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樣頑劣的諸侯各國,在齊國這個“公爹”管控下,不敢嬉皮笑臉胡鬧了,齊桓公稱霸以來二十年,諸侯互相無攻戰。但是,召陵之盟後過了五年,周天子的後院卻騷動起來。

周惠王的大兒子子鄭,據說越來越失寵了,原因是他媽不喜歡他,使勁兒往他老爸周惠王耳朵裏灌枕頭風,講他的壞話。子鄭這人有腦子,知道明著鬥會兩敗俱傷,就想巴結個外援,於是去拜見齊桓公。

齊桓公認為王子鄭挺心誠的,又是國家既定的太子,打包票說幫忙。等周惠王這年突然一死,齊桓公立刻與八國諸侯,各帶兵馬,在山東洮城會盟,謀議如何安定王室,給洛陽城裏的王子鄭搖旗助威。

王子鄭的老媽,本想廢掉子鄭,換上自己心愛的小兒子(王子帶),一聽說洮城那兒搞軍事示威,就不敢輕舉妄動了。王子鄭順利坐上了天子寶座,是為周襄王。

就像美國的驢黨、象黨上台以後要替背後的大財閥說話,對齊桓公感恩戴德的周襄王上台後,就準備賜齊桓公祭肉(胙),宣布齊桓公成為諸侯伯長(相當於天子的首席代理),拿著白牛尾巴征伐天下的邪門諸侯。

於是,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召集魯、宋、衛、鄭、許、曹等國在葵丘會盟(今河南蘭考,焦裕錄戰鬥過的地方)。諸侯都來了,周天子派天使宰孔也來參加,並賜給齊桓公祭肉。齊國的霸業達到了頂峰。

接受上級的賞賜,比如這祭肉時,需要下拜。這時宰孔又替遠在洛陽的周天子傳話:鑒於齊桓公同誌上了年紀(快七十歲了),加封一級爵位,並且受賜時不必下跪。

一聽不下跪,齊桓公舒了口氣,因為我們知道按他那種生活方式,腰和腎肯定好不了。但是隨即,齊桓公卻說:“天子在與不在,我們都應該一個樣,禮數是不能少的。天子那麼說是客氣,咱不能給梯子就上房。君臣的禮數要是亂了,災禍接踵就來。”

於是齊桓公顛著腰趨走下到台階邊,恭恭敬敬磕了兩個頭,然後再登上堂來,接受天子使者宰孔賜予的祭肉,還有大絡車、彤弓彤矢。

這些都代表至高榮譽,祭肉,其實也就是牛肉幹,我們現在在商場中隨時都可以買到,不值幾個錢,想不到兩千七百年前,卻那麼金貴。這是因為這祭肉是從祭祀了周王先祖的廟中新拿過來的,是周文王、周武王吃過的,當然就珍貴了。那時候牛肉幹是祭祀祖先用,小牛做的,特別嫩。如今的牛肉幹比劈柴都硬。

隨後,齊桓公帶領大家在葵丘之盟上朗讀誓詞:“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不可堵塞水源,不可囤積穀米,不可廢長立幼,不可以妾為妻,不可使婦人參政。”後三句話全是說給王子鄭的媽聽的。春秋時代的婦女政策在短短幾句盟詞中得到反映。

隨即,大會工作人員用毛筆把誓詞寫在薄薄的玉片上,發給與會諸侯一家一份,此外還有一份則放在殺掉的牲牛上,一起埋入坑中,以取信於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