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新身份武瞾的表舅?
裴矩聽完楊則的介紹,這才發現他跳進了一個大坑之中。白城縣主不僅在短短時間內建立了以靈武十八鎮為基礎的十八座學,每一個學收三五十至數百不等的學生,如今哪怕居住在靈州城內的百姓,也將孩子送到就近的十八鎮學中讀書。
白城縣主李道貞的學,不僅不收學費,反而補貼一頓午餐,大米白麵管夠,還頓頓不離肉。聽到這話,裴矩卻一陣陣心悸。
李道貞這是要幹什麼?要教所有的孩子識字?哪怕隻是會寫名字,記簡單的帳目,這也是一個難以想象的德政。就算一個先生能照看四五十個孩子,一個縣需要多少這樣的先生?僅此一項,就能安排幾百個讀書人的生計啊。
不出三年,李道貞在靈州就是萬家生佛,他要是可以從李道貞手中奪下民心,談何容易?
楊則接著道:“白城縣主真乃奇女子女丈夫,她自從以百騎扈從擊潰來犯的梁軍萬餘,陣斬其將梁洛仁,俘虜中郎將李正寶等以下四千餘人,費時一月,連續出擊,以靈武十八鎮為骨幹,組建了一支不弱於定遠軍的黑旗軍。”
“黑旗軍?”裴矩奇怪的問道:“什麼是黑旗軍?”
“黑旗軍是前靈州兵馬都總管,左武軍陳大將軍當初在率領太子衛右衛率勳二府,前往利州平鎮旁企地之亂時,陳大將軍看到旁企地叛軍屠戮西城百姓,怒發衝冠,隨拔出匕首,滴血立誓:“我以我舉薦,血債還需要血來還。”隨後勳二府五個團一千五百餘名將士,歃血立誓,將一麵白旗,用血塗成血旗,陳將軍當初以勳二府區區一千五百名將士,對陣旁企地四萬餘叛軍,十戰十捷,斬旁企地與始州城下,自此之後,陳大將軍麾下的部曲就將血旗作為永例,然而血旗幹枯之後,會變成黑色,所以又稱黑旗。陳大將軍的黑旗隻要升起,就是全軍有一個算一個,上至陳大將軍本人,下至民夫、工卒,全部上陣,敵人不死光,絕不休戰。”
裴矩雖然是曆史上有名的外交家,但是同時他還是一名出色的將領,曾參加隋滅陳之戰,時為楊廣的記室參軍,後隨史萬歲攻擊突厥,時為史萬歲行軍長史,並且率三千敝卒定嶺南,安撫突厥啟民可汗,也可以裴矩是文武兼備,文武雙全的人物。裴矩感歎道:“投之亡地而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
“李道貞建立的這支鄉勇,完全效仿定遠軍建製,聽教頭,全部都是出自當初陳大將軍麾下的傷殘兵!”楊則苦笑道:“如今黑旗軍名義上是靈州的鄉勇團練,設為十八個團,每團三百餘人,合計約六千餘人。”
裴矩此時是滿肚子疑惑,最大的問題是李道貞的錢是從哪兒來的?十八所學堂,幾百名讀書人,這些讀書人也要吃飯的。問題是誰也不能像打發要飯花子一樣打發讀書人,在最低級的助教官每的俸祿也是五鬥米,一年下來,一百八十餘石,以三百名助教計算,李道貞就需要支付五六萬石俸祿。
五六千軍隊這個更好計算,差不多算下來一名士花費十二貫左右,那麼李道貞至少需要付出將近八萬貫的錢糧。
裴矩一肚子疑問,迫切的想看到李道貞。想弄明白李道貞到底是怎麼個意思。
……
長安萬年縣清林裏,右廂房內,清晨第一縷陽光透過窗戶上的細帛,照耀在陳應身上,陳應悠悠轉醒,陳應低頭一看,發現李秀寧正趴在他的胳膊上酣睡。
陳應拍拍腦袋,迷糊的腦袋漸漸變得清醒。
陳應想起昨晚上,陳應與李秀寧解釋到什麼是征服,陳應又將他如何跟太原王氏作交換,如何商量鏟除汾州柴氏,太原王氏肯定會心動,慷他人之慨這樣的事情,太原王氏做起來沒有半點愧疚,李秀寧與陳應的關係終於緩和了。
當然,陳應雖然不會撩妹**,但是他畢竟是後世之人,就算背也可以背出許多肉麻的情話,一般美女對於堪稱經典的情話,幾乎沒有免疫力。
當陳應對李秀寧道:“我知道愛是一種責任,所以從不敢輕易出口。但自從你出現在我的生命裏,我就有勇氣背負起這份責任!”
李秀寧頓時眼睛就紅了。
當陳應道:“相知是一種宿命,心靈的交彙讓我們有訴不盡的浪漫情懷;相守是一種承諾,人世輪回中,永遠銘記我們這段美麗的愛情故事!”
聽到這話的時候,李秀寧的眼淚如同雨下,怎麼也收不住了。
當陳應道:“也許愛你是錯,但我不後悔愛上你,希望讓我下輩子還能遇見你!既然愛上你我就不後悔,我願永遠陪著你,用我的一生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