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旁邊看著這些自然流露的細節,想起幾年工作下來,見過種種不同風格的演員,謙遜有禮者有之,提攜後輩者有之,卻很少有人把所有好品質的光環集於一身。
你不能說,因為他是在演藝圈幾十年的前輩,他就理應這樣。在鏡頭前做一些表麵功夫很容易,把這些都融進生活的細節裏很難。
大哥對記者說,現在別人都用藍布綠布去拍,但我要每一站都是實景,別人都是威亞或特技,但我要每一招都是真打不用替身,我們要拍火山,我們就去火山,我們要拍風洞,我們就去風洞。為了四個鏡頭,我們跑去瓦努阿圖。每一場打戲,我們都足足拍攝一個半月,我們跟好萊塢在技術上差距太大,所以我們隻能用這種笨辦法來贏得勝利。
那天,我們招待大家的場地是個帶露台的宴會廳。晚宴開始,幾個巨大的落地窗忘了拉上窗簾,許多國外影迷路過這裏看到裏麵,都駐足停留不肯離開。外麵的人越聚越多,大家大聲呼喊“Jackie Chan”,大哥在裏麵聽到,馬上走到露台跟影迷打招呼握手,成群的外國女影迷聲嘶力竭地大叫“Jackie Chan,I Love You!”
如此反複多次,我遠遠站在後麵,看著這位華人巨星的背影,在影迷們的閃光燈光暈中,竟有一種超現實感。
我想,所謂一個人的神話,大概不過如此。
文章發出後的幾天,大哥的工作人員袁姐把這篇文字拿給他看,看完他就派人打電話給我的公司,邀請我隨他及團隊一起前往緬甸和泰國做慈善,在這個過程中幫他寫點東西(後來就有了那篇《世界永遠不荒涼》)。
大哥的邀請對我來說是個意外驚喜。當時我還在華誼兄弟工作,老板王中磊跟大哥是很好的朋友,對此欣然同意。這趟旅程讓我開始真正地走近他們。大哥的工作方式很不一樣,就像他所說的,團隊裏的人就是他的家人,幾乎除了睡覺之外,他都跟大家泡在一起,討論工作,吃東西,喝咖啡,聊天。他在世界各地都有朋友,去哪裏都是一群人混在一起,過程中隻要興致來了,他就會講一些故事,幾十年來闖蕩江湖的經曆,傳奇有之,驚險有之,爆笑有之,感動有之,聽得我們目瞪口呆。加上他作為演員的職業習慣,很多時候大家是連聽故事帶看表演,簡直是種超級享受。享受之餘,我就想,這麼多精彩的故事,應該寫出來分享給大家啊。
2013年初,我冒出想留學的念頭。一方麵連續工作7年,心力透支,急需充電;另一方麵自己臨近30歲,想過點不一樣的生活,不如把出國念書當成送自己的一份禮物。
春節後,大哥帶著整個《十二生肖》劇組去東南亞度假,也邀請我一起參加。抵達新加坡的第一天,大哥把我叫到他旁邊,遞給我一個滿是“龍”字的新年紅包,裏麵是一遝美金。欣喜之餘,我跟大哥說,想跟你商量兩件事。
“我想出國讀書……”話音未落,大哥就說:“要不要我幫你寫推薦信?”我簡直受寵若驚。其實我就是想跟他商量,請他幫我寫推薦信,沒想到我都還沒開口,他就主動提出來了。我又說:“我想把你的那些小故事寫下來,如果有可能的話,把它做成一本書。”大哥說:“你可以試試看。”
不到五分鍾,兩件事敲定。這就是大哥的工作效率,當然也要感謝他對我的信任。這之後的幾個月,我一邊學英文,準備雅思考試;一邊把過去積累下來的故事素材整理出來,大哥在北京的時候,我就像跟屁蟲一樣追著他,聽他講故事,問他問題,隨時記錄。
這就是這本書的緣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