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古琴(2 / 3)

有一次,楚莊王竟然連續七天不上朝,把國家大事都拋在腦後。王妃樊姬異常焦慮,規勸楚莊王說:“君王,您過於沉淪在音樂中了!過去,夏桀酷愛‘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殺身之禍;紂王誤聽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現在,君王如此喜愛‘繞梁’之琴,七日不臨朝,難道也願意喪失國家和性命嗎?”楚莊王聞言陷入了沉思。他無法抗拒“繞梁”的誘惑,隻得忍痛割愛,命人用鐵如意去捶琴,琴身碎為數段。從此,萬人羨慕的名琴“繞梁”絕響了。

綠綺

“綠綺”是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彈奏的一張琴。司馬相如原本家境貧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詩賦極有名氣。梁王慕名請他作賦,相如寫了一篇“如玉賦”相贈。此賦詞藻瑰麗,氣韻非凡。梁王極為高興,就以自己收藏的“綠綺”琴回贈。“綠綺”是一張傳世名琴,琴內有銘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鋅木結合的精華。相如得“綠綺”,如獲珍寶。他精湛的琴藝配上“綠綺”絕妙的音色,使“綠綺”琴名噪一時。後來,“綠綺”就成了古琴的別稱。

一次,司馬相如訪友,豪富卓王孫慕名設宴款待。酒興正濃時,眾人說:“聽說您‘綠綺’彈得極好,請操一曲,讓我輩一飽耳福。”相如早就聽說卓王孫的女兒文君,才華出眾,精通琴藝,而且對他極為仰慕。司馬相如就彈起琴歌《鳳求凰》向她求愛。文君聽琴後,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臉紅耳熱,心馳神往。她傾心相如的文才,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締結良緣。從此,司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傳為千古佳話。

焦尾

“焦尾”是東漢著名文學家、音樂家蔡邕親手製作的一張琴。蔡邕在“亡命江海、遠跡吳會”時,曾於烈火中搶救出一段尚未燒完、聲音異常的梧桐木。他依據木頭的長短、形狀,製成一張七弦琴,果然聲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為“焦尾”。“焦尾”以它悅耳的音色和特有的製法聞名四海。

漢末,蔡邕慘遭殺害後,“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內庫之中。三百多年後,齊明帝在位時,為了欣賞古琴高手王促雄的超人琴藝,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給王仲雄演奏。王仲雄連續彈奏了五日,並即興創作了《懊惱曲》獻給明帝。到了明朝,昆山人王逢年還收藏著蔡邕製造的“焦尾”琴。

4.古琴古韻

在中國樂器中,古琴的聲音是特別的,不似二胡如泣如訴,卻比二胡委婉纏綿,是那種回旋往複的纏綿,有點讓人心痛;不如古箏響亮歡快,演奏效果立竿見影,卻平和沉穩,有一種往心裏去的吟哦;也不像琵琶那麼鋒芒畢露,大珠小珠落玉盤式的直截了然。古琴是細膩含蓄的,指法不動聲色地控製著輕緩急重。這樣的聲音決定了它不宜作合奏樂器,而適合獨奏。能與古琴相和的,惟有簫了,簫的幽怨迷離和琴的古雅通脫糅成林下之風,超脫現實之境,說起來這也正是古琴為傳統文人們所偏好的原因。

古琴的聲音是讓人迷戀的,泛音的輕靈清越,散音的沉著渾厚,按音的或舒緩或激越或凝重。古琴注、猱、揉、吟的指法,讓人真正體驗到餘韻嫋嫋、象外之致的味道,就好像一炷香慢慢地在空中舞蹈,且實且虛,繚繞而去,仿佛中國畫中的那種水墨煙雲,如郭熙的《早春圖》,又如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

中國曆代流傳著不少有關古琴的美談。西漢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贏得了卓文君的芳心,這是以古琴為媒的愛情故事。三國孔明以其過人的智慧,在空城危急之時,焚香操琴,成為後世戲曲中久唱不衰的經典故事。

古琴屬於典型的獨奏樂器,較少用於合奏。古時也常作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有三千多年的曆史,是中國古代地位最崇高的樂器,被譽為哲學性的藝術或藝術性的哲學,被列為"琴棋書畫"四藝之首。是古代每個文人的必修之器,曆史上的著名琴家有孔子、蔡邕、蔡文姬、李白、杜甫、宋徽宗、嵇康等。古琴也是孔子辦學重要的六藝之一。《詩經》中就記載著"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賓,鼓瑟鼓琴"等。古琴的樂器本身就充滿著傳奇的象征色彩,比如,它長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琴麵是弧形,代表著天,琴底為平,象征著地,又為"天圓地方"之說。古琴有13個徽,代表著一年有12個月及閏月。古琴最初有五根弦,象征著金、木、水、火、土。周文王為了悼念他死去的兒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紂時,為了增加士氣,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稱"文武七弦琴"。古琴有100多個泛音,這大概是世界上擁有泛音最多的樂器。古琴有自己的記譜方法(簡字譜),至少有1500多年的曆史。古琴現存有150多部古琴譜,包含著3000多首古琴曲流傳下來。

5.古琴的發展

唐琴尤其是盛唐之琴,造型肥而渾圓。現存的唐琴大部分常在龍池、鳳沼的麵板上貼有兩塊小桐木,作為假納音,直至明代初期,仍有製琴家采用這種方法。唐琴的斷紋以蛇腹斷為多,也有冰紋斷、流水斷等。其表麵漆灰則有墨、栗殼色兩種,有朱紅漆者皆為後人修補時所加。灰胎皆為純鹿角灰,用麻布自下而上包裹琴背兩側直至麵板邊際,以防止上下板開膠。這些琴的邊長皆在120至125厘米之間。

宋代的古琴發生變化,全長128厘米,肩寬25厘米,琴身扁而長大,尺寸大於傳世唐琴,為北宋琴主要風格之一。南宋,除仿古之作外,體形則逐漸扁平狹小,尤其是仲尼式古琴,呈聳而狹之狀,為南宋製琴的主要風格。宋人製琴以桐麵梓底或鬆杉麵底為主要製琴材料。斷紋有蛇腹斷、冰紋斷、流水斷等,牛毛斷則鮮見。灰胎仍以鹿角灰為主,也有用麻布打底者,但不多見。北宋晚期還出現了八寶灰(即將金銀珠翠珊瑚等碾碎混入鹿角灰共用)的用法。宋代是唐以後製琴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官方甚至設局製琴,即所謂“官琴”。

元代製琴是宋、明之間的過渡期製品,由於曆時比較短,現存的實物也比較少。明代造琴之多盛況空前,不論皇帝親王還是官宦之家,好琴者甚多。其宗室製琴就有寧王、衡王、益王、潞王四大名家。四王之中惟潞王造琴最多,製作始於崇禎年間,據傳達四五百張之多,且式樣尺寸一致,均按年份次序編號刻款於腹內;琴背刻有琴名“中和”,敬一主人題“仰長江水”詩文以及“潞國世傳”大印一方,皆用八寶漆灰。

6.古琴的構造

古琴整體是一扁長形音箱,長約130厘米,寬約20厘米,厚約5厘米。麵板又稱琴麵,是一塊長形木板,表麵呈拱形,琴首一端開有穿弦孔,琴尾為橢圓形,在項、腰處兩旁有月牙形或呈方折凹人。底板又稱琴底,形狀與麵板相同但不作拱形,是在整塊木料下半部挖出琴的腹腔。底板開兩個出音孔,稱龍池、鳳沼,腰中近邊處設兩個足孔,上安兩足,稱頌足。麵、底板膠合成琴身,在琴首裏麵粘有舌形木板,構成與琴腹相隔的空間,叫作舌穴。麵板背部設音梁,又稱項實。琴腹中有兩個音柱,稱天柱和地柱。弦軸又稱琴珍,多為圓形或瓜棱形,中空(穿弦用),琴弦由絲絨繩係住拴繞於琴軫上。琴弦用絲製纏弦。嶽山鑲嵌於麵板首部,也開有穿弦孔。底板上有四個琴腳,琴首部兩個叫鳧掌,琴尾部兩個叫焦尾下貼,起墊平琴身的作用。麵板上嵌有十三個螺鈿或玉石製作的徽,用以標記音位。

古琴造型優美,常見的為伏羲式、仲尼式、連珠式、落霞式、靈機式、蕉葉式、神農式等。主要是依琴體的項、腰形製的不同而有所區分。琴漆有斷紋,它是古琴年代久遠的標誌。由於長期演奏的振動和木質、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種斷紋,如梅花斷、牛毛斷、蛇腹斷、冰裂斷、龜紋等。有斷紋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觀,所以更為名貴。古代名琴有綠綺、焦尾、春雷、冰清、大聖遺音、九霄環佩等。

琴,是一種渾身上下都充滿著文化內涵的樂器。僅從琴形而言,就可說是通身是韻。

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約120—125公分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說象周天365度)。一般寬約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約二寸(6公分左右)。

琴最早是依鳳身形而製成,其全身與鳳身相應(也可說與人身相應),有頭,有頸,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琴頭”上部稱為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為“嶽山”,又稱“臨嶽”,是琴的最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兩個音槽,位於中部較大的稱為“龍池”,位於尾部較小的稱為“鳳沼”。這叫上山下澤,又有龍有鳳,象征天地萬象。

嶽山邊靠額一側鑲有一條硬木條,稱為“承露”。上有七個“弦眼”,用以穿係琴弦。其下有七個用以調弦的“琴軫”。琴頭的側端,又有“鳳眼”和“護軫”。

自腰以下,稱為“琴尾”。琴尾鑲有刻有淺槽的硬木“龍齦”,用以架弦。龍齦兩側的邊飾稱為“冠角”,又稱“焦尾”。

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經嶽山、龍齦,轉向琴底的一對“雁足”,象征七星。

琴麵上有十三個“琴徽”象征一年十二個月和一個閏月。

古琴的音箱,不象箏等樂器那樣粘板而成,而是整塊木頭掏空而成。其音箱壁較厚,又相對較粗糙,所以其聲更有獨特韻味和曆史的滄桑感。

琴腹內,頭部又有兩個暗槽,一名“舌穴”,一名“聲池”。尾部一般也有一個暗槽,稱為“韻沼”。與龍池、鳳沼相對應處,往往各有一個“納音”。龍池納音靠頭一側有“天柱”,靠尾一側有“地柱”。使發聲之時,“聲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餘韻”。

由於琴沒有“品”(柱)或“碼子”,非常便於靈活彈奏,又具有有效琴弦特別長,琴弦震幅大,餘音綿長不絕等特點,所以才有其獨特的走手音。

就構造而音,琴的各部分結構十分合理。其體積不大不小,既便於攜帶,又方正雅致。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

從琴各部份的命名亦可著出琴製之受儒家思想的影響。

琴前廣後狹,象征尊卑之別。官、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

種社會等級。後來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稱為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十二徽分別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征閏月。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種音色,分別象征天、地、人之和合。這些古琴形製命名的象征意義實反映出儒家的禮樂思想及中國人所重視的和合性。因為禮的作用是為了保障個體,使個性有所發揮,樂以同和,其作用是與群體諧協。禮樂之同時並用可使個體和群體之間能互相調劑,形成人與人之間平和而合理的生活。所以禮樂這兩套表麵相反的技藝的推行,實為求達到相輔相成的和合性的目的。而從古琴形製命名所借用的社會秩序、等級的名稱來著,可見其製作形製即寓有教化人倫的深意。

7.古琴流派的形成

百家爭鳴,對於學術的發展能夠起到很強的推動作用。琴文化自然也是如此。

琴文化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個性化的藝術,不同地域、不同師承的琴家的風格彼此都不相同。同一地域、同一師承的琴家的風格也是各有特點而不盡相同。同一曲目,不同的琴家就會有不同的理解,而形成不同的風格。所以,在琴的領域,也同樣有流派之說。所謂流派,是指學術、文藝方麵的派別。這裏所說的派別,是指依照共同的義理或風格而探討學習的不同的群體。

琴文化領域,也和其他學術領域一樣,存在著多種藝術觀點和演奏風格。琴家們各自遵循某些共同琴道觀點和風格,而形成一定的琴家群體,就是所謂琴派。

同一琴派中的所謂共同特點,一般取決於地方色彩、師承淵源、本派所依據的傳譜、琴學觀點及基本演奏風格。

琴派是怎麼形成的呢?琴樂是人心靈的外在體現。不同琴家,對於琴文化的理解,自然也受其天資、性格、個人修養、思想境界、心理狀態的影響。隨著理解的不同,流露於指下,則神韻各異,形成不同的藝術風格。風格相近者,最終形成琴派,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琴派的形成,主要因素約可總結為三個,即:地域影響、師承影響、傳譜不同。

所謂地域影響,是指同一地域的琴家,便於尋師訪友,相互切磋琴藝,加之民風相近,性格往往相近。如此相互影響,較易形成默契,形成相同或相近的理解和風格,最終形成琴派。

所謂師承影響,是指卓越的琴學家,由於其深厚的造詣,獨樹一幟,得到大眾的仰慕,以致琴人相繼隨之學習。如此就形成了不同的師承體係。同一師承的琴家,遵循恩師的教導,往往對琴道的理解和演奏的風格相同或相近,最終形成琴派。

所謂傳譜不同,是指隨著琴譜的普及,不同琴家,依照不同的琴譜鑽研琴學。學習同一琴譜的琴家,則更易形成相同或相近的理解和風格,最終形成琴派。

自唐朝起,琴學流派就已見於著錄。如隋唐趙耶利所述:“吳聲清婉,若長江廣流,綿延徐延,有國士之風。蜀聲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時之俊。”

北宋時,亦有京師、兩浙、江西等流派,並有著錄評價說:“京師過於剛勁,江南失於輕浮,惟兩浙質而不野,文而不史。”

到了明朝,江、浙、閩派也有很大影響。如明朝劉珠所說:“習閩操者百無一二,習江操者十或三四,習浙操者十或六七。”

明末清初以後,至於現代,相繼又出現了“虞山”、“廣陵”、“浦城”、“泛川”、“九嶷”、“諸城”、“梅庵”、“嶺南”等著名琴派。

現代通訊技術發達、交通便利、文字音像資料較多,給於了現代琴家便利的學習條件,使之能夠廣求名師,研討琴學。所以,現代的琴文化領域,各琴派之間,得以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取長補短。因此,現代的很多琴家,都能吸取多派長處,形成自己獨立鮮明的風格。

8.古琴各名派

(1)浙派

派名:浙派、浙譜、浙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