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考古研究,“亞洲老鄉”印第安人在東北角的阿拉斯加登上美洲大陸後,即向南、向東擴散。美洲北部與亞洲北部具有基本相同的地形地貌和生物種群。這裏沒有原住人類的幹擾和競爭。豐富的野果、野菜和多種多樣的野生動物成了取之不盡的食物來源。隨著人口數量的增加和捕獵工具的進步,猛獁象、野馬等大型草食動物滅絕了。在東北亞高原地區發生過的食物短缺在北美洲重演,迫使古印第安人向南通過中美洲地峽向南美洲遷徙。早在幾千年前,北起格陵蘭,南到火地島,在整個美洲大陸和許多島嶼都已經有來自亞洲的黃色人種繁衍生存。他們以緩慢的進程經曆著舊石器—新石器—銅金器的進化過程,以部落和部落聯盟的方式進行生產、生活。大約到公元前1000年,大部分地區尚處於原始社會。但是在中美洲及南美洲相繼出現了奴隸製國家。
美洲四大文明中心
奧爾梅克的國家雛形。起源於墨西哥灣以南的中美洲。這一地區處於熱帶和亞熱帶,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地形平坦,植物繁茂,非常適宜古印第安人的生存繁衍。在距今3400多年之前,奧爾梅克部落的首領們開始向國王和貴族轉化,曆經3000多年的演變,逐漸形成了國家形態和社會成員等級。出現了象形文字和玉石裝飾品,建造了規模宏大的神廟和金字塔。大約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奧爾梅克文化突然中止。據研究是緣於大量使用活人祭祀而造成的血腥殺戮,迫使下層人民進行反抗,推翻國王而遠循他鄉。但是奧爾梅克文明創造的神權政治、象形文字、曆法係統和橡膠球遊戲等一直在中美洲延續。
瑪雅文明。瑪雅人最早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來到中美洲的熱帶叢林,利用樹木搭建棚屋,開始農耕生活。從公元3世紀起,形成了許多城邦國家,分布在北到墨西哥灣,南到洪都拉斯的廣大區域。各城邦使用共同的象形文字和曆法,城市建築和生產水平也基本趨同。國王利用神權進行統治。瑪雅人在數學、天文、曆法、藝術和文字等方麵都取得了較高成就。一直到公元10世紀初,許多瑪雅城市幾乎在一夜之間人去城空。1450年,瑪雅人的最後一個城市被毀。幸存的人分散到叢林之中謀生。
阿茲特克文明。公元13世紀初,阿茲特克人開始定居在墨西哥高原。經過100多年的征戰和耕作,建立起中美洲的最大帝國,直至公元16世紀初消亡。阿茲特克善於開辟“水上田畦”,修建人工島,種植農作物,建造龐大的城市。首都是一座12萬人口的大城市。阿茲特克帝國依靠殺戮建國,並且對內進行嚴酷的神權統治。為了祭祀神靈,許多年輕人被送上祭壇而喪失生命,生者人人自危。在死亡的陰霾和嚴格的束縛下,人們對音樂、舞蹈、詩歌、裝飾以高度的熱情加以追求,因而創造了較高的藝術成果。1519年西方殖民者侵入時,阿茲特克人一開始善良地認為這些“白色怪物”是天神,在海邊舉行了歡迎儀式,獻上了金銀寶石,然而這並沒有改變阿茲特克人被屠殺的命運。雖然經過抵抗,但最終以無數阿茲特克人的死亡宣告了這一古老文明的滅亡。
印加帝國。印加人最初隻是安第斯山脈附近眾多印第安人部落之一。從公元10世紀開始,印加人開始了對外征服的戰爭。到15世紀,印加人建成北起哥倫比亞,南到智利的龐大帝國。為了克服地形複雜對通行的阻礙,印加人從首都庫科斯到四麵八方都修建了道路,以保證國王對全國的嚴密統治。印加帝國建立起等級森嚴的奴隸製社會。大力修建城市和梯田,市場貿易繁榮,手工藝品繁多精美,尤其是盛產黃金。16世紀20年代開始,西方殖民者為掠奪黃金開始大舉侵入印加帝國,40年後盛極一時的龐大帝國神廟被毀,城邦廢棄,農田荒蕪,最終變為廢墟。
整個16世紀,西方殖民者都對美洲進行了全麵的武裝侵略和文化滅絕。絕大部分印第安人被驅趕和殺戮,大量象形文字記載的曆史、文化、科學和哲學文獻被公開焚毀,絕大部分神廟和祭壇被拆毀。僅墨西哥第一任西班牙主教記載,在他任內共砸毀兩萬尊神像和500座神廟。
貢獻給全人類的作物
綜觀整個美洲印第安人的進化曆史,比起歐洲、亞洲甚至非洲的工業文明、農耕文明、遊牧文明來都要顯得滯後。大部分印第安部落長期處於采集和狩獵階段。而在中美洲及鄰近的溫暖濕潤地區,印第安人在很早以前就開始種植農作物了,種類多達40餘種。其中印第安人最早種植的玉米、馬鈴薯、煙草、辣椒、可可樹和橡膠樹等作物對全世界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玉米。大約5000~7000年前,印第安人開始種植玉米。但是長期在刀耕火種的條件下,玉米基本保持野生形態,穗粒小,產量很低。中南美洲出現奴隸製國家後,印第安人開始建設正規的農田,提高玉米品質,使之成為產量最高的農作物。15世紀末西方殖民者將玉米帶回歐洲並迅速傳播擴散開來。16世紀中期引進到中國,18世紀傳到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