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六年初春的北京古都,愁雲殘霧,黯淡陰森。軍閥燈紅酒綠、野蠻統治,百姓沿街乞討、水身火熱。黑暗與光明,怒火與熱血,充滿了這個偉大而又衰敗的古城。
就在這樣的時刻,日本帝國主義為了支持奉軍入關占領京津一帶,消滅國民軍,鎮壓民眾日益蓬勃的革命力量,於三月十二日,公然派兩艘日本軍艦,掩護奉軍進入大沽口。駐守在大沽炮台的國民軍,在以旗語製止無效的情況下,發空炮警告,日艦竟悍然以實彈射擊。國民軍忍無可忍,開炮還擊。日本帝國主義以國民軍破壞“辛醜條約”為借口,糾集北京八國公使,向中國外交部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中國撤消大沽口炮台,撤退國民軍,嚴懲駐守大沽口的軍官,並付數萬元損失賠償費;而日本帝國主義的軍艦,卻趁機雲集大沽口,陳兵海上,進行威脅。
北京各界團體代表向執政的段祺瑞臨時政府請願,要求駁回八國的最後通牒,切勿屈服。但是,執政府的衛隊卻用刺刀刺傷了幾個代表。一時間,京都群情激憤,輿論沸騰。
三月十八日,由北京各校、各社會團體組成的數千人請願團,到天安門前舉行集會,反對八國的最後通牒。
李大釗在集會上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號召大家“用‘五四’的精神、‘五卅’的熱血,不分界限地聯合起來,反抗帝國主義的聯合進攻,反對軍閥的賣國行為。”他的演說,極大地激勵和鼓舞了請願者的革命情緒,他們一路高喊著“打倒帝國主義”、“打倒段祺瑞政府”、“反對八國最後通牒”的口號,前往鐵獅子胡同段祺瑞政府門前去請願。
鐵獅子胡同路麵不寬,是明朝崇禎皇帝的田貴妃之父田畹的住宅,因宅前擺著一對鐵獅子而得名。清朝時,這條胡同裏還有和親王府、和敬公主的賜第。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以後,段祺瑞的臨時執政府就設在鐵獅子胡同和親王府。
請願團浩浩蕩蕩,向鐵獅子胡同緩緩前行。
國立北京女子師範大學的學生汪一琛,就走在這隻請願隊伍的前頭。前麵的隊伍已到執政府門前,而後半截隊伍還在東西牌樓背麵。
忽然,前麵槍聲大作,隨之遊行隊伍的秩序大亂。
原來,當前麵的隊伍進入段祺瑞執政府門前時,軍警立即封閉出口,用機槍、刺刀、鐵棍,用最野蠻、最殘酷的手段,開始屠殺手無寸鐵的請願群眾。
汪一琛和她的同學們,都在隊伍前頭,最先進入鐵獅子胡同。
子彈亂飛,大棒亂舞。赤手空拳的學生和其他各界人士,頑強地同軍警搏鬥。
人群一批一批地倒下,地上鮮血橫流!
汪一琛眼看著自己的同學一個個在槍彈中、棍棒下倒在地下,她不顧個人安危,衝過去和軍警扭打,企圖將她們救起,但卻被從後麵來的棍棒打倒。
恍惚間,她感到自己被扛了起來……
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三·一八”慘案!
慘案發生的第二天,段祺瑞執政府就發表公告,誣陷“三·一八”事件是李大釗等人“假借共產主義學說,嘯聚群眾,屢肇事端,闖襲執政府”,“著京內外一體嚴拿,盡法懲辦”,並下令通緝組織要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