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港,富豪們的新倉庫
天下
作者:侯佳婧
各方麵政策都完善的自由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積累了更多的財富,對有錢人來說,這裏是完美的避稅天堂。
身處盧森堡的芬德爾機場,乘客會注意到離飛機跑道處幾百碼的地方,成群的起重機停在那裏。另一邊的貨物通道堆滿了貨品,這裏是貨品積壓成堆時的臨時貨運站。這個新建的機場是目前歐洲最繁忙的空運樞紐之一,在這裏你看不到任何傳統貨品,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藝術品被安置於此,通過專業跑道,藝術品從私人飛機上被卸到這裏,機場成了他們的新家。
越來越多的富人選擇投資昂貴的藝術品,而“自由貿易港區”,比如盧森堡,正在成為他們存儲藝術品的首選。對富人們來說,之所以選擇這裏,是因為這裏遠離金融中心,安全性和保密性極佳,沒有人問他們太多的問題,他們的名字會被保密,同時還會得到減稅的優惠政策。以上這一切並非天方夜譚,因為停留在自由港的貨品,從技術上來說尚處於運輸過程中,而從現實意義上看,這裏確實可以成為收藏品的新家。超級富豪和他們的私人顧問,對如何掌握遊戲規則了如指掌。
由於具有一定的保密性,積累在自由港的藏品真正價值多少,人們並不可知,但據估計可能達到了數十億美元,甚至更多。盡管這些藏品的來源是合法渠道,但仍然有不少眼睛盯著他們。
超級倉庫
早年間自由港(也可以稱其為保稅區)是用來存儲普通貨品的,近幾年,富人們把藝術投資品以及更有價值的藏品放在了自由港,這種現象如今越來越普遍。
幾個因素助長了這股消費熱潮,其中之一是人們對不斷增長的金融資產越來越不信任,過去的幾十年,收藏品跑贏了股票,根據《經濟學人》的調查數據顯示,稀少貨幣的漲幅就大得驚人。而另一個原因是全球富裕人口穩定增長,根據金融服務公司UBS的報告顯示,全球個人資產超過3000萬美元的人有199235人之多,這一數量比2012年增加了6%。
早在19世紀,日內瓦就已經有這種存儲市場,用來幫客戶存放奢侈品,它的大小有22個足球場那麼大。2010年,新加坡樟宜機場的自由港已經滿倉,未來北京還計劃開設全世界最大的藝術品存儲倉庫,並為它命名“文化自由港”。
藏匿在自由港的貨品林林總總,從美酒、名畫到貴金屬掛毯,甚至還有老爺車。自由港的客戶包括博物館、畫廊、藝術品投資基金會以及私人收藏家。他們的存儲費用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差別不大。一幅中等規模的名畫,存儲年費在1000美元左右,而如果你要租借一個小房間,在裏堆滿藏品,則要交費5000—12000美元。
奢侈的奢侈品服務
早期的自由港隻是個單調的倉庫,但現在它已經變得閃耀奪目。在新加坡,“無邊之籠”(一件藝術品雕塑)以其巨大扭曲的金屬雕塑外形橫跨在大廳,看上去這裏更像是一個現代主義博物館或者酒店,而不是一個倉庫。盧森堡的自由港也不遜色,這裏陳列著葡萄牙藝術家Vhils的泥塑作品。而新加坡和瑞士在硬件上也能最大程度為藏品提供先進保護和服務,包括溫濕度的控製、 現場服務、 裝修,所有這一切軟硬件的服務都堪稱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