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這樣與父母或孩子相處最有效(2 / 3)

其實,在追求自我獨立的同時,我們不應忽視父母的意見和指導。盡管我們感到自己長大了、成熟了,已經有足夠的能力為自己的未來負責了。但是,還有許多事情是我們這個年齡無法把握的。承認這一點,並不意味著你缺乏主見。相反,真正獨立的人並不剛愎自用,而是善於去聽取不同的意見。

轉換觀念,消除與父母之間的“代溝”

習慣了依賴和被保護的孩子們,身上仍然帶著父母嗬護和關懷的烙印,父母也因為擔心孩子,不肯完全放手。這樣處於斷與不斷之間,便產生了很多孩子與父母相處的矛盾,嚴重影響了家庭的關係發展。產生家庭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麵的,很大部分是因為孩子與父母在看待問題上的差距造成的,這也就是所謂的“代溝”了。

並且,父母通常多強調繼承而忽視創新,在許多觀念上與子女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分歧,而子女則往往強調跟上時代潮流,認為父母的許多想法和做法是老古板、不開化、死腦筋。於是,兩代人便常常會在觀念的繼承和創新上各執一詞,認知上的分歧又往往影響到兩代人感情的融洽和心理的相容程度,甚至心理距離還可能因此而拉大。這一切,也使代溝越來越深,越來越難平。

父母畢竟太多是從艱苦的歲月中走過來的,很可能與時代有點脫節,思想上的陳舊並不代表他們就不比你更懂得人情世故。即使你的學曆再高,掙的錢再多,也不要因此看不起你的父母。他們能做到的你可能永遠做不到,而你的所有成就卻屬於他們。你不一定都要聽從他們的,但必須懂得尊重他們。

孩子的要求獨立和父母的不願放手之間的矛盾,是一個時間問題,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這個問題就會逐漸淡化。但是,兩代人間認識上的矛盾,卻需要雙方共同努力,以最快的時間解決這一問題。否則,矛盾堆積得越深,隻會使雙方的關係惡化。

對於這一問題,正確的認識態度和處理方法是:首先,子女要尊重父母的意見,因為父母也是希望子女更好;其次,提倡長輩與晚輩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互相尊重,在新舊觀念轉換磨合的過程中,各自加強學習。這樣方能使兩代人達到認識上的一致和行動上的認同,從而使家庭關係更和睦,這樣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

其實,父母有時並不像我們想象中那麼蠻不講理。我們必須了解他們作為父母的心理,看著自己的孩子慢慢長大,最後卻要掙脫自己的保護,父母心裏肯定充滿了不舍和擔憂。但孩子卻往往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衝勁十足,這樣便容易產生矛盾。這種情況下,用你的坦誠去換取父母的理解與信任是最明智的。向父母提出你的合理要求,並說明原因,留給他們一個可以發表他們看法的機會,這樣的話,成功率肯定大大上升。

如果一開始便抱著父母肯定理解不了自己的態度,即使再據理力爭,也隻會是徒勞。父母很希望兒女跟自己商量些什麼,以表明他們的重要性,他們滿意了,自然會留給你更大的民主。

隻要子女多與父母溝通,讓他們了解你的感受,明白你的思想,並理解父母,尊重父母,那麼,代溝就可以逾越,家庭也可以更加和睦幸福。

掌握一些技巧,與配偶的父母和睦相處

結婚後,親情關係就變得比較複雜了,不僅要照顧好自己的父母,還要考慮自己配偶的父母。任何一方的關係處理不當,都會影響家庭的幸福。

而要想使自己能夠和公婆或嶽父母輕鬆相處,是需要一些技巧和戰術的。隻要把握了這些技巧,你就會和配偶的雙親輕鬆愉快地相處,整個大家庭充滿其樂融融的氣氛。並且,你們的小家庭也會因為這種積極關係,變得更加愉快,更加和諧。

要把握這些技巧和戰術,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麵努力。

1.多與配偶的父母閑談

了解一切你的配偶父母所感興趣的事物。這些有助於增加你們的談論話題。要尊重配偶父母的習慣和價值觀。另外,努力爭取、努力表現才會讓你達到目的,比如,你可以幫忙收拾桌子,飯後搶著洗盤子等等。

在這一點上,準新郎們一定要更加注意。在求婚前,與嶽父母一起坐下,告訴他們你和未婚妻雙方已經準備結婚,邀上嶽父嶽母一起談論此事。如此求婚,顯得你充分尊重嶽父母,並希望得到他們的祝福。另外,你可以聽取你的嶽母對於你們結婚安排的想法,這會使她感到自己參與其中。

2.對待他們要有禮貌

在配偶父母麵前遵從一些簡單的禮節,會讓你更受人喜愛。比如,說話時多用一些“請”、“謝謝”、“非常感謝”之類的客氣話,以對他們所做的一切表示感激。

3.把他們看作一家人

在配偶父母家時,應該從心裏把自己看成是這個家庭的一分子,而不是一個隻講禮節的客人。做什麼事都應該大大方方,瀟灑自如,適當地幫忙做些家務,比如收拾桌子。

4.不要加入家庭內部糾紛

在平常把自己看成他們家的一分子,但是,當家庭發生糾紛時,趕快取消自己一分子的角色,做一個局外人。千萬不要加入配偶雙親的爭吵,你應該力圖製止戰爭的擴大,但是如果實在製止不了,就最好不要插手。並且,也不要讓他們加入你和配偶之間的爭吵,因為一不小心就會使關係越搞越糟糕。

千萬不能當著配偶父母的麵指責自己的配偶,讓對方父母聽著,還以為你是在指責他家教不嚴。試想,哪個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人指責?

5.顯示你對他們的愛

讓配偶的父母知道你很愛他們,在他們麵前顯示你的愛。過一段時間給他們打一個電話問候一下,在節日的時候給他們送一些他們喜歡的禮物。在生活中多給他們一些關心和幫助,比如,你可以抽出一個休息日到他們那裏幫忙做家務。

當配偶的父母來到自己的家中時,要給他們準備一些可口的、他們喜愛的飯菜,在方方麵麵為他們提供方便等等。

一定要記住,如果你忽略了配偶父母的感受,心裏難受的不僅是那些做父母的,他們的孩子也會不樂意,那你的家庭就無法快樂、幸福了。

婆媳之間多些理解,一定會親如母女

俗話說:“婆婆麵前掛麵鼓,背後說媳婦;媳婦麵前掛麵鑼,背後說婆婆。”由此可見,婆媳之間很難相處,甚至水火不容。

在生活中,很多婆婆說媳婦不理解她的一片苦心;很多媳婦也說婆婆不理解她的孝心。如在家庭中常有這樣的事情:婆婆對鏡前打扮的媳婦產生懷疑,認為媳婦花這麼長的時間打扮,可能是外麵有了情人,甚至紅杏出了牆。實際上,媳婦的打扮隻是因為她喜歡整潔,喜歡趕時髦。

為什麼婆婆對媳婦會有這種看法?原因可能是“代溝”問題,在對美麗的認識上,婆媳觀點不同。所以,婆媳之間想要理解,必須逾越因觀念不同而產生的鴻溝。

李榮的婆婆剛退休,李榮就已經挺著個大肚子了,手腳不靈,行走不便。這時候,婆婆來到他們家,囑咐李榮不要管家務,一切由她攬著。

兩個月後,兒子呱呱墜地,家裏一下子多了幾份喜氣和快樂。婆婆更是整天樂嗬嗬地,為李榮蒸這煮那,生怕少了營養。各種山珍海味,婆婆都是悉心做好送到她手裏。有時候,李榮看婆婆實在累得夠嗆,就勸她不要太認真了,隻要吃飽就行。可婆婆不聽,依然如故。

沒辦法,李榮有時就故意不吃,免得她多操心。這時,婆婆就說:“我不是照顧你,我是照顧孫子呢!”可從她那張故意虎著的臉上,李榮知道她老人家的心思,內心深處更是湧出一陣陣感動和幸福。結果,李榮休完產假後,體重淨增了10多公斤,可婆婆卻瘦了一大圈。

後來,李榮工作有了變動,一個星期有三個晚班,常常要很晚才能回家。可不管寒冬酷暑,隻要李榮加晚班,婆婆就會為她亮一盞燈,然後坐在電視機旁,一直守到她回來。為了培育孫子,婆婆更是操碎了心,每天給孫子做飯、洗衣,到幼兒園接送。總之,家裏的瑣事都由她一人主動“承包”了,而且做得盡善盡美,免得李榮在工作上分心。

這讓李榮心裏十分愧疚。有一段時間,婆婆身體不適,住進了醫院,李榮便請了假,一心一意地守候在她身邊,和她說說話,陪她聊聊天。

平時,李榮也留意市麵上有哪些老年婦女流行的時裝,見著合適的,就毫不吝嗇地為婆婆買了回來。有幾次,李榮自己拿不準,就幹脆拉上婆婆一起去看、去試。一起走在大街上,親戚朋友、街坊鄰居見了婆媳間的親熱勁兒,都讚不絕口。

可見,隻要婆媳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溝通,彼此一定可以和睦相處,甚至親如母女。

婆媳之間若要做到相互理解,就要掌握理解的具體技巧和方法。

1.冷靜客觀地分析

不論哪一方,想要理解對方,就要對其所做的事情,不輕下結論,而是經過細心的觀察,認定準確無誤後,再下結論。

2.站在對方的位置上想一想

也就是說,要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著想,體諒對方這樣做的目的。作為婆婆,可以想象到媳婦追求“美好”的願望;作為媳婦,可以體味到婆婆對自己“緊張”的心情。

3.諒解為主

主要體現在克製自己誤解別人的行為和語言上。還包括容人之忍,這樣做,就能夠寬容對方,並且體諒對方的難處和苦衷。

有位哲人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還要寬廣的是人的胸懷。”隻要婆媳之間都心胸開闊一些,就不存在容納不了對方的情況。婆媳之間的“鼓”和“鑼”,就一定可以演奏出和諧動人的幸福之歌。

做一個聰明女婿,討得嶽父母歡心

在生活中,夫妻關係往往並不僅僅限於夫妻兩人之間。父親總是疼愛女兒的,對自己的女婿,則常常並不那麼友好。因此,丈夫應該學會如何麵對嶽父大人。

小王新婚不久,深得嶽母的喜愛,卻總是不知該如何麵對冷漠的嶽父。

一天,他陪妻子回娘家,又碰上嶽父的冷臉。無意中,他發現嶽父家的書櫃裏放著一副象棋,就向嶽父搭訕說:“您下象棋呀。”

嶽父眉頭動了一下,又恢複了以往的冷淡,隨便“嗯”了一聲。

細心的小王沒有忽略這個小動作,他馬上意識到嶽父可能很喜歡下象棋。於是,他趕忙說道:“我也喜歡下象棋,可下得不太好。您能指點我一下嗎?”

嗜棋如命的嶽父稍微猶豫了一下,爽快地答應了。

結果,這一下,兩個人下出了緣分,下出了感情。現在,三天不見小王的麵,嶽父就會主動邀請小倆口去做客。可見,女婿和嶽父,並非天生的仇人。

女婿對嶽父母應存感激之心。雖說是自由戀愛,但嶽父母花了半輩子心血才把女兒撫養成人,給你作了媳婦,這也是一種大恩大德,做女婿的應該銘記在心,加以報答。

女婿在嶽父母麵前要經常誇獎妻子,這是與嶽父母和睦相處的需要,也是融洽夫妻關係的需要。你可以誇她心靈手巧,會織毛衣做家務;誇她心地善良,會待人處事;誇她孝順賢惠,上尊父母,下和兄嫂;誇她治家有方,精打細算,會過日子等等。

女婿誇獎女兒,說明小倆口關係融洽,嶽父母對女兒的未來放心滿意。在他們看來,女兒是自己一手撫養大的,女兒身上的優點都是自己培養教育的結果,女婿誇妻子就是在誇獎嶽父母。女婿誇獎妻子,妻子高興,嶽父母更高興。這種讚譽可以造成一種良好的家庭心理氣氛,會引起家庭各方麵的良好連鎖反應,增進家庭的和睦。

女婿僅嘴巴甜而無實際行動,其讚許就會顯得太廉價,其效果也就不會理想。一定要與行動緊密配合,多做奉獻。對嶽父母要從各方麵給予照顧和幫助,特別是在生活上,錢多花一些,事多做一些,切記不要讓妻子回娘家索取東西。娘家的兄弟姑嫂,很討厭出閣的女兒回來要錢要物,許多家庭糾紛、婆媳矛盾就是由此而產生的。

贍養父母,是法律賦予子女的義務。女兒有義務,女婿同樣有義務。平時多到嶽父母家看看老人,談談心,遇到節日、生日買點禮品去祝賀,讓老人精神愉快。還可以把嶽父母請到自己家中住幾天,調劑一下生活。

人們常說,女婿如半子。女婿對嶽父母應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樣恭敬、孝順。在各種場合都稱嶽父母為爸爸、媽媽,而且要自然、親切。做女婿的嘴甜,意味著親近,能起到溝通感情,融化心理隔閡的作用,也是親情親密感的填充。長輩人走過的生活道路長、經驗多,作為女婿你應該允許嶽父母過問小家庭的生活,允許他們指責挑剔,歡迎他們幫助指教。

但是,作為長輩應該意識到女婿與嶽父母的關係,並非一種骨肉情,二者相處的基礎是相互尊重。小倆口一旦發生矛盾,嶽父母不要寵女兒,指責女婿;更不要亂出“餿主意”,致使女兒和女婿的矛盾越鬧越大。因此,當小倆口發生爭吵時,最好不要介入。

女婿對嶽父母尊敬,妻子也會對公婆盡孝道。反之,一個不關心嶽父母的人,妻子同公婆的關係一定也不會很好。

在重大事情上,應該替孩子做主

父母對孩子有生養和教育的義務,生養容易做到,而教育就比較困難。一個人所受的教育是多方麵的,比如為人、處事、接物之類,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可能麵麵俱到,他們所做的教育隻是最基本、最本質的,是為孩子以後得到更多的教育打基礎的。

因此,父母在進行這些教育時,一定要用肯定確切的語言,讓孩子明明白白地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在這些教育中,讓孩子形成最初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把他們引向正確的、積極的人生之路。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為了照顧他們小小的尊嚴,會說出一些模棱兩可的話,其實這種愛不是愛,而是害,久而久之,會讓孩子失去分辨是非的能力。生活中小事上可以疼愛孩子、照顧他們的尊嚴,但在一些原則性的問題上,一定要按照正確的方法行事,並強迫孩子服從自己的決定。

麥克一路春風得意,順順當當地進入了大學。剛開始時,他還非常開心,努力學習,努力結交朋友,並且努力玩一些以前沒有玩過的遊戲。這種日子沒過多久,他和學校的幾個朋友便決定退學,成立一個流浪樂隊,到各地去演唱。

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父親時,父親沒有批評他,也沒有拒絕,隻是饒有興致地看著他,問道:“你們樂隊會給你帶來什麼好處?”

“我們將到各處去演唱,過不了多久,我們就會像後街男孩一樣出名,到時候我也就成為一個眾人推崇的明星了。”麥克興奮地說著,兩隻眼睛大放光彩。

父親笑了笑,說道:“你太天真了,成名不像你們想象的那麼容易。”

“這麼說,你不同意我的決定?”麥克黯然問道。

“對,非常不同意!我會盡我的一切努力禁止你退學,更不會讓你去做歌手!”父親斬釘截鐵地說,堅定的語氣讓麥克十分驚訝。

第二天,父親馬上跟校方聯係,讓他們采取措施,阻止這些學生們的行動。於是,麥克和朋友們的計劃以失敗告終。當時麥克非常恨自己的父親,認為是他毀掉了自己的光輝燦爛的前途。

現在,麥克是一家大公司的骨幹,事業有成,家庭幸福。每當他和父親談起大學中的“退學事件”時,總是對父親當時的決定十分感激,因為如果當時真的退學了,他現在可能一無所有、一文不名。是父親的當機立斷、斬釘截鐵,將他從錯誤的道路上拉了回來。

以委婉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固然很好,但有時候這種方式未必見效,這就需要用肯定確切的語言,明白無誤地表達自己的讚成或是反對。孩子在經驗、閱曆、遠見上都不如父母,考慮事情隻是憑一時衝動,不會看得那麼長遠,也不會考慮得那麼周全。因此,做父母的就應該替他們考慮,特別是在關係到孩子未來發展和前途的事情上,父母一定要本著為孩子負責的態度,引導他們走向正確的道路。哪怕因此讓孩子暫時傷心,也要堅定自己的立場,用肯定確切的話語,清清楚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堅定,讓他們重新去認識他們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