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其他吹奏樂器(3 / 3)

笙是中國古老的吹奏樂器,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並且對西洋樂器的發展曾經起過積極的推動作用。

1978年,中國湖北省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了2400多年前的幾支匏笙,這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笙。

笙的形成,可以追朔到3000多年前。起初,笙和排簫有點相似,既沒有簧片,也沒有笙鬥,隻是用繩子或木框把一些發音不同的竹管編排在一起。後來人們逐漸給笙增加了竹質簧片和匏質笙鬥,和排簫區別開來。

笙鬥用葫蘆製作,吹嘴由木頭製成,十幾根長短不等的竹管呈馬蹄形狀,排列在笙鬥上麵。唐代以後,演奏家們把笙鬥改為木製,後來經過流傳,又用銅鬥取代了木鬥,同時簧片也從竹製改為銅製。

由於笙流傳的年代久遠,所以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式樣的笙。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的樂器製造者和音樂工作者,對笙進行了不斷的改革,先後試製出擴音笙、加鍵笙等多種新品種,克服了音域不寬、不能轉調和快速演奏不靈便等缺點,給笙帶來了新的生命力。

笙的音色明亮甜美,高音清脆透明,中音柔和豐滿,低音渾厚低沉,音量較大。而且在中國傳統吹管樂器中,也是唯一能夠吹出和聲的樂器。在和其它樂器合奏的時候,能起到調和樂隊音色、豐富樂隊音響的作用。在大型的民族管弦樂隊裏,笙有時還要用到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種笙。

4.嗩呐簡介

嗩呐又名喇叭,小嗩呐又稱海笛。

嗩呐,在木製的錐形管上開八孔(前七後一),管的上端裝有細銅管,銅管上端套有雙簧的葦哨,木管上端有一銅質的碗狀擴音器。嗩呐雖有八孔,但第七孔音與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與第一孔音超吹音相同。

音域與音色

D調高音嗩呐用高音譜表按實際音高記譜。它的總音域為a(1)-b(3),樂隊中的常用音域為a(1)-d(3)。

嗩呐的中、低音區音色豪放、剛勁,各種技巧都易於發揮,非常富有表現力;高音區緊張而尖銳,在樂隊中應用要謹慎。

嗩呐是我國曆史悠久、流行廣泛、技巧豐富、表現力較強的民間吹管樂器。它發音開朗豪放,高亢嘹亮,剛中有柔,柔中有剛,深受廣大人民喜愛和歡迎的民族樂器之一,廣泛應用於民間的婚、喪、嫁、娶、禮、樂、典、祭及秧歌會等儀式伴奏。據曆史資料考查,嗩呐流傳於波斯?穴現伊朗?雪阿拉☆文字伯一帶。金元時期傳入我國。根據文字記載,明正德?穴公元1506—1521?雪年間,王西樓所作詞中就有這樣一句:“嗩呐唆哪,曲兒小,腔兒大。”明代弘治間,朝鮮修篆的《樂學軌範》中寫道:“嗩呐製與喇叭……不知起於何代,當是軍中之樂也,今民間多用之。”在明代又將嗩呐編入《回部樂》中,稱“蘇爾奈”。我國有20多個民族流行嗩呐,流行地區不同,其稱呼也各不相同:漢族現有嗩呐、大笛、海笛、喇叭、嘰呐、烏拉哇、暖子、梨花等多種名稱,而明、清時期有蘇爾奈、得梨、號笛、金口角、聶兜薑等叫法:維吾爾族稱蘇奈爾、黎族稱抹轟、拜來、宰乃、沙喇等,蒙古族稱蓽什庫爾、那仁蓽篥格等等。

然而嗩呐又是一件世界性的樂器,流布於亞、非、歐三大洲的30多個國家,不同國家也有不同的稱謂:東北亞的日本稱茶留米羅;朝鮮、韓國則稱太平蕭;東南亞諸國稱沙喇沙魯呐;中亞的達吉斯坦格魯吉亞、阿塞拜疆、亞美尼亞等國稱祖爾奈或素爾奈;嗩呐南亞的伊朗、印度、阿富汗等國家分別稱鎖鈉、沙呐、祖爾呐;西亞的阿曼、科威特、敘利亞等國稱斯勒依;北非的埃及、阿爾及裏亞等國分別稱米茲瑪爾、祖爾呐、祖喀呐;而歐洲的羅馬尼亞、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稱蘇爾勒,俄羅斯稱祖爾呐等等。而嗩呐則是近代的統一稱呼。

沁陽嗩呐屬木製雙簧管樂器,它的音量大,音質明亮、粗獷,演奏方便,善於表現熱烈奔放的場麵及大喜大悲的情調。

1606年,沁陽人樂聖朱載堉用科學的方法闡明了十二平均律,解決了曆代眾說紛紜的“旋相為宮”難題,並改良了嗩呐的發音位置,在嗩呐八音孔的基礎上研製出“三眼管子”,為我國民族管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朱載堉還擔當沁陽嗩呐演奏的領班人,他在九峰寺創建了“金鼓會”,每逢農曆九月二十三,各地的嗩呐班都要在這裏聚會。在朱載堉的影響下,懷慶府一帶的嗩呐班逐漸增多,明末清初時的“同樂會”、“賈家班”,清至民國時的“麻金班”、“毛旦班”、“銀河班”等在當地影響很大。沁陽流傳著“大花轎、麻金吹,麻金不吹不結婚”,“閨姑女、門婿到,毛旦不吹不上轎”的俗語。沁陽境內的嗩呐整體上可分為四大家兩大派。以沁河為界,分為沁北派和沁南派,兩派演奏風格各有不同。

嗩呐於金、元時代傳入我國。

嗩呐:俗稱“喇叭”。在我國各地廣泛流傳的民間樂器。發音高亢、嘹亮,過去多在民間的吹歌會、秧歌會、鼓樂班和地方曲藝、戲曲的伴奏中應用。經過不斷發展,豐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現力,已成為一件具有特色的獨奏樂器,並用於民族樂隊合奏或戲曲、歌舞伴奏。

最初的嗩呐是流傳於波斯、阿拉伯一帶的樂器,就連嗩呐這個名稱,也是古代波斯諾Surnā的音譯。嗩呐大約在公元三世紀在中國出現,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伎樂壁畫已有吹奏嗩呐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時代,傳到我國中原地區。

到了明代,古籍中始有嗩呐的記載:

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嗩呐已在我國普遍應用。明代武將戚繼光(1527~1587)曾把嗩呐用於軍樂之中。在他《紀效新書·武備誌》中說:”凡掌號笛,即是吹嗩呐。”

較詳細的記載見於明王圻編《三才圖會》(1607年刊):嗩呐,其製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銅為之,管則用木。不知起於何代,當軍中之樂也。今民間多用之。”

明朝王磐《朝天子。詠喇叭》則是描述嗩呐最好的文章:“喇叭,嗩哪,曲兒小,腔兒大。來往官船亂如麻,全仗你抬身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裏去辨仕麼真共假?眼見得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隻吹得水盡鵝飛罷。”

明代後期,嗩呐已在戲曲音樂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過場曲牌。而在以戲曲音樂為基礎的民間器樂中,嗩呐也成為離不開的樂器。

到了清代,嗩呐稱為“蘇爾奈”,被編進宮廷的《回部樂》中。今天嗩呐已成為我國各族人民使用頗廣的樂器之一。

5.篳的簡介

篳,傣族、黎族和克木人樂器。因流行地區的不同,傣語又稱篳姑、篳咪、篳朗、篳鹿、篳內、篳林當和篳端相等。克木語稱篳等。流行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臨滄地區、思茅地區和海南省等地。

關於篳的由來,傣家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從前有個傣族青年,他酷愛唱歌,但總覺得歌聲單調,故此內心十分苦惱。有一天他上山砍柴,不慎跌落在一個深坑裏。坑裏住著一隻會講人話的大竹鼠,青年求竹鼠救他一命。竹鼠想盡辦法都無能為力,最後便脫下自己尾巴上的皮筒,咬了七個洞,又從坑壁上啃下一片蘆葉做了一個舌簧安在上麵。竹鼠對著舌簧一吹,頓時傳出了奇妙的樂聲。青年頓時心花怒放,縱情高歌起來,一唱一和,歌聲優美動聽,這可引來了各種鳥雀,紛紛歇落在坑外的一棵黃竹枝上。鳥雀越來越多,黃竹壓彎了腰,竹尖垂到了坑裏。竹鼠叫青年抓住竹梢,把吹奏的樂器插在腰間,“哇”地叫了一聲。鳥雀驚飛,黃竹往上一彈,把青年彈出坑外。深坑消失,竹鼠無蹤,一支心愛的竹篳留給了傣族青年。從此,傣家人便有了篳這種樂器。

傣族的篳,由管身和簧片構成。管身用細毛竹製作,上端留有竹節,中間竹節打通,下端敞口。規格尺寸差別較大,短者約有25厘米,長者可達75厘米。一般常見者,管長30厘米~35厘米、下口內徑0.8厘米~1.2厘米、外徑1.5厘米~2厘米。在近首端竹節處的管壁上,開有一個長方形的吹孔,孔長1.5厘米~2厘米、孔寬0.4厘米~0.6厘米,在吹孔嵌以簧片。簧片銅製,簧舌呈銳三角形。管身通常開有七個(前六後一)圓形按音孔。按音孔數目也有不同,最少者四孔,最多者八孔,管身背麵均開有一個高音按孔。吹孔和正麵按音孔在一條直線上。

演奏時,可以橫吹或豎吹,各地方法不同。西雙版納地區的篳,管身粗而長,主要采用橫吹法,將簧片部分置於兩唇間吹奏。德宏和思茅地區的篳,管身細而短,主要采用豎吹法,將簧片含入口中。右手拇指按背孔,食指、中指、無名指按正麵上三孔,左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按正麵下三孔。氣息激發簧片並耦合幾種不同長度的管內空氣柱而振動發音。篳是定調樂器,一般有bB、C、bD、E和G等不同調別,音域為六度或八度。音色圓潤、柔美,富有濃鬱的地方風味。常用於獨奏自娛,吹奏不限場合,較為自由,一般多在夜晚人靜時分,無嚴格的禁忌。

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還流行著一種對篳的演奏形式。兩支大小相配、具有一定音高關係、可以重奏的篳,稱為篳姑。其中粗大而較長的一支稱作篳咪,猛海縣稱篳朗,它較一般的篳規格大一些,管長59厘米,管身開五個按音孔、一個氣孔,其音列為c1、d1、e2、f1、a1、b1.另一支細小而短的稱做篳鹿,猛海縣稱篳內,它較一般的篳規格小些,管長26厘米~28厘米,管身開六個按音孔,管尾正、側麵各開一個氣孔,其音列為:a1、a1、b1、c1、e2、f2、a2.它們既可重奏,又可單獨演奏。兩支篳重奏時,篳咪常用以模仿讚哈的唱腔,篳鹿為其曲調伴奏,構成富有特色的複調,演奏中有分有合,每逢樂句結尾時,多用八度音延長。重奏樂曲有《咧少調》(“咧少”為串姑娘之意)等。

在思茅地區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猛馬鄉,流行的篳稱作篳林當,管身長30厘米,它的構造較為獨特,在管身上端簧片處戴有一個竹製的小吹嘴(又稱小竹帽),使吹口處形成小氣室,演奏時極為方便省力。此外,在德宏州還有一種管身尺寸相同、簧片采用薄木片製作的篳,稱做篳端相,八孔,豎吹,可發出g—a1九個音,常用於山歌伴奏。

篳在傣族人民的音樂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最流行的吹奏樂器,又是傣族敘事性說唱讚哈調和山歌的主要伴奏樂器。在西雙版納的傣家寨,哪裏有讚哈的演唱,哪裏就有篳的悠揚樂聲在飄蕩。篳通常由男性吹奏,但演唱者男女均可,唱者往往用棕扇葉或扇子遮麵。篳還是傣族青年男女戀愛時的“紅娘”,小夥子常用篳來向心愛的姑娘傾吐愛慕之情。

黎族的篳,流行於海南省東方縣黎族支係黎和美孚黎聚居地區。管身用青竹製作,管長25厘米~30厘米,上端留有竹節,中間竹節打通,下端敞口。將管首節下削薄,在管壁上刻出一個長2厘米、寬0.3厘米的竹製簧片,簧舌朝下,簧根與管體竹節相連。在管身上開有2個~4個按音孔,常見者多為四孔篳,有的在管尾切一斜口或加一共鳴器。演奏時,管身豎置,左、右兩手食指、中指分別按上、下兩孔,口含簧片,吹氣鼓簧按孔發音。音域e1—c2.音色粗獷而悠揚,低音與西洋樂器單簧管的音色相似。常用於獨奏。黎家少年放牛時喜歡吹奏自娛,未婚青年男女在一起娛樂時,也常吹奏篳來助興。

克木人的篳,形製與傣族的篳相同,是由傣族村寨傳入克木人家的。管身用細毛竹製,長約30厘米,下口內徑1厘米左右。上端留有竹節,近節處的內側麵開一長方形吹孔,其上裝有銅製簧片,管身正麵開有五至七個圓形按音孔,背麵上方開有一個高音按孔。有的在管內第一、二孔處塞以細竹篾,可使第二孔的音高降低半音,並成為最低音。五孔篳的音列為:g1、a1、b1、c2、e2、f2.音色柔美。常用於獨奏自娛或青年男女的愛情生活中,多吹奏山歌式的曲調,娓娓動聽,引人入勝。樂曲有《串姑娘調》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