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由港,富豪們的新倉庫(2 / 2)

這樣做是為了“把自由港變成一個客戶最希望看到的,像是他們的私人博物館一樣的地方。”盧森堡自由港總經理大衛·阿倫特(David Arendt)說。目前最新的存儲室頗有點私人展示廳的味道,佳士得拍賣行就已租用新加坡自由港的一處空間(這裏還有一個鑽石交易所)。富人們越來越多地把自由港作為一個相互交易場所。舉個例子,一幅畫能換來一件雕塑和幾箱紅酒,所有的貨物在交易之後依然留在自由港內,甚至所有藏品無需在買家和賣家的房間進進出出,對於客戶來說方便至極。

安全是自由港的基本保證。在盧森堡,有300多個可移動攝像頭密切監視,而部分重要房間更是采取生物識別係統讀取出入信息;新加坡采取了振動監測技術,在部分地窖,門的重量達到7噸。“(在這裏)你要警惕湯姆·克魯斯從天花板沿繩而降。”德意誌銀行的馬克·斯莫爾伍德(Mark Smallwood)煞有其事地說,德意誌銀行也是新加坡自由港的大客戶,他們在這裏為客戶存儲了200噸黃金。

誘人的自由

財富全部堆積在自由港讓保險公司頭疼不已。日內瓦自由港主樓的藝術品估價就達到1000億美元,單是納哈邁德藝術品收藏世家就在這裏收藏了幾十幅畢加索的畫。更多人選擇將藝術品存儲在日內瓦,而不是交給保險公司,因為保險公司根本無法承擔如此昂貴的藝術品投保金。更誘人的原因是“自由”—暫停關稅和稅款,這種優惠可能最初是針對臨時處於運輸途中的貨物,然而對於所存儲的財產而言,這一優惠是永久性的,因為沒有時間限製。一幅畫可以運往另一個國家,在那裏存個幾十年都不會征收巨額的稅款。

自由港的代表們參加各種藝術博覽會,希望介紹他們獨特的優勢以吸引大客戶。阿蘭·範德伯勒率先在亞洲開辟了自由港,他預計在北京即將開設的自由港采取的免稅政策,將為客戶節省34%的開銷,更妙的是,這一切都是合法的。

一些國家已經在考慮更改法律條款,以適應當今形勢。盧森堡在2011年將自由港的稅務津貼納入到修訂法案中,這讓盧森堡成功說服大客戶們,讓他們把藏品安心地存放在這裏,而不是選擇倫敦或者阿姆斯特丹。盧森堡政府已將自由港視為有力的金融增長輔助力量,這一切都建立在友好的稅收政策。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的一個主要業務是幫助企業和富人減少上稅,他促成了許多自由港的生意。阿倫特先生認為自由港可以幫助盧森堡與倫敦、 紐約在藝術品金融市場上一拚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