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其他的樂器(3 / 3)

竹簧製作簡便,容易演奏,尤其在西南、台灣和海南等竹材豐富的地方,竹簧更是廣泛流行。在彝族,不論男女老少,幾乎每人都有一副竹簧,用一個精致的小竹筒盛裝,掛在胸前,休息時便取出彈奏。

在少數民族中,竹簧自古便和青年人形影不離,有許多關於愛情的傳說同竹簧聯係在一起,曾流傳著這樣的詩句:“我心上的人喲,我們生在一個地方,住在一個地方,但相見是這麼的難喲!……”說的是古時候有一對青年男女同在一個財主家做工,他倆彼此愛慕,但在封建社會,這種愛情是不允許的,他倆連說句話也不可能,隻好通過竹簧聲來傳遞相思之情,後來他倆出逃尋求自由,當他們的幻想破滅以後,便用竹簧抒發內心的悲痛,並一起跳下雪山而死。在漫長的舊社會,像這樣情死的悲劇太多了;新中國成立後才真正換了人間,每當晚霞點綴在山崗,田野披上了暮色,彝族的青年男女勞動一天之後,就相聚在一起,彈響心愛的竹簧,向對方傾訴愛慕之情。因為竹簧的音響與少數民族的語調相近,所以當它表達思想感情時,甚至能抒發出詩人筆下都難以描繪的意境。有時為了不讓第三人聽到,竹簧聲低得像耳語一樣,隻有情人之間才能明了其中的奧妙。在涼山彝族,有一首微聲輕奏的《古樹相會》竹簧曲,詞意是:“心中的話多得像星星,借著這支竹簧來談心。明天晚上,等月亮爬上來的時候,輕輕帶上家門,你再到這兩棵古樹下。親愛的,緊記在心頭,那時候聽我的竹簧聲。”竹簧是彝族青年男女隨身佩戴的樂器和裝飾,在一年一度的火把節之夜,當人們興盡漸漸散去、篝火漸漸暗淡的時候,田邊、地角又會隱隱傳來深情的竹簧聲。居住在蒼山腳下、洱海之濱的白族人民,還把竹簧作為定情的贈禮和紀念品。每逢大理“三月街”等盛大節日,白族青年男女在定情時就唱起這樣的竹簧曲:“把這支竹簧掛在你的胸前,當你想念我的時候,隻要拿起它來輕吹一曲,就好像我們又在相會。”在納西族民間,竹簧甚至成為青年人選擇配偶的一個條件,如果那個青年的竹簧彈得好,就可能成為對方的意中人。在景頗族和苗族當中,竹簧是姑娘們專用的樂器,當寧靜的月夜來臨,姑娘們總愛撥響竹簧,同心上人暢敘衷腸。苗族的未婚女青年,多在胸前掛一支竹簧,每當男友相邀會麵時,姑娘就用它來講“悄悄話”,表達愛慕之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活在怒江兩岸的傈僳族,青年男女常用竹簧來傳情。竹簧在高山族民間,是青年人戀愛、求婚的伴侶。黎族的男女青年,喜歡用竹簧來表達彼此的感情,男青年更以竹簧作禮品贈送女友。

竹簧是少數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樂器,除用來彈奏愛情曲調外,還用來彈唱反映生產、生活的各種民歌、小調,敘述人們從播種、耕耘到收獲的辛勤勞動,歌唱各族人民的團結和睦。它還可以同蘆笙、葫蘆笙等樂器一起,為民間舞蹈伴奏。各族的竹簧曲都很豐富,在納西族,竹簧調據說有72種之多,曲調感人至深,能使悅者歡欣、悲者落淚,富有極強的感染力。滇西北傈僳族的竹簧調也很豐富,有反映愉快勞動的生產調,這些曲調,除舞曲以外,大部分都有唱詞。各族人民演奏竹簧時,幾乎沒有固定的曲調,他們隨感而發,即興奏出,使竹簧曲千變萬化,絢麗多彩。1980年10月在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彙演中,竹簧已用於彝族民間器樂合奏《接親路上》,這是竹簧第一次登上中國民族音樂的大雅之堂。它發出的音量雖然微弱,但經過電擴音以後,音色獨特,頗富彝鄉風味,受到人們的喜愛和稱讚。

4.鈸

鈸,古稱銅鈸、銅盤。是我國滿、蒙古、保安、維吾爾、藏、羌、彝、傣、白、佤、哈尼、納西、景頗、阿昌、苗、壯、土家、京、黎、佘、漢等四十六個民族的互擊體鳴樂器。曆史久遠,品種較多,常用於各民族民間歌舞、文娛和宣傳活動中,並在民族音樂、地方戲曲、藏戲、傣戲、壯劇、吹打樂和鑼鼓樂中使用,流行於全國各地。

鈸源於西亞,最早在埃及、敘利亞,以後在波斯、羅馬等古國都有流傳;在東方,先見於印度、後而中亞。公元4世紀時,銅鈸隨天竺樂、佛教音樂從印度傳入我國中原。《隋書·音樂誌》載:“天竺者,起自張重華據有涼州(346年—354年),重四譯來貢男伎,天竺即其樂焉。……樂器有……銅拔(鈸)。”早在北朝(386年—581年)的龍門、雲崗、麥積山石窟伎樂中,可見鈸與各種樂器的組合形式和與佛教音樂的密切關係。6世紀初期,銅鈸在北魏民間已很流行,《北齊書·神武紀》提到北魏孝明帝時(516年—528年)有“洛下以兩拔相擊,謠言曰:‘銅拔打鐵拔,元家世將末’。”鈸很早就在梵樂中使用,東晉佛教文獻《法顯傳》的醯羅城條中有“敲銅鈸”的記載,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花經》方便品第二中也有“簫、笛、琴、箜篌、琵琶、鐃、銅拔”的記載。鈸在隋代九部樂中,就已用於天竺、西涼、龜茲、安國和康國五樂中。到了唐代,十部樂中有七部用鈸,尤其在燕樂中,還有正銅鈸與和銅鈸之分。關於鈸的形製記載最早見於《舊唐書·音樂誌》:“銅鈸,亦謂之銅盤,出自西戎及南蠻,其圓數寸,隱起若浮漚,貫之以韋皮,相擊以和樂也。”在敦煌千佛洞的隋唐壁畫和成都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墓的樂舞石刻中,都繪有敲擊銅鈸的人像,姿態優美,栩栩如生,充分說明銅鈸在古代已為我國各民族人民所吸收,並融合於豐富多彩的民間音樂中了。

關於銅鈸之名,唐代訓詁學家慧琳編纂的佛書《一切經音義》中有:“銅拔,亦為跋,……有作鈸,無所從”。又說:“銅鈸,……古字書無鈸字,近代出也”。還雲:“銅鈸,樂器名。……從金作鈸,俗字也”。可見,銅鈸是由銅拔、銅跋演進而來的,但離開銅字旁則顯然不包含是樂器的意思。《隋書》用拔字,《舊唐書》也蹈襲作拔,直到中唐時期,由於民間因它是金屬製的而新造出鈸字來,《六典》、《通典》等古籍中才開始有了收錄。

明、清之際,鈸是昆曲等地方戲曲中的伴奏樂器,清代李鬥《揚州畫舫錄》載,昆曲伴奏曾用大鐃和小鈸。《大清會典》:“鈸,鐃歌清樂皆用之,左右合擊,麵徑六寸四分八厘,中隆起一寸二分九厘六毫,徑三寸二分四厘。”對鈸的形製和應用記述較為詳細。經過長期的流傳和改進,鈸已成為具有我國民族色彩、表現力豐富和用途極為廣泛的一種互擊體鳴樂器。

鈸的構造簡單,為一缽形金屬體,用響銅製成,中部隆起的半球形部分稱碗,碗根與鈸邊之間稱堂,碗是鈸的固定點,頂部鑽有小孔,用綢或布拴係,以便用手持握,兩麵為一副,相擊後振動發音。

鈸的製作和鑼基本相同,也要經過配料熔煉、鍛打成型和冷砸剪邊,最後在碗頂鑽孔係以綢布而成。鈸的音色、音量和傳遠度,主要取決於響銅的成分、麵積、厚薄、邊沿部分的坡度和碗的大小。鑒別鈸的質量優劣,除視其鈸麵光潔、稍帶弧度、圓度準確和邊緣厚度一致外,中間的碗形大小也要整齊。必須將兩麵音高相同的鈸配為一副,有些鈸發音噪而刺耳,多是由於兩麵鈸的音高不一所致。

演奏時,奏者雙手各執一麵,相互撞擊而發音。鈸屬於無固定音高的樂器,總的說來,小鈸的音最高,中鈸次之,大鈸的音最低。演奏方法有平擊、悶擊、磨擊、邊擊、交擊和棰擊等。平擊是兩麵鈸正麵對擊,音響自然延續,發音響亮。大鈸的平擊常用於增強樂曲的輝煌、雄偉氣氛。為表現強烈的音響效果,還可急促而連續地奏出震音,如果平擊後鈸邊繼續相碰,則可發出短而漸弱的震音;悶擊是兩鈸相擊後不立即分開,根據需要控製餘音,使之發出短而悶的音。大鈸連續悶擊時,常將兩麵鈸貼在胸前製音,小鈸與大鈸交替悶擊發出的音響,常用以襯托活潑或詼諧的氣氛;磨擊是兩鈸交叉碰擊,發出“沙沙”的音響,常用來表現水聲、風聲和人物內心的焦躁不安情緒;邊擊是兩鈸的鈸邊相擊,發音較平擊輕巧;交擊是一麵鈸的鈸邊直立,與另一鈸麵的中心相擊,發音極為短促;棰擊是用鼓棰敲擊單片鈸麵,因使用的鼓棰與敲擊的鈸種不同,音響效果也迥然各異。用板鼓的鼓箭敲擊小鈸、中鈸的邊緣,能模擬劃船聲,還可代替碰鈴使用,連續敲擊大鈸的鈸麵,有如樹葉在疾風下颯颯作響。用定音鼓的軟棰敲擊大鈸時,強奏給人以驚天動地之感,弱奏則有空蕩、悠遠的效果。此外,也可用鼓棰作悶擊或滾奏。演奏時互擊的輕重、接觸的部位和角度,對鈸的音色也有很大影響。

鈸的應用極為普遍,在各少數民族和漢族民間歌舞文娛、宣傳活動,宗教活動中都是離不開的樂器。鈸在藏戲、傣戲、壯劇以及京劇、川劇、晉劇、豫劇、河北梆子等地方戲曲和民間器樂合奏中,也是重要的節奏樂器。

5. 鐃

鐃,又稱銅鐃。是蒙古、藏、納西、壯、土家、黎、漢等各民族互擊體鳴樂器。流行於全國各地,尤以兩廣、海南、閩浙一帶最為盛行。

早在宋代,我國出現了一種與鈸十分相似的樂器——鐃。宋代馬端臨《文獻通考》載:“銅鐃,浮屠氏所用浮漚,器小而聲清,世俗稱之鐃,其名雖與四金之鐃同,其實異。”宋陳暘《樂書》中也同樣記載銅鐃。浮屠,梵文佛陀之譯名。由此可知,鐃最初用於佛教音樂,它與我國商代似鈴無舌、有柄立置的鐃同名異器,並從宋代起就已並存。據《宋史·儀衛誌》和《遼史·樂誌》載,北宋和遼時,鐃已在宮廷儀仗中用於鼓吹樂。關於鐃的形製,清《欽定大清會典》載:“鐃,範銅為之,左右合擊,麵徑一尺二寸,中隆起……徑二寸四分五厘。”宋代以來,鐃一直用於宮廷和民間,在鼓吹樂、吹打樂、鑼鼓樂和佛教、道教音樂中,都是離不開的體鳴樂器。

民間將碗大的稱鈸,帽小的稱鐃,大小相同的鐃與鈸,鐃音低於鈸而餘音較長。鐃有大鐃和中鐃之分,規格較多,各地大小不一。鐃的製作與鈸相同,要經過配料熔煉、鍛打成型和冷砸剪邊,最後在帽項鑽孔係以綢布完成。鐃的音色、音量和傳遠度,取決於響銅成分、麵積、厚薄、邊沿部分的弧度和帽的大小。鑒別鐃的優劣,以鐃麵光潔、弧度適度、圓度準確、邊緣厚度一致為佳,中間的帽形大小和兩麵的音高也要相同。

演奏時,將帽頂所係綢布纏於手指或用手指捏住帽根,兩手各持一麵互擊發音。鐃屬於無固定音高樂器,中鐃發音高,大鐃發音低。演奏技巧有平擊、悶擊、磨擊、邊擊、交擊和捶擊等。互擊的輕重、接觸的部位和角度的不同,音響效果也迥然各異。此外,還常伴有揚臂、拋鐃、胯下拍擊、翻手腕、立轉鐃麵等各種表演動作。

鐃常用於佛教道教音樂和文娛宣傳活動中,在舞獅、舞龍、各少數民族歌舞、藏戲、壯劇、粵劇、河北梆子等戲曲伴奏和各少數民族器樂合奏中,都是離不開的樂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