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琵琶:
琵琶經過曆代的流傳,在外形式樣、規格和演奏姿勢等方麵,都有程度不同的改變。而南音琵琶則是因演奏民間音樂“福建南音”而得名。琵琶自唐代發展為豎抱,但福建南音一直保持古老的橫抱姿勢,因而又有“橫抱琵琶”之稱。
南音琵琶流行於閩南和台灣一帶。是演奏福建南音的主要樂器之一,在樂隊中起著指揮作用。常和南音洞簫配在一起,共同演奏樂曲的旋律,使清淡、委婉的福建南音,富有濃鬱的地方特色。
南琶的構造和琵琶完全相同。琴身長93~104厘米,琵琶頭為鳳尾形,曲頸,共鳴箱呈梨狀,但腹部較寬闊。背板以前采用鬆木挖空製成,現已多用較硬木材製作。麵板使用桐木,當地稱為“簧板”。琴須頸正麵有4個相附屬,麵板上、中部,橫膠著10個音品,多用象牙、玳瑁或竹材製作,稱為“音子”。在品的兩旁各開有一個月眉形的出音孔,稱為“簧孔”。麵板下方的縛弦較大。采用4條絲弦,由低到高分別稱為母線、三線、二線和子線。一般定弦多為(d、g、a、d1)。
南琶的演奏風格古樸、獨特,音韻有敲擊鍾磬之風味。彈奏技巧主要有彈、挑、摙指(快速彈挑)、點指、撻指、去倒、半跳、按音、甲指(相當於豎抱琵琶的“扣”)、快落指和慢落指等。
現在流行的琵琶品種也不少,根據選料、工藝和音質的優劣,分為高級、中級和普及琵琶。從相和品的數目,可分為四相10品,六相18品、24品、25品和28品數種。
響琶:
在琵琶的基礎上,將原來僅起音響反射作用的背板改薄,使之能夠振動,縛弦也改為能上下移動,以增大琴的音量,並能采用大提琴的定弦法。它可以參加樂隊演奏,最適於彈奏現代題材的大型民族管弦樂作品。
月琶:
具備月琴和琵琶兩種樂器的優點,可以按琵琶的傳統方法來定弦和彈奏,也可采用小提琴定弦法和使用小提琴弦。“月琶”的發音比月琴鏗鏘有力,音量宏大,音質純淨,音色清脆、飽滿而透亮、最適合與京胡合作為京劇伴奏。
高音琵琶:
琴身右上部為新月形,腹麵上開有音孔和音窗,琴內音柱可調,發音比一般琵琶高一個八度,高低音平衡,音色動聽。
電琵琶:
外形上保持了原琵琶的民族風格,隻在琴箱麵板上裝了一些電器元件,拾音器置於靠近縛弦的琴弦下麵,通過電磁感應把琴弦的振動轉變成電訊號,然後經擴大器和揚聲器發出聲音來。為避免由於共振而造成的混響,電琵琶增加了麵板的厚度,減小了共鳴箱的容積,使音質更為純淨。電琵琶的音色柔潤優美、晶瑩剔透,具有豐富的表現力。
5.五弦琵琶
五弦琵琶,是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彈撥弦鳴樂器。簡稱五弦。曆史久遠、造型別致,盛唐時期曾流行於我國廣大中原地區,並東傳日本、成為中日文化交流的曆史見證。
20世紀80年代,人們欣賞舞劇《絲路花雨》時,猶如走進一千多年前的唐代社會,劇中女主人公英娘的反彈琵琶舞,舞姿輕盈、優美,令人驚歎、叫絕,而她手中所持的樂器——五弦琵琶,則使今人感到十分陌生。
自西漢張騫奉使西域後,“絲綢之路”就成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大動脈。漢魏之交,西域樂人不僅帶來了箜篌和四弦琵琶,也帶來了五弦琵琶。這種樂器自西域傳入中原後,公元五六世紀盛行於北朝。唐代杜祐《通典》:“……然吹笙、彈琵琶、五弦及歌舞之伎,自文襄以來皆所愛好,至河清以後傳習尤盛。”北齊文襄帝即位是東魏武定五年(公元547年),河清是北齊武成帝在位的公元562年~564年,五弦已為當時的統治者所愛好。至隋唐時期尤為盛行。隋唐九、十部樂的清樂、西涼、高麗、龜茲、疏勒、高昌、安國、天竺諸樂中均有使用。在燕樂中尚有大五弦琵琶和小五弦琵琶兩種形製。《新唐書·禮樂誌》有:“五弦,如琵琶而小,北國所出,舊以木撥彈,樂工裴神符初以手彈,太宗悅甚,後人習為掐琵琶。”唐淮安靖王李壽墓壁畫中有坐立部伎女樂人彈奏五弦琵琶的圖像。
關於五弦琵琶的形製,《通典·樂典》、《舊唐書·音樂誌》、《新唐書·禮樂誌》和陳暘《樂書》等文獻均載為:製如琵琶,稍小。這種五弦小於四弦琵琶的記述,與事實是不相符合的。據高德祥、柳廷信等學者研究,在北魏、西魏、北周、十六國至隋、唐各個時期的敦煌壁畫中,畫有五弦琵琶的洞窟就有20餘處,通過比較,稍小的琵琶並非都是五弦,而是四弦的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尤其是莫高窟220、322、341等洞窟初唐壁畫中的五弦,並不小於四弦琵琶,特別是220窟北壁經變伎樂隊中的五弦琵琶,反而要比一般的四弦琵琶大。至於五弦小於四弦琵琶的現象也確是存在,這是因為五弦琵琶本身就有大小之分。五弦琵琶的外型式樣較多,頸項有直項、曲項的,音箱有半長梨形、半圓梨形、扁梅花形和扁圓形的等等。曲項、半長梨形音箱是五弦的最早形製,龜盤至山口處逐漸縮小、呈切開的長梨形,多見於敦煌早期壁畫中,琴身橫置演奏,琴頭朝向左下方,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將龜盤挾抱於右肩處持撥彈奏。在莫高窟唐代壁畫中,音箱呈半圓梨形的五弦較為多見,琴頸細長呈棒狀,麵板上開有兩個對稱的彎月形出音孔,這是經過中原樂工改革的五弦。莫高窟220窟的扁梅花形音箱的五弦琵琶較為獨特,音箱似花瓣,琴頸細而長,琴頭向後彎曲,它是古代中原與西域樂器互相借鑒、融合的見證。音箱扁圓形的五弦,有如阮鹹,但琴背用整木挖製,麵板中央繪有長方形的圖案。
五弦琵琶的構造與四弦琵琶大致相同,共鳴箱多呈半梨形,麵板上設有十個品位,琴軫分列琴頭兩側,左三右二。琴弦使用絲弦,兩條外弦使用子弦(定弦也相同),向內依次為中弦、老弦和纏弦。五弦琵琶盛行於隋唐。唐代的五弦琵琶製作非常考究,在麵板上還粘有皮革或玳瑁薄片,其上還鑲嵌或繪有各種紋飾或圖案。
五弦琵琶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冊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在日本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中,珍藏著一張極為珍貴的五弦琵琶。它是我國唐朝宮廷送給日本聖武天皇的唐代藝術精品,是目前世界上僅存的最早五弦琵琶傳世傑作。這張五弦琵琶,通體用紫檀木製成,直項,琴軫分列琴頭兩側,左三右二。全長108.5厘米,腹寬31厘米,製作工藝精細,通身施有螺鈿花紋,腹麵杆撥處還貼以玳瑁薄片,其上用螺鈿嵌出一騎駝人撫彈琵琶的美麗畫麵。日本聖武天皇非常珍愛這張五弦琵琶,公元756年,聖武天皇死後,將這張五弦獻給了東大寺大佛。如今,它已成為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稀世之珍。20世紀80年代,當我國民族舞劇《絲路花雨》風靡世界藝壇,人們驚歎英娘的反彈琵琶的優美舞姿時,看到的正是這張五弦琵琶的仿製品。
唐代詩人對五弦也特別偏愛,他們在許多詩歌中描繪著五弦琵琶的妙響。張祜的《王家五弦》中雲:“五條弦出萬端情,撥間關漫態生。唯羨風流田太守,小金鈴子耳邊鳴。”大詩人白居易在《五弦彈》長詩中首先寫道:“五弦彈、五弦彈,聽者傾耳心寥寥,趙壁知君入骨愛,五弦一一為君彈。第一第二弦索索,秋風拂鬆疏韻落。第三第四弦泠泠,夜鶴憶子籠中鳴。第五弦聲最掩抑,隴水凍咽流不得。五弦並奏君試聽,淒淒切切複錚錚。”此詩對豐富的弦音描繪得非常細致入微、淋漓盡致。韋應物的《五弦行》中也有:“美人為我彈五弦,塵埃忽靜心悄然”之句。元稹也作有《五弦彈》長詩。
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中國樂器博物館收藏五弦琵琶兩張。其中一張是仿日本正倉院所藏唐製螺鈿五弦琵琶,柴木製,全長112厘米,麵寬27厘米,直項、五品、骨製縛弦,原螺鈿鑲嵌處均以彩繪替代。惟不同之處是在麵板上部的琴弦兩側,開有兩個對稱的彎月形音孔。此琴原為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程硯秋之藏品,1958年,程先生將其捐獻國家。另一張五弦琵琶較為獨特,花梨木製,全長109.5厘米,共鳴箱呈半長梨形,蒙以桐木麵板,麵寬22.8厘米,扁平的琴頭向後彎曲、呈卷書形,弦槽前開,兩側置紅木琴軫左三右二,軫體表麵刻有麻花形紋飾,軫端鑲以骨花,直項,四相十二品,紅木製相,老竹製品,張以五條絲弦。此琴原為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所藏,1958年,梅蘭芳先生將自己珍藏的240件古今民族樂器,全部無償地捐獻給國家,其中就有這張五弦琵琶。近年,蘇州民族樂器一廠曾仿正倉院藏五弦琵琶複製一張,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鑒》大型畫冊中。
6.納西琵琶
納西琵琶,是納西族彈撥弦鳴樂器。流行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
勤勞質樸、能歌善舞的納西族人民,生活在滇西北玉龍雪山腳下,聚居於清水繞街的麗江古城,這裏有著名的明代建築,保存著珍貴的壁畫和雕刻。納西族在吸收漢、藏兩族文化的同時,也保留著許多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如公元8世紀創造的、現今尚存的人類唯一的以圖畫和象形文字為載體的東巴文化,以及古風猶存的清悠而典雅的白沙細樂和納西古樂。
相傳,明代萬曆年間(公元1403年—1424年),漢族的佛教、道教絲竹樂經四川傳入雲南,嗣後廣為傳播、遍及全省,發展成為民間器樂樂種——洞經音樂。傳入麗江納西族後,樂隊所用的弦鳴樂器有琵琶、二簧(似京胡)、中胡和小三弦等。此外,在麗江縣大研鎮,著名納西古樂藝人張奎光使用著一麵清代的傳世琵琶。由此可見,琵琶在納西族地區流傳已有200餘年的曆史了。
外觀與漢族地區琵琶相似,但體積較大,音箱較為扁薄,保留著古老的形製。由共鳴箱、琴頸、琴頭、弦軸、縛弦和琴弦等部分組成,全長110厘米。共鳴箱呈半梨形,用一整塊紅木或核桃木等硬質木料雕鑿出琴的腹腔,其上蒙以桐木或楸木麵板而成,麵寬35厘米左右。琴頸較細,直項。琴頭用紅木或梨木製作,長約16厘米,頂端雕刻為如意形,寬約8.6厘米。弦軸黃楊木製,軸柄刻直條瓣紋,分列弦槽兩側,左右各二,呈放射狀安裝,與今之琵琶水平安裝弦軸區別很大。山口下方、琴頸表麵不設相位。在琴頸和麵板上方設有十二個竹製品位,其中九至十二品為高音品,隻為演奏高音而用。高音品兩側的麵板上,開有兩個對稱的彎月形出音孔。麵板下端膠有紅木或竹製縛弦,其上雕刻有雲紋裝飾。張四條絲弦,分別使用子弦、中弦、老弦和纏弦。除這種直項十二品琵琶外,納西族還流傳有曲項五品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