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曆代古玉的仿造史(1 / 3)

1.古玉仿造史

根據文獻記載,周代凡國家之以祀、以饗、以朝、以聘無不用玉;自天子以至庶人未有不身佩玉的,故周時用玉之廣,視玉之尊可以想見。及至秦滅六國,除用玉璽外,玉製及玉器均擯而不用。漢室代興,一反秦政,祖述先王,力求複古,故玉器又複呈現於前,比周尤甚。魏晉隋唐,天下擾攘,先朝文物,摧毀無遺,有智者隻在保存古器,意在金、銀器,所以唐代製造的金銀器尤為發達、精美。宋代對古代典章文物多有恢複,玉器又得以興盛。且徽宗個人性又嗜玉,故好玉之風遍行全國。玉器作工之精巧,不僅上可追周漢,下也可開一代之新風。元明兩代玉器雖未有特殊的進步,但社會一般人士重玉之風仍未衰微,且當時以治玉為業者也多,故文玩玉洲較可觀。至清初連年兵戈,無暇文事,放順康雍三朝僅能光複放物,玉製器皿還談不到新產。及乾隆朝,國勢日強,經濟繁榮,社會安定,過去數千年的光明文物無不設法恢複,玉器之興自屬必然。乾隆個性嗜玉,有甚於徽宗,為求精良,往往一物之工費超過原物若幹倍者,也不惜糜費。故乾隆朝禦製之物其精巧美麗,皆可與漢宋媲美。“上有好之,下必有甚”,於是京中之中上等社會人物無不腰纏累累玎玎璫璫者。居則以玉為消遣之品,行則以玉為表示富有之征,朋友相遇也往往以所得之玉相矜誇,集會談話亦以玉為主要的話題,玉之重要如此,故社會人士無不竭力搜求。求之者眾遂致價值日高。年代愈久,經過愈顯者,價值愈貴。周、漢、宋、清四朝之物,最為精妙,也最難得。不乏以高昂的價格購買周和漢的一段玉,或一片玉者,於是社會上的一些機巧之徒就想方設法偽造,以從中牟利。

古玉器傳到今天的有兩種情況:一為傳世之玉,一為出土之玉。所謂傳世之玉,是指玉器製成後來經入土,直傳至現在。但此類最少,漢唐以上之物尤不易見,明清之物比較多一些。玉器入土的原因大體有三:一因國家的變亂;二因殉葬之風的盛行;三因玉器的神化。古人認為玉是自然界的精華,能夠和自然界的神靈相通,並認為玉與整個世界在總體上存在著聯係,是界於此世界與彼世界的紐帶和橋梁。因此,認為玉有植物的秉性,能自然生長;玉能使屍體不腐;能使死者起死回生。古代的玉器可說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因殉葬而埋藏在地下的。所幸者玉器不比竹木、書籍、衣服易於腐爛,非特不能損喪其優美,反而還會增加其溫潤。

鑒別古代玉器,主要包括兩個方麵,一是對材料質地的鑒別,二是對製造年代的鑒別。兩者之中後者難度尤大,仿製左玉漸而成為專業。宋以後,原因是製造玉器所用的材料為礦物質,用化學或物理的方法,測試出的往往是礦物質的成份或生成年代,而不是器物雕琢成型的年代;加之仿古玉、贗品製造曆史長,方法多,技術高,許多偽品可以亂真,魚目混珠,難分真偽。

在長期文物管理和鑒別工作中,文物工作者積累了大量經驗,並總結出一套科學方法,以進行傳世品古玉鑒定。一般來說,鑒別一件玉器首先要通過歸納和類比兩法來確定器物的時代風格,然後再鑒別真偽。所謂歸納,即通過對出土玉器的各時代的藝術風格和當時有關的文獻記載結合起來進行分析,歸納出各時代玉器的品種、器型、紋飾、工藝特點,並以此為根據確定各時代的代表作品。所謂類比,就是在鑒別作品年代時,在玉質、器型、紋飾、工藝等方麵同已知時代特點相比較,或同已確定的同類標準玉器相比較,如各方麵都具備同一時代特點,則可初步鑒定為同一時代產品。

在最後確定作品年代時,一定要進行真偽鑒別,這就要求我們要了解古玉器作偽的方法。

傳世玉器與出土玉器的鑒別法

得著一件玉器首先要分清它是傳世的玉器,還是出土的玉器。傳世的玉器呈原有的狀態,經過曆代人不斷地磨抹,既溫潤,且玉的成色可見。出土的玉器隻有剛出土的才有土咬土鏽、斑沁等痕跡,早出土的玉,土咬斑痕早已脫落,隻有土鏽甚多,土咬斑痕坎凹不平者,可能是新出土的未經盤抹的舊玉。

斑沁是屍身的血沁入殉葬玉器之內,如屍身下的玉遇年富力強、血液充足的死屍,沁血尚易;反之,年老枯朽,玉在死屍上沁血的機會就少。所以出土的玉帶有斑痕的不多。同時土咬土鏽,各種斑痕均可作偽。如遇極溫潤的漢玉表麵上又有脂油者當為偽造;血沁殷殷迎日照之,宛如血凝之塊當為偽造;黑斑墨亮全體如一者當為偽造。遇此三種情況均不可購買。道理很簡單,漢玉雖出土尚多,但二千多年來,不是一下子出土的,而是不斷地挖掘出來的,經過若幹人手中盤抹,又受自然的變動,其浮著之土早已剝落無遺,不會有多少浮土。且考之好玉者在鹹同之前均不重斑沁,雖極好的斑沁亦均磨去,鹹同以前斑沁玉件存至現在的可說為數極少。市上時有質地光潤,顏色極為鮮明、血沁者、血紅黑斑者墨亮的玉件十有九均為偽製。

古玉器作偽方法雖多,但最主要的手段不外對出土之玉和傳世之玉進行仿製。

一、仿製

傳世玉器不易偽作,且不易獲利,故仿造甚少。有的亦不過用一種方法:用一種藥料放在罐子內燒造假玉。造出的假玉其色雪白,行話謂之雪白罐子玉,與真玉非常相似。此法頗費手續和時間,耗資也多。至於用何藥物燒造假玉。至今仍然是一個謎。因許多製造假玉的方法都是秘而不傳的,一旦泄露,所製假古玉就容易被人識破。

至於出土玉器,造偽之法極為簡易,故偽器亦最多,通常市上所售者,偽器總占半數以上。凡器物完整、黃土斑斑、溫潤似脂斑痕,三者俱全者,偽製的可能性就大。因出土的玉必有土咬黃土和鏽斑沁等在土中埋藏過的痕跡。作偽者若能造出這等痕跡即可招搖過市。

二、以似玉之石冒充真玉

石之似玉者甚多。假玉不容易偽造,於是造偽者想出一種方法,即把似玉類的石頭,如珷、玦、璉、璷、琥、瓀、瓔、瑕等做成各種器物,以冒充玉器。對於玉質鑒別不精者,極易為所欺騙。冒充的第二個手法是把石之次於玉而頗似劣等玉的一些石頭,如瑉、現、珸、囗(王昏)、堅、璻、囗(王燮)等做成器物,人多以為玉之低劣者,其實它不是玉。市場上以石頭冒充真玉的,以江蘇、山東產的石頭為最多,如江蘇句容縣茆山產的石頭,色白而有光輝,有水石冷白色,或有水路或有飯糝色。好者與真玉極相似,質地堅,硬度大,有時刀也刮不下來,製器頗易欺世。六合縣靈岩山產的石子,俗名寶石,佳者極似玉,其堅潤處尤勝於玉。常有以此碾念珠、鈕、豆、手戒、釧鐲等器物,很難辨別出它是假玉。山東萊州產的石頭有白色、碧色兩種,俗名萊州石。白者尤勝於碧,佳者甚為光潤頗似玉。除了白、碧二色外,亦有白帶糙黃,碧帶談黯冷色的,以後者為最多。用萊州石製造的器物,即使有鑒別玉器常識的人,稍不小心就會上當。

三、將舊玉改做修補

古玉完整的名器,品質佳美的玉器都不易得。但破碎的殘片,品質低劣的玉器尚可得。作偽者針對這種狀況,往往將殘器改做或補整。如舊璧一塊,業已破碎不完,作偽者為了索取高價,就視其破缺情況進行改作。倘缺破一半,就將餘的一半製為璜。如缺四分之一則改為塊。如裏口殘缺,則磨去一層改為瑗。如外邊缺破則磨去一層改為環。諸如此類,變化無窮。因此若遇到璜、玦、環、瑗等物首先要考慮是原物呢?還是經過後人改做的。

其補整之法亦甚精妙,隨所缺處而量予補整。如佛像一尊缺任何一部分都不行,如此就另尋一相同玉而製成其所缺部分,再用白礬焊接起來。如一件如意破碎數段,則截取頭中尾三部而以他物嵌之。雖經補整,仍為有價值的器物,有可取之處。還有利用不佳的舊玉製為器皿,或改做其它物的。這種情形以宋時玉質為多。作偽者往往把宋時品質不佳的玉作成山子石、筆架等類的大器。後來的人又再把這些大器取其精英的部分鋸成多塊,隨其大小形狀再仿製為古器。器雖新,而玉實古。

2.宋代仿古玉器

北宋的統一帶來了文化經濟的繁榮,特別是宋徽宗趙佶的嗜玉成癮,更加促進金石學的興起,城市經濟的繁榮,都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宋、遼、金玉器的空前發展。宋徽宗雖然不是一個好皇帝,但卻是個出色的藝術家,愛好藝術,這對工藝美術的發展給予巨大的影響。

宋代出土古玉增多,滋長了仿製古玉之風,周朝、漢代的古玉器大量出土,包括良渚文化玉等出土,朝廷及士大夫熱於收集、整理研究,金石學的形成,興起了一股複古集古玉的熱潮,為滿足社會需要,宋代訪古玉大量湧現,訪古玉的淵源雖可追溯到商周時期,唐代也有仿製,但基本上是仿摹同代器形的。大量仿遠古時代造型的玉器是始見宋代,因此,意義上的仿古玉應是宋代開始的。

有關宋代仿古玉的文獻及實物材料非常零散,另外,考古發現的宋代玉器就很少,其中仿古玉器就更少。因此,確定宋代仿古玉器的典型器物,研究其風格,還要借助於對宋代玉器進行總體的排比和類比。宋代尚占之風盛行,大量仿古器物出現,其根源在於皇室的提倡。初,議禮局之製也,沼求天下古器更製尊、爵、鼎、彝之屬……(《宋史?禮一》),設置議禮局,更製古器是末代禮製的需要,它大大地推動了仿古器物的生產。仿古器物出現的另一個原因是古玩市場的存在。宋代商品經濟發達,玉器是當時的重要商品,市場上出現了專門販賣玉器的商店,這些商店販賣的玉器,除了應時作品之外,還包括仿古玉器。《武林舊事》較多地上述了宋代玉器的使用情況,對仿古玉的使用也有一些上述:“就中間沉香桌兒一隻,安頓白玉碾花商尊,約高二尺,徑二尺三寸,獨插照殿紅米五隻”(卷七)。商代大件的白玉製品很少,更不見玉尊,這裏所指的白玉碾花商尊,無疑是一件仿古作品,高二尺,徑二尺三寸,屬矮域形,是目前知道的最大的宋代玉雕仿古彝。《武林舊事卷九·高宗幸張府節次略》記“進奉盤合,……空器;……玉香鼎一,蓋全。玉古劍琅十七件”……“玉古劍瑙”名稱中雖稱古器,其中也可能有仿古作品。從這段祀載中可以知道,宋代一些人曾通稱玉器為“寶器”。宋代的仿古鼎,似曾用來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