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應對伊力的方針(1 / 1)

王婉搖被官家接走的次日,司念葉去找樓主詢問情況:“昨天晚上的事,進行得怎麼樣?”“二丫已經被接走了,當時宮裏來的人急著回去複命,來不及仔細查對,所以沒漏絲毫破綻。”“嗯,很好”,司念葉表示滿意,這次的意外算是暫且告一段落,他接著對紫珠說:“告訴步搖,她可以出來了。”

紫珠下去傳命,司念葉帶著樓主去見東家,路上樓主問他所為何事。他解釋說:“您的樓主任期還有三年多,步搖馬上就要接任,但不能褫奪了您的職務呀,我得去給您討個差事。”

兩人見過東家,從總行出來後,樓主對司念葉長揖致謝。司念葉則恭敬地回答:“在下豈能受您長揖之禮,您現在官居參知事,是在下的上官。”

恢複議事堂會議製後,在總行,除東家外,書記是主官,參議事是副官。參知事一職在頭銜名稱上與參議事隻差一個字,名義上僅次於參議事,在各分行掌櫃之上。但在實際權力上,隻比外圍分行稍大,而比核心分行小。相對於她原來的樓主之職,這次調動屬於明升暗降,不過她本就快要退休,調任參知事還能提高退休後的待遇。

解決了現任樓主的去處,王步搖升任樓主的最後障礙也消除了。再過幾日,由東家簽署的對王步搖的任命狀頒發下來,任命狀包括小紅樓樓主和議事堂書記兩職。經過她與大掌櫃和前任樓主的工作交接,這次商行權力中心的轉移就算圓滿完成了。

改組後,原大掌櫃改任二東家,二掌櫃任參議事。其實包括司念葉在內的很多高層都持有商行的少量股份,從嚴格意義上說也算是東家。稱原大掌櫃為二東家主要是為了保持他的禮儀,倒並沒有增加他名下的股份。

小紅樓前樓主升任參知事後隻參加過一次議事堂會議,就回益州老家養老享清福去了,以她參知事的官職,回到老家,益州分行掌櫃得親自拜見迎接。

名義上,司念葉在總行並無職務,一直在南洋駐總行辦事處居住和辦公,通常的議事堂會議他也不能出席。每次會後,王步搖都要向他彙報轉達會議內容。聽到對原二掌櫃的任命後,司念葉歎道:“二掌櫃要是識相,立即請任外行掌櫃,比如靜海分行、爪哇分行之類,尚可自保,否則將來死無葬身之地。”

商行內部的組織架構改變完成後,馬上開始著手研究外部問題。在一次議事堂擴大會議上,東家把最開始請司念葉回來的信上的內容對與會人員重申了一遍,即伊力汗親征襄陽等等,問眾人有何良策。

東家問完,堂上鴉雀無聲,於是司念葉起立作答:“逆時而動,助守襄陽,下策也;投降伊力,以功自保,中策也;乘勝求和,調停戰事,上策也。東家若取下策,在下從南洋帶來的一千工匠可為大軍打造兵戈箭矢,二千死士可為商行派往前線的第一梯隊;若取中策,可派王書記與伊力汗談判,再從小紅樓物色可靠女子,設法讓其成為伊力閼氏;若取上策,在下自當親赴襄陽偵察、斡旋。”

司念葉答畢坐下,東家稱讚道:“先生智謀,實不減當年。”接著與會眾人,除了東家和王步搖,交口稱讚,掌聲雷動,經久不息。東家又問:“先生此去襄陽,需派何人同往?”“除了從南洋來的二千死士、二千箭手外,在下早年任書記時,與外談判,常由王步搖出麵,此行既要與襄陽守將接洽,又要與伊力方麵溝通,如王書記不親往,恐無人能擔此任。”“準了。”“參議事大人任二掌櫃前曾治戎事,若其自願,亦可同往”,司念葉又補充道。

“馬漢,汝可願往?”東家當即詢問他的想法。然而馬漢卻推辭說:“王書記與司先生此行皆赴襄陽,在下忝任參議事,當留守總行,以佐東家,不便擅離。”東家聽後反而下令:“不必了,本座自任留守,你與司先生同去。”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