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水族公主——對蝦(1 / 2)

對蝦,屬節肢動物,甲殼類。頭上長有3對細長的踏足,腹部長有5對步足,體末端有尾扇,渾身裹著一節節薄而韌的甲殼,兩條纖細的觸須有30厘米。彎弓的身段,逞亮的體表,顯得娉婷多姿,惹人喜愛,被譽為“水族公主”。

長島是對蝦的“故鄉”,進島不吃對蝦不算到長島。對蝦,故名思義為一對,這是因為昔日市場上出售常以“一對”為單位而得名。中國的對蝦在蝦的王國裏更勝一籌,它的個體肥大,肉質細膩,營養豐富,蜚聲國際市場。中國對蝦,生活在我國渤海和黃海海域。渤海灣是對蝦得天獨厚的產卵育雛區。這裏的水質優良,水溫適宜,餌料豐富。每年四五月間,在南黃海一帶越冬的對蝦,繞過成山頭,穿過廟島群島,來到地腴饌美的渤海灣,生兒育女。待到九十月間,新生的蝦嬰沿著父母的來路返回水溫較高的南黃海老家越冬。次年春季,再度北上西去。年內,對蝦往返必經廟島群島諸水道。

捕蝦季節前夕,山東、遼寧、江蘇、天津等地的千舟百舸,大的到200馬力的機輪隊,小的有幾米長的掛尾機群,雲集在長島諸海口,等待著耶兜金撈銀的開捕時刻。

每當秋汛來臨,萬事俱備的大小捕蝦船隻,都提前抵達長島各口岸,隻等9月10日零時這一千金時刻。這幾天裏,島上的漁民驟然增多,海島如同超載的船。入夜,港口燈火徹夜通明。當時針、分針同時指向12時時,隻聽萬船馬達隆鳴,汽笛聲響,捕蝦船隻就像長跑運動員,從起跑線上一齊飛向理想的漁場。直至12月10日零時,捕蝦期終止,渤海灣才恢複它昔日的平靜。對蝦,引四海捕獵者競折腰。

“對蝦”,並非雌雄一對相伴為侶,它們之間並非情投意合。據科研人員研究,在一個特殊的時間裏,一隻雌蝦正在脫皮換衣,附近的一隻雄蝦偶爾覺得有異性誘惑。於是,雄蝦一時衝動,便羞愧地圍繞雌蝦旋轉起舞,用觸角和步足撫摸討好對方,顯得異常溫柔、體貼。對此,假如雌蝦沒有反感,雄蝦則接近交尾,幾分鍾,即度過“蜜月”,各奔前程了。在行進中,多是雌蝦在前雄蝦在後,很少混雜。中國對蝦這種別樹一幟的婚配,可謂情場上的一個奇趣佳話。

長島對蝦產量,曆史上曾出現兩個高峰年。1956年,南、北長山島的近千條壇子網,在一周內產對蝦850噸;1978年,對蝦資源異常旺盛,全縣產蝦2000噸。北黃海與渤海傳統春汛漁場和漁期是,成山頭外漁場從春分前6-7天始,到穀雨終,旺汛在清明前後;蓬萊沿海漁場,從清明前3-4天始,到立夏前3-4天終,旺汛在清明後4-5天;渤海灣漁場從穀雨後4-5天始,到芒種前後終,旺汛在立夏前1-2天到小滿前後;遼寧蓋平漁場自穀雨始,到夏至終,旺汛在小滿前8-9天至芒種前後。秋汛渤海海峽漁場從寒露後10天左右始到小雪前5-6天終,旺汛在霜降至立冬。

接客船

1957-1958年,山東省交通廳青島海運局設蓬萊港駐長島航運組,先後開辟了北五島和南三島的客(貨)運航線。“魯民”客輪像一把牽著銀線的梭子,把一座座孤島和大陸串連起來,同時,把風帆和擺渡運輸也編進了曆史。

在海島,除了海產品幾乎什麼都缺。尤其北五島,遠離大陸,自從遍了客船,島民與船員獨有一份親情。每當客船來島或是出島,人們就像迎新娘、送閨女一樣,男女老小,熙熙攘攘,海島的碼頭頓時熱鬧起來。往往客船從這島開出,郡島臨海的住戶則有發現,隨著一聲“客船來了”,人們寧放下手中的飯碗,不可錯過客船靠岸。“開船不等客”的信守,總給人們一些提前量。接客捎貨的,不用說腳下一溜風,即使老年人,也要趕到碼頭去走走,看看光景,開開眼界,聽聽新聞,說不定哪家來了關東客,晚上去串串門子;人們久在島上,耳朵、眼睛都鈍了,似乎新鮮事能解心中的饑餓,大凡“事不管己”的事,都想親眼看看,好在閑聊中有新話題。

50-60年代,迎客船的孩子們跑得最歡。他們不光去當向導、提包裹、學雷鋒,更關心的是來了什麼電影。尤其是探聽到來了“戰鬥片”,影訊像四麵生嘴、八邊長腿,一下子傳遍了全島。至於郵遞員鼓鼓的郵包,使軍民格外惹眼。信、書、報、刊,一時還緘默的新聞與信息,潛在著無比的誘惑力。倘若遇大風抑或是客船上塢,幾天不通航,人們望眼欲穿。

這幾年,改革開放,海島“耕海牧漁”,脫貧致富,客輪、輪渡、登陸艇、摩托艇往來如梭。航班多了,客流量大了,給海島注入無限的生機與活力。漁家的活鮮、幹鮮品,大陸的農副產品,在這裏交叉裝卸;賓館、飯店、出租車的主人,擎著旅遊圖牌,亮著高嗓,歡迎四海賓客;最實惠的是家庭旅館,索性把素不相識的當成自家人,行李往肩上掄,將客人接到家門。在北島,船靠港了,人親近了,船員和島上人不是一家勝過一家。你看,生產急需的,節日必備的,辦喜事不可缺少的,都按照事先的要求買來了。一方從船舷上搜索著、張羅著往下遞;另一方應著熟悉的語腔,仰著脖子接;大哥、大嫂、大叔、大嬸,熾熱的目光相遇;簡短的交待、反複的叮屬,親昵的呼叫,情真義切。偶爾戲罵兩甸,罵裏透親,越罵越覺近乎。汽笛響了,船員正欲解纜。好心的船長隻好再等一等,不使提包攜裹、正在奔跑的趕船者,因隻差一步而後悔。難怪船員被島上招為女婿,全由這客船的千裏姻緣。暫短地靠港,船上、岸上,一概神色匆匆;告別的、迎親的,有喜有淚,感情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