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探探李淵的態度(1 / 2)

或許因為陳應的語意表達不清,葛通拿出規劃模型,送到陳應麵前的時候,陳應還有點不舍得將這個莊園建造成鋼鐵作坊了。→お看書閣免費連載説閲讀網℃WwLa

看著栩栩如生的模型,未來陳家莊的明堂、廂房、雅舍、樓閣、亭榭、橋……四周環以深溝高牆,內部房屋毗聯,四隅與中央建塔台高樓。

葛通的識字不多,口才也不出眾,可是手藝卻不錯,他不僅精通機械、冶煉,還精通木器加工。僅憑著雙手和粗劣的工具,居然打造了一個三尺見方的模型。

在葛通給陳應的規劃中,未來的陳家莊將以陳氏明堂為中心,將八棟大院、二十四棟院分隔兩旁,明堂正前方是一道甬道,以寬十二步,長約一百六十八步,在這條筆直的甬道上,將將穿越內四,外四八道院牆,四周的院牆高達四丈高,事實上已經脫離了院牆的範疇,厚約三尺六寸的院牆開外的青磚牆包圍,形成一座塢堡式的建築。

甚至還計劃修建一條溝渠,聯通灞水,從灞水進入渭河,形成陳家莊對外界的水運交通體係。這條人工溝渠,不僅承擔著未來陳家塢堡的水運運輸,同時,還充當著護城河的角色。

此時,看著這個陳家莊的模型,陳應感慨萬千。葛通拿出的不是一幢普通的莊院,而是塢堡。

塢堡,又稱塢壁,是一種民間防衛性建築,大約形成王莽鳳年間,當時北方大饑,社會動蕩不安。富豪之家為求自保,紛紛構築塢堡營壁。東漢建立後,漢光武帝曾下令摧毀塢堡,但禁之不能絕,由於西北邊民常苦於羌患,百姓又自動組織自衛武力。黃巾之亂後,塢堡駐有大批的部曲和家兵,成為故吏、賓客的避風港。

由於建築這麼一座塢堡,耗資頗大,一般比尋常的宅院貴上十倍不止,一旦太平年月,就會慢慢減少,可是在五胡亂華時期,一部分漢人被迫背井離鄉,衣冠南遷,而有一部分漢人則不想遠離故土,可是五胡期間,諸胡屠戮漢人如同豬羊,早已漸漸絕跡的塢堡紛紛在中原大地拔地而起。僅並州為例,僅苻堅攻取並州時,就有獲得一百餘座塢堡的投降,獲得二十餘萬民眾。

葛通生活在朔州,自隋朝大業末年,朔州就時常麵臨著突厥人的侵略,朔州漢人地主和豪強們,為了自保,建造了塢堡式的建築群,這樣的塢堡,其實就是一座城,在受到突厥人攻擊的時候,可以結堡自護。

這種塢堡在明清時代,又形成了地方的團練,可是進入熱武器時代,這種塢堡建築群,從華夏建築體係中這才漸漸消失了。

作為一名將軍,看著這座方圓不過三尺的模型,陳應下意識的把自己的位置擺在攻擊的一方,最終無奈的發現,像這種塢堡,如果在糧食充足,器械充足的情況下,三五百守衛,至少可以應對五千規模以下的敵人進攻,而且可以以最的代價守住。要想攻破這樣一座堡壘,除了用人命去填,根本就沒有別的辦法。光想填平五十步寬,深及兩丈的溝渠,這就是一個龐大的工程,而且在八箭高達六丈的箭塔壓製下,填壕的工作,將是一條血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