原色銜接自然,不僅滲入玉器表皮,往往還滲入玉器的皮層深處,或者玉的全部。

沁色玉器無論雕刻層次深淺和線條凹凸變化,其沁色均勻,即雕刻突出而有沁色,低凹麵也有相同的沁色。但同一玉器因所埋土質中不同物質的侵蝕,會有不同顏色的沁色,沁色玉器表麵往往有細微的質地上的腐蝕瘢痕和土斑,有的瘢痕較大、較深,甚至破壞原有的雕刻紋飾。

染色玉在傳世中常見,往往表現在仿出土古玉和仿帶皮玉兩個方麵。由於人工染色采用速成法,故所染之色往往與玉本色銜接不自然,染色於玉表皮或玉紋理中。有的因加熱而致玉紋理分支延伸,染色滲入紋理裏看似網絡狀,這在岫岩玉中多見。同一玉器的染色大多隻表現出一種顏色,僅深淺會有些變化。

常見人工染色的鑒別

烤色的色澤一般過於桔黃或過於烏黑,表麵發亮。烤色遇綹縫就沁入其中,表現為外部黃色或黑色,與之對應的內部也有黃色或黑色,因此可以鑒別這絕非皮子。烤色往往著色於玉器的個別側麵,並且烤色於雕刻突出的平麵,而雕刻的深凹部則難以烤上顏色,因此也可以鑒別這不是土沁。

血沁最容易沿玉質綹縫、紋理沁入,因而仔細鑒別(放大鏡下)帶血沁的玉器紅色不一,深色往往呈線狀、脈絡狀、網狀的走勢和分布。

火燒玉因加熱所致,玉器表麵有火燒的細裂紋,加熱過度會有較深的粗裂,質地顯得疏鬆。白色有的發灰,有的發黃,有的玉質中會有未燒透的點點瑕疵。

由於沁色玉的色澤自然美觀,變幻多樣,在古玉器中甚為稀罕,具有較高身價;而染色玉則是刻意模仿沁色玉,籍以抬高身價。因此,鑒別玉器的沁色與染色是玉器斷代和估價的重要依據。

4.玉的顏色鑒定

中國的玉分為軟玉和硬玉兩類。

硬玉,我國俗稱“翡翠”,是我國傳統玉石中的後起之秀,又是近代所有玉石中的上品。常見的翡翠顏色有白、灰、粉、淡褐、綠、翠綠、黃綠、紫紅等。按顏色和質地分,有寶石綠、豔綠、黃陽綠、陽俏綠、玻璃綠、鸚哥綠、菠菜綠、淺水綠、淺陽綠、蛙綠、瓜皮綠、梅花綠、藍綠、灰綠、油綠,以及紫羅蘭和藕粉地等二十多個品種。

軟玉稱真玉,如白玉、青玉、清白玉、碧玉和墨玉等,它們均具有蠟狀光澤,純潔乳白,從曆代玉器看,我國用玉以軟玉為主,古軟玉在我國被稱為傳統玉石。軟玉常見顏色有白、灰白、綠、暗綠、黃、黑等色,多數不透明,個別半透明,有玻璃光澤,軟玉的品種主要是按顏色不同來劃分的。白玉中最佳者白如羊脂,稱羊脂玉。青玉呈灰白至青白色,目前有人將灰白色的青玉稱為青白玉。碧玉呈綠或暗綠色,有時可見黑色髒點,是含雜質如鉻尖晶石礦物等所致。當含雜質多而呈黑色時,即為珍貴的墨玉。黃玉也是一種較珍貴的品種。青玉中有糖水黃色皮殼,現有人稱其為“糖玉”,白色略帶粉色者有人稱之為“粉玉”,虎皮色的則稱為“虎皮玉”等。

初玩玉的人由於不懂玉,最怕遇到贗品。目前市場上玻璃仿玉製品的辨識,恐怕是贗品中最普遍、最簡單的一種。常見的是被稱為“翡翠”的光溜溜的小圓環、小雞心、玉牌片等。這種玻璃製品因為是澆模而成,合範時高溫的玻璃液在器物的邊沿多少會溢出一點,冷卻後成為隱隱凸起的範線。用手摸、眼看都會有所發現。如果拿放大鏡映光觀察,其中定有大大小小的氣泡。

如果不請專家,初玩玉者要自己鑒定玉的真假,可從三方麵觀察:

一、由於玻璃質地十分脆硬,結構排列疏通,缺乏玉的致密和堅韌性,經不起強烈的高速旋刻,因此在玻璃上一般加工不出高浮雕和圓雕。

二、用放大鏡查找氣泡,哪怕隻能見到一個,也能確認不是玉。

三、玻璃加入氧化鉻,色近紅寶石;加入氧化鈷,色近藍寶石;加入氧化鉻和氧化銅,色近祖母綠……如此等等,還有好多種假玉。但它們的色調總顯得單薄,缺乏天然玉色之油潤、渾厚的感覺。

新玉和舊玉的鑒定不同。新玉的鑒定側重於真假品種、質地優劣與雕工的精粗。而舊玉的鑒定相對複雜,除了對新玉的幾個基本要求之外,還要識別玉器的製作及其曆史價值。

古玉器鑒定

對玉製出土文物及傳世文物質地、時代、名稱、功能、等級、真偽等進行的考辨、識別和判定。

玉器質地的鑒定依憑視覺觀察,並借助礦物學、寶石學的檢測手段,確定各種玉的礦物種屬以及化學成分、結晶構造和物理特性。通常在不可破壞原件的前提下,可進行硬度、比重和折射率的測定。如古玉原有傷殘,允許少量近似無損的取樣分析,可借助紅外光譜,X光粉晶和掃描電子顯微鏡等儀器,觀察被鑒定的玉材光學性質與結構,並測量其晶係。按國際上寶石學及礦物學通用概念,玉僅隻包括堿性單斜輝石的硬玉及鈣角閃石的軟玉,兩者均為鏈狀矽酸鹽礦物,通稱真玉。不屬於上述範圍,即為假玉或半玉。中國古代的真玉是軟玉。遼寧阜新查海遺址,共出土8件玉器,經測定全是真玉;馬家浜文化的河姆渡遺址,所出玉器全是假玉;上海青浦崧澤遺址,所出玉器主要是真玉,雜有假玉;晚期的良渚文化,餘杭反山、瑤山遺址所出玉器,幾乎全是真玉。對玉器質地的鑒定,還要研究其產地,探索古代玉器來源,研究各個地區的交往和各種文化之間的影響與交流。

玉器時代的鑒定除考古發掘品,運用地質地層學和考古類型學的方法,以及參照有紀年的器物年代,確定出土玉器的年代序列,認識其演化過程外,凡是失去了出土地點,無法辨認伴出的器物和原生環境,以及傳世的古玉器都需要鑒定和斷代。

中國有一些早年出土的玉器,由於幾經輾轉流傳,已經和傳世品等同了,近年學者依據考古新發現的資料,選擇出土地點和時代明確的標準器為尺度,找出一些傳世古玉器與上述標準器在形製、花紋上的相似性,從而歸納出某些古玉的地域性,重新找出正確的時空地點,這種鑒定斷代方法已為研究者所采用。各級博物館和文物收藏單位,對玉器藏品都要進行斷代、辨偽、建檔和定級。考古學界、文博部門鑒別真偽古玉器並確定其年代歸屬,大致通過以下途徑:

1.掌握時代風尚和作品風格。選擇考古發掘品作為標準器,有助於解決傳世品斷代。在無發掘品可以對比時,就需長期累積目鑒經驗,掌握玉器各個時代的風格和發展演變脈絡。辨明某種器物產生的上限和被取代的下限,鑒定家鑒定年代時才會胸有成竹。例如商代動物形玉雕,能夠運用寫實和誇張等造型手法,並受到當時特定的意識形態製約,製造出很多傑出的作品,一般商墓出土佩玉多為扁平狀的平浮雕,但發展到婦好墓,出土的是造型比較複雜的圓雕。西周動物形佩玉,多雕出動物的外輪廓,宛如剪影。春秋戰國時期,扁平狀動物佩玉大為減少,代之而興的是成組佩玉。佩玉不但相互連屬,有一定組合,而且講究形象和色澤的對稱。戰國時期佩玉的紋飾日趨繁縟,線條多卷曲相連,與商周前期紋飾迥然不同。到了漢代,使用玉材經過嚴格挑選,質地溫潤,潔白無瑕。

另外,封建統治者對傳統的禮器重視程度減低,而以生前擁有的貴重的生活實用品和死後葬玉的多寡,來衡量他們社會地位的尊卑高下。戰國兩漢盛行的穀紋、蒲紋,在漢以後全部消失,到北宋後期仿古之風興起時才重新出現。上述例證說明,隨著時代風尚的變化,玉器製作都留下了時代的烙印。

2.從工藝上著眼。因雕工與工具及工匠的師承習慣有關,最易於無意中透露出時代風格。如:新石器時代玉璧、玉琮,孔為兩麵鑽,對接處微有偏移,形成台痕,這時期玉器上的鑽孔,孔外徑大,越往裏邊直徑越小。同時,器表麵留下繩鋸加工時在兩邊下垂的弧線痕;商代則為金屬直鋸加工留下的直線痕。紅山文化玉器表麵喜用磨薄邊緣,中心打窪的加工手法。商代多用雙鉤隱起的陽線裝飾細部,線條順隨造形的曲度彎轉。西周玉雕形成一麵坡的獨特作法。戰國玉器琢玉工具有較大改進,玉器表麵磨出玻璃光澤,而且顯得鋒芒畢露。漢玉紋飾中有細如發絲的陰刻線,習稱“遊絲刻”,並在玉獸,玉鳥某些部位上飾有細陰刻短平線,這是漢玉中極有時代特征的製作技巧。宋、遼、金之玉雕中常見一種深層立體鏤雕手法,用此類手法製作的玉器有玉佩、爐鼎等。到了明代,改深層立體鏤雕為上下不同圖案的雙層鏤雕,如玉帶飾。明代雕琢立形器物,對側麵、內膛、底足不甚注意。清代則平整規矩,作工考究,一絲不苟。

3.與同時代其他工藝品對比。時代風格貫穿到同時期各個工藝部門,相互之間存在借鑒、交流、吸收、融合的地方很多。商代玉器多有象征性和裝飾性的圖案,與青銅器工藝基本一致。西周玉器上的鳥紋,往往高冠、喙嘴,長尾上卷,與青銅器上的鳥紋如出一轍。春秋時期黃君孟夫婦墓出土的獸麵紋玉飾,上邊所飾近似竊曲紋,與同墓所出蟠螭紋壺上的竊曲紋雷同。淅川下寺一號墓出土的春秋時代的玉牌飾,周身滿蟠虺紋,與同出的薦鬲器身上的紋飾幾乎沒有差別。漢代遊絲刻在同時期線刻畫像石中可以找到相同之處。唐代玉器被人們稱之為形神兼備,雕塑感增強,在一定程度上是唐代繪畫、雕塑影響所致。這時期玉器造形、紋飾與同時期的金銀器也有密切關係。宋代玉器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本身形體又趨向圖案化,與當時畫院畫風不無關係。元、明、清玉器除了受文人畫影響之外,其中明代的分層鏤雕,又與織錦、雕漆的風格近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