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正先生理論研究範圍還涉及到古譜的由來和“周易”哲學。他在發表的論文《關於二四譜和二四譜與工尺譜關係的探討》中,論證了工尺譜(管色譜)是來源於簫,二四譜(弦索譜)是來源於箏,他認為,箏屬於中國傳統文化範圍的一種樂器,而文化是一脈相承的,搞中國音樂不能不了解中國傳統文化。80年代以來,曹正先生開始了對周易哲學的深入研究,發表了論文《“周易”和中國音樂的若幹問題》。
在樂器改革方麵:除了在古箏方麵的潛心研究外,曹正先生從40年代開始的對古塤的研製和探討,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他製作的塤已從原來的六孔發展為九孔,並發表了論文《塤和塤的製作工藝》。他燒製的塤已傳入美國、意大利、英國、台灣、澳洲、日本,參加了在多倫多舉辦的中國古代藝術品展覽會。在日本大阪音樂大學附屬樂器博士館裏的博物誌上這樣寫著:“塤——中國樂器。製作者曹正”。
在古箏的普及和推廣方麵:1948年曹正先生與範樂天(曾任美國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等人在徐州共同發起創辦了“熏風箏社”;1959年在上海音樂學院起草了《召開民族樂器專業(箏、琵琶、二胡)會議建議書》;1961年在西安主持召開全國音樂院校古箏教材座談會;1980年發起成立“北京古箏研究會”;1983年提出了箏樂教育要“從娃娃們抓起”的理論並付諸行動,從此點燃了學箏的火種,使全國掀起學箏熱潮;1986年在古城揚州主持有史以來最受箏界矚目的“首屆中國古箏學術交流會”,來自全國二十多個省和外籍箏家近二百人於會;1988年在“龍年音樂周”閉幕式上帶領老、中、少、幼70人齊奏箏曲《漁舟唱晚》,場麵壯觀,充分展示了中國古箏的藝術魅力與興旺發達。1991年7月,協同遼寧朝陽市舉辦了“中國古箏傳統箏曲交流研究討會”並任主持者。
在對外交流方麵:1981年,曹正先生應邀出席了在香港舉辦的亞洲音樂節;應美國馬利蘭州立大學東亞音樂中心的邀請,於1985年赴美講學;1990年,以北京古箏研究會的名義與台北“琴韻箏聲”總社,在北京聯合舉辦音樂會,曹正先生與他的恩師梁在平先生分別進行了表演。
曹正先生也非常重視同國內箏界同仁的交流並樂於充當“伯樂”的角色,為新中國古箏師資建設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從50年代初始,曾先後與上海潮籍的郭鷹,山東魚台的張鶴鳴、河南鄧縣的曹東扶、泌陽的王省吾、葉縣的任清誌、廣東大埔的羅九香和何鬆、汕頭的張漢齋和蕭韻閣、澄海的黃長富、高哲睿和蘇文賢、福建詔安的張永固、山東鄆城的張為昭、趙玉齋、高自成、浙江杭州的王巽之等人互相切磋交流,並推薦他們中的一些人進入藝術院校授課,真正實現了他“茫茫九派流中國,天下箏人是一家”的理想,充分體現了一名藝術家無私坦蕩的胸懷和“甘做人梯”的崇高品格。
曹正先生說:“我們是有血有肉有祖先的中國人,我們要熱愛自己的祖國,要熱愛祖國的民族音樂,要珍惜祖先遺留下來的‘箏文化’這個寶貴的遺產。我們必須老老實實地學習好,繼承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要堅持不懈地發揚光大祖國的寶貴文化遺產,做個有骨氣的中國人……。”
曹先生已離我們遠去,可他傾盡畢生心血,為祖國音樂文化事業、為古箏教育事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尤如一座豐碑,在中國傳統文化的長河中永垂不朽;他的敬業精神和做人品格,恰似一麵明鏡,在荊棘叢生的藝術之路上照亮我們,使我們永不迷失。先生在天之靈在注視和護佑著我們,中國古箏藝術一定會迎來一個更加燦爛、更加輝煌的明天!
8.何寶泉
何寶泉,1939年生,天津人,中國著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和改革家,現任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東方古箏研究會會長、上海音樂家協會理事。
自幼師從各大箏藝流派大師學習古箏,先後就讀於中央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和沈陽音樂學院古箏專業。1961年畢業後曆任天津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古箏專業教師。在多年的專業教學和演奏生涯中,精心研究了古箏各大藝術流派的演奏技法特點和音樂風格.集諸家之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卓有成就的古箏教學法及古樸典雅、極富情感的演奏風格。
發表《製定古箏專業教學大綱的幾點思考》、《箏的演奏力學》等論文十餘篇;主編出版《中國古箏基礎教程》、《中國古箏教程》、《潮州箏曲集》等書譜十餘冊;國內外出版二十餘張(盤)音像製品;多次出訪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和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舉辦音樂會、學術講座及擔任中國樂器比賽評委。
設計研製了蝶式箏、係列箏、組建了本國第一個箏樂團。“蝶式箏”獲中國文化科技成果二等獎。
為國內外培養了大批的古箏演奏和教學人才,1997年任主講、撰稿由上海有線電視台錄製,上海錄像公司出版發行共12張的係列古箏教學影盤片中國古箏教程》,並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教育部頒發的“全國優秀音像製品”三等獎。藝術業績已入選《世界名人錄》、《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中國專家名人辭典》。
9.邱大成
邱大成先生是中國當代著名古箏演奏家,音樂教育家,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器樂係副主任,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係北京與上海東方古箏研究會理事,北京民族樂器廠技術顧問,中國音協北京民族管弦樂學會考級委員會委員,中國音協與中國音樂學院古箏考級教材主編,中國古箏研究會籌備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同時,他還是中央音樂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天津音樂學院的客座教授。
1945年1月29日生於四川宜賓。
1956年考入西南音專附中,
1962年考入四川音樂學院,
1966年畢業獲學士學位,此後曾在成都樂器廠、四川省曲藝團、四川歌舞團工作。
1979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是我國第一位箏專業碩士學位獲得者。
1988年任副教授。
1994年榮升教授。
邱大成先生在中國音樂學院的長期工作教學中,兢兢業業,嚴格把握教學質量,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古箏演奏人才,有十餘名學生在國內外重要比賽中獲獎。同時還培養了不少國外學生,其中多人在“a.r.t杯國際民樂大賽”中獲獎。且有多人在“富利通杯國際民樂大賽”和“東方杯”古箏比賽(文化部主辦)中獲得一、二、三等獎。
1984年和曹正先生在北京第六幼兒園創辦了兒童古箏幼兒班。
1985年和王世磺先生在中國少年兒童活動中心創辦了兒童古箏教學班。此後,在少兒中心一直堅持業餘古箏教學至今,培養出百多名學生,在曆屆(1987年一1993年)北京市少年兒童器樂比賽中獲得集體和個人獨奏一、二、三等獎,他們中有的成為中、小學校的音樂骨幹,有的學生考入中國音樂學院與中央音樂學院的附小或附中。
1987年獲得中國音樂學院“教書育人先進工作者”稱號;
1995年獲文化部頒發的“東方杯”全國青少年古箏演奏比賽的園丁獎。
1987年一1993年獲曆屆北京少兒民樂比賽“園丁獎”。
作為古箏演奏家,邱大成先生1992年由台灣任詩傑實業有限公司在中國音樂家大係中錄製了《邱大成箏獨奏專輯》,此外,還錄有《南北箏家》等多種cd盤和磁帶,並曾為中央電視台,台灣中華公共教育電視台,天津電視台錄製了箏的專題介紹和教學節目,並為多部影視片錄音,自80年代至90年代,邱大成同誌曾多次應邀赴香港、台灣、新加坡、日本、德國等地演出及講學。1997年香港回歸時,特邀在香港演出。是一位頗具國際影響的古箏演奏家和研究家。
邱大成先生還編寫了大量的古箏教材,其中《古箏演奏法教程》較全麵的總結了古箏的演奏和訓練方法,在海內外還發表了許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並為學院器樂係教學的建設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為全係的教學管理。教材建設等方麵付出了艱辛的勞動。
10.袁莎
袁莎,現任教於中央音樂學院,創辦國內第一所古箏專業高等藝術院校--北京興華大學古箏藝術學院,並親自任院長及教學總監。曾是兩大國際和國內最具權威古箏演奏大賽的冠軍獲得者,是享譽中外的當代中國傑出青年古箏演奏家。
自幼隨劉媌老師習箏,打下深固的古箏專業技術"童子功"。十歲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最高音樂學府中央音樂學院的附屬小學。一九九O年作為該音樂小學的的"優秀畢業生",被保送進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屬音樂中學。一九九六年又作為該音樂中學的"優秀畢業生",被保送進入中央音樂學院民樂係。一九九九年更因為成績突出,被中央音樂學院免試指定作為該院的碩士研究生。袁莎自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小學至中央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的十餘年間,一直潛力專修古箏專業,師從古箏名師李萌教授,成為該院的古箏"尖子"學生,曾連續被評為該院和北京市的"全優三好學生"、連續九年獲得"中央音樂學院一等獎學金",並多次獲得"寶鋼獎學金"、"傅成賢獎學金"、"人民獎學金"、"中華民族基金獎學金"、"美國薩默·雷石東維亞康姆獎學金"等多項中國和外國頒發授予具有超眾的專業才能和學業成就之學生的獎學金。獲碩士學位於中央音樂學院畢業後,在該院留任至今。
袁莎在中央音樂學院的年青學生時代,因其特殊卓越的音樂才華和古箏水平,已成為頻頻活躍於中、外音樂舞台上的一名成熟的、出眾的古箏專業演奏家。她除在中國各地多次舉行個人專場古箏獨奏音樂會和經常參加各種重要比賽活動及電視表演外,還經常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等地為國家領導人及外賓演奏古箏,使古箏藝術得到了政府領導人的喜愛及高度重視。多年來,袁莎多次出訪了德國、奧地利、英國、法國、意大利、荷蘭、俄羅斯、比利時、瑞士、瑞典、匈牙利、波蘭、日本、新加坡、台灣、香港等共約三十個國家和地區交流演出,得到極高的讚譽與評價,被國外媒體稱譽為"中國古老傳統音樂藝術與中國當代創新音樂藝術出色結合的優秀、動人展現者";"感人的聽覺印象與迷人的視覺印象之高度完美統一的表演"。她在學生時代曾與鋼琴大師劉詩昆等著名音樂表演家於世界著名的瑞士日內瓦音樂學院大音樂廳同台表演,瑞士音樂評論家評論說:"她的琴音精彩絕倫,令人感到古老中國樂器奏出的音樂竟如此美妙動人,使人由此聽到和看到中國音樂藝術的真正魅力和巨大價值。"二OO一年八月,她還同她妹妹--獲上海音樂學院古箏碩士學位,現留任該院的青年古箏演奏家袁莉,在北京音樂廳成功舉辦了姐妹二人專場古箏音樂會,並特邀劉詩昆大師為她演奏的一首古箏名曲伴奏,引起強烈反響,音樂會實況還被製成VCD發行。
袁莎曾錄製出版發行大量她的古箏演奏和古箏教學的錄像帶、CD和VCD:《箏獨奏欣賞》、《花與音符的邂逅》、《古箏演奏入門》、《古箏經典名曲音樂會》、《古箏考級曲目講解與賞析音樂會》、《古箏名曲伴奏》、《古箏考級輔導大全》、《香港古箏獨奏音樂會實況》、《巧學古箏基本技巧》、《巧學古箏經典名曲》、《雲裳訴》等等,其中《古箏演奏入門》獲得全國第四屆教育音像製品獎,其它的音像製品發行量達到傳統音樂音像製品社會發行量的極高紀錄。二OO三年袁莎為中央電視台錄製了14期古箏教學節目《名家教曲》,在全國範圍內進行近一年的播出,是中央電視台曆年來所有播出器樂教學節目中最受歡迎的一部。由於全國觀眾反響熱烈,好評如潮,全套教學節目再次被回放並被製作成VCD教學片向全世界發行,至今,銷量穩居同行業前列。二OO四年中央電視台首次投巨資赴杭州、烏鎮為袁莎拍攝大型古箏音樂電視《雲裳訴》,將於近期在中央電視台麵向全國熱播。
多年來,袁莎經常在中國內地、香港、台灣作古箏講座、講學及大師班公開示範授課。二OO四年應邀到歐洲五國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個人巡演,並應邀在荷蘭阿姆斯特丹音樂學院及荷蘭萊登大學分別進行"關於中國文化--箏"的藝術講座及表演。被國外媒體稱譽為"瑰麗的中國音樂與東方藝術的美麗化身與傑出代表"。
袁莎於二OO一年和二OO二年接連兩次獲得兩大國際和國內最高古箏演奏大賽:中國音樂家協會主辦的"第一屆'龍音杯'中國民族樂器古箏國際比賽"的第一名,和中國文化部主辦的"全國第一屆中國民族樂器大賽"的第一名。成為古箏界的第一個雙料冠軍。從而確立了她在古箏表演領域的地位。中央電視台《國樂驕子》欄目、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及《中華兒女》、《人民音樂》、《北京青年報》、《北京晚報》等幾十家權威媒體對袁莎進行了全麵專訪及報道。
袁莎在其多年的演奏及教學的實踐當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多年來培養的近百名古箏人才在國內藝術大賽中摘金奪銀,多名學生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及國內高等藝術院校。她的眾多學生已經成為國內各地古箏教學的重要師資。二OO五年初,袁莎及其共同致力於古箏藝術發展的合作團隊與我國最大的南洋教育發展集團共同創辦國內第一所古箏專業高等藝術院校--北京興華大學古箏藝術學院。以"弘揚國樂,打造國琴(古箏),讓箏聲響遍全球"為宗旨,全麵致力於培養全國古箏教育的普及師資人才,並計劃4年內培養3000名古箏師資人才服務於全國各地。同年八月在北京成功創辦了麵向全國加盟連鎖的"袁莎古箏藝術中心",並計劃3年內麵向全國成立500家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