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琵琶的簡介
琵琶(被稱為“民樂之王”,“彈撥樂器之王”,“彈撥樂器首座”。 撥弦類弦鳴樂器。南北朝時由印度經龜茲傳入內地。木製。音箱呈半梨形,張四弦,原先先用絲線,現在用鋼絲、尼龍製成。頸與麵板上設用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時豎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彈奏。是可獨奏、伴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現在琵琶分為十級,全級學完大概用數年時間。
曆史上的所謂琵琶,並不僅指具有梨形共鳴箱的曲項琵琶,而是多種彈撥樂器,形狀類似,大小有別,象現在的柳琴,月琴,阮等,都可說是琵琶類樂器。其名“琵”、“琶”是根據演奏這些樂器的右手技法而來的。琵和琶原是兩種彈奏手法的名稱,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後彈。琵琶是我國曆史悠久的主要彈撥樂器。經曆代演奏者的改進,至今形製已經趨於統一,成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琵琶音域廣闊、演奏技巧為民族器樂之首,表現力更是民樂中最為豐富的樂器。演奏時左手各指按弦於相應品位處,右手戴賽璐珞(或玳瑁)假指甲撥弦發音。
琵和琶原是兩種彈奏手法的名稱,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後彈。琵琶是我國曆史悠久的主要彈撥樂器。經曆代演奏者的改進,至今形製已經趨於統一,成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琵琶音域廣闊、演奏技巧繁多,具有豐富的表現力。演奏時左手各指按弦於相應品位處,右手戴賽璐珞假指甲撥弦發音。
2.琵琶的曆史
琵琶又稱“批把”,最早見於史載的是漢代劉熙《釋名·釋樂器》:“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意即枇把是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批,向後挑進稱做把;根據它演奏的特點而命名為“批把”。在古代,敲、擊、彈、奏都稱為鼓。當時的遊牧人騎在馬上好彈琵琶,因此為“馬上所鼓也”。大約在魏晉時期,正式稱為“琵琶”。
琵琶由曆史上的直項琵琶及曲項琵琶演變而來,據史料記載,直項琵琶在我國出現得較早,秦、漢時期的“秦漢子”,是直柄圓形共鳴箱的直項琵琶(共鳴箱兩麵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鞀發展而來的。“阮鹹”或“阮”是直柄木製圓形共鳴箱,四弦十二柱,豎抱用手彈奏的琵琶。晉代阮鹹善奏此樂器,故以其名相稱,即今天的阮。
南北朝時,通過絲綢之路與西域進行文化交流,曲項琵琶由波斯經今新疆傳入我國。曲項琵琶為四弦、四相(無柱)梨形,橫抱用撥子彈奏。它盛行於北朝,並在公元6世紀上半葉傳到南方長江流域一帶。
在隋唐九、十部樂中,曲項琵琶已成為主要樂器,對盛唐歌舞藝術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從敦煌壁畫和雲岡石刻中,仍能見到它在當時樂隊中的地位。
到了公元五、六世紀隨著中國與西域民族商業和文化交流的加強,從中亞地區傳入一種曲項琵琶,當時稱作"胡琵琶"。其形狀為曲頸,梨形音箱,有四柱四弦,很像目前在阿拉伯國家常見的烏特琴(Oud或Ud)或古波斯的巴爾巴特琴(Barbat)。橫抱琵琶用撥子演奏。現代的琵琶就是由這種曲項琵琶演變發展而來的。
到了唐代(公元7-9世紀)琵琶的發展出現了一個高峰。當時上至宮廷樂隊,下至民間演唱都少不了琵琶,隨成為當時非常盛行的樂器,而且在樂隊處於領奏地位。這種盛況在我國古代詩詞中有大量的記載。例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在他的著名詩篇《琵琶行》中非常形象地對琵琶演奏及其音響效果這樣的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到了唐代後期琵琶從演奏技法到製作構造上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橫抱演奏變為豎抱演奏,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撥子演奏。琵琶構造方麵最明顯的改變是由四個音位增至十六個(即四相十二品)。同時它的頸部加寬,下部共鳴箱由寬變窄,便於左手按下部音位。由於以上這倆項改革,琵琶演奏技法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據統計琵琶的指法共有五六十種。歸納起來,右手指法分兩個係統:一、輪指係統,二、彈挑係統。左手指法也分兩個係統:一、按指係統,二、推拉係統。
到了公元十五世紀左右,琵琶已擁有一批以《十麵埋伏》和《霸王卸甲》為代表的武曲以及以《月兒高》《思春》和《昭君怨》為代表的文曲。所謂武曲,其特點是以寫實和運用右手技法為主;所謂文曲,其特點是以抒情和運用左手技法為主。這些樂曲已經成為中華民族音樂的瑰寶、琵琶藝術的珍品。
琵琶傳統上是五聲音階。到了民國時期,已開始按照十二平均律增加琴碼,目前標準的琵琶已有八相三十品,琵琶表現力和適應力大大加強,不僅可以演奏傳統樂曲,而且可以演奏西洋和現代作品,並且有利於與交響樂隊合作。為後來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到了公元二十世紀中後期,琵琶藝術又有了新的發展,在琵琶製作方麵,原來用的絲質弦改成了尼龍鋼絲弦,有的甚至采用銀弦,加大了琵琶音量和共鳴。在技法上左手大拇指以及和弦的運用使琵琶的表現力再次大大提高。由此湧現出一大批融傳統音樂和現代作曲理論為一體的優秀的獨奏作品,而且還出現了與各種樂器的重奏以及與小樂隊和交響樂隊的琵琶協奏曲。到了二十一世紀琵琶不僅在中國呈現出回複盛唐時期的景象,而且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音樂愛好者的關注。不少傳統樂曲和當代作品受到中外聽眾喜愛。可以說,琵琶已開始走向國際樂壇。
彈弦樂器。劉熙的《釋名》稱其為“批把”:“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批把後改寫為琵琶。由此來看,琵琶是從象聲字而得。
約公元四世紀,有一種梨形音箱、曲頸、四柱(今謂相或品)、四弦,用撥子演奏的彈弦樂器由印度通過西域地區傳入北方,因其頭部向後彎曲,為區別於當時流傳的直頸圓形的秦琵琶,故名曲項琵琶。《隋書·音樂誌》:“今曲項琵琶,豎頭箜篌之徒,並出自西域,非華夏舊器”。又因其經過龜茲傳來,又稱龜茲琵琶、胡琵琶或胡琴。宋代以後逕稱琵琶。
至現代,舊式四相十品、十二品、十三品琵琶已基本不用,代之以六相十八品、二十四品、二十五品和二十八品琵琶。按十二平均律排列。琵琶背板用紫檀、紅木、花梨木製作,腹內置兩條橫音梁和三個音柱,與麵板相粘接。覆手用紅木、牛角、象牙或老竹製,內側開出音孔,又稱“納音”。琴頭雕有壽字、樂字、蝙蝠、如意,鳳尾等樣式,有的嵌翡翠寶石。琴頸稱鳳頸,上接弦槽和山口,正麵有相附屬,背麵有鳳枕(又稱鳳凰台)附屬。相用牛角、紅木或象牙製,品竹製,是音位的標誌。全長約96厘米。
琵琶有十二種定弦法,常用定弦為A、d、e、a。六相二十八品的琵琶音域A-g3.右手有彈、挑、夾彈、滾、雙彈、雙挑、分、勾、抹,摭、扣、拂、掃,輪、半輪等指法,左手有揉、吟、帶起、捺打、虛按、絞弦、泛音、推、挽、綽、注等技巧。可演奏多種和音、和弦。廣泛應用於民族樂隊和多種地方戲曲、曲藝伴奏。著名樂曲有《十麵埋伏》、《霸王卸甲》、《漢陽月夜》、《陽春白雪》、《月兒高》,協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等。
3.琵琶的巔峰
南北朝時,通過絲綢之路與西域進行文化交流,曲項琵琶由波斯經今新疆傳入我國。曲項琵琶為四弦、四相(無柱)梨形,橫抱用撥子彈奏。它盛行於北朝,並在公元6世紀上半葉傳到南方長江流域一帶。
從北齊到唐代,是琵琶發展史的第一個高峰,原籍曹國(今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東北一帶)的曹氏琵琶家族是其中的傑出代表,如北齊至隋代的曹妙達,因善琵琶在北齊時即被封王,入隋後又被任為宮中樂官,於太樂教習琵琶技藝。
在隋唐九、十部樂中,曲項琵琶已成為主要樂器,對盛唐歌舞藝術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從敦煌壁畫和雲岡石刻中,仍能見到它在當時樂隊中的地位。
唐代是琵琶發展的高峰,湧出了大量的琵琶演奏者和樂曲,如唐代世居長安的曹保,其子曹善才,其孫曹綱,都是著名的琵琶演奏家,為世人所推崇,詩人對其高超技藝亦多有詩作讚頌,曹綱的演奏,右手剛勁有力,“撥若風雨”,另與之齊名的裴興奴則左手按弦微妙,“善於攏撚”,故當時樂壇有“曹綱有右手,興奴有左手”之譽。來自西域疏勒的“五弦”名手裴神符是唐太宗最看重為宮廷樂師之一,他首創了琵琶手指彈法;康昆侖號稱琵琶第一手,段善本則是有名的佛殿樂師,後與康昆侖琵琶比賽後,進入宮廷成為皇家樂師。
唐社佑《通典》雲:“坐部伎即燕樂,以琵琶為主,故謂之琵琶曲。”在唐代的文獻記載和詩詞中,有許多描述琵琶音樂的精采篇章,說明那時的琵琶演奏技巧已有高度發展,表現力十分豐富。
4.琵琶的種類
五弦琵琶:
漢魏之交,由西域樂人經“絲綢之路”由印度傳入我國。最早的記載見於《隋書·音樂誌》。公元五六世紀時盛行於中原。後來又流傳到我國的南方。
自南北朝至隋唐的500年間,五弦琵琶盛傳不衰,並成為隋唐九、十部樂中西涼、龜茲、天竺、疏勒、安國和高麗諸樂的主要樂器。在唐代張祜、白居易等許多詩人的作品中都有對五弦琵琶的描繪,五弦琵琶的構造和古老的四弦曲項琵琶大致相同,到了宋代教坊已經不見使用,而被四弦琵琶所取代。
在唐代,我國有多種樂器傳入日本,其中在公元756年,傳入日本的螺鈿紫檀琵琶,藏於日本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中,這張用紫檀木製成的五弦琵琶,工藝精細,通體施有螺鈿裝飾,腹麵上還嵌有一騎駝人撫琵琶的畫麵,它己成為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稀世珍品。
20世紀30年代,上海大同樂會曾製成一張五弦琵琶,3個琴軫在琴頭右側,兩個在左側,改子弦同音為加添一條低音弦。由於戰亂及其他原因,這張五弦琵琶已失散無存。近年來在琵琶改革方麵出現了在四弦琵琶上縮小弦距,增加一條低音弦為五弦琵琶的探索。為保持琵琶的傳統造型,新增的低音D(或E)弦、係於琴頭處(弦槽上方中央)的琴軫上。這種五弦琵琶,擴展了低音區,使音色更加豐富,並提高了演奏技巧,也為琵琶樂曲創作和演奏開拓新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