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從來不放在一個籃子裏,這是世族門閥生存的不二法則。當然,依靠這個法則,世族門閥熬過了無數次王朝更替,改朝換代,世族門閥依舊長盛不衰。
三個月前可以找到楊蓉充當傳話人,這也足以證明江左世家還是有很多聰明人的。他們從長孫無忌下丹陽開始,就意識到了朝廷準備向江淮軍動手。
事實上,這也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的事情。在那個時候,江左世家事實上已經做好了應對之策。
他們要獻出家財,向太子李建成輸誠,同時也何嚐不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家財?
一旦江淮亂起,世族門閥就會首當其衝。他們家族的私兵絕對抵擋不住如狼似虎的江淮軍,於是被江淮軍充作軍資,不如投資陳應。
因為,陳應才是大唐朝廷裏不倒翁。無論李建成或李世民勝利,奪得儲君之位,他們二人都無法忽視陳應的作用。對於朝廷而言,陳應隻要不謀反,他就可以保證一世富貴。
陳應雖然不會侵吞股東的財產,不代表陳應就是一個人畜無害的白兔,碰到開宰割的時候,他同樣不會手軟,陳應想了想道:“二百萬貫雖然不少,但是不是必須的,這次返回長安,大唐工業大學既將擴建,這個費用他們需要承擔一半,每年不要太多,馬馬虎虎十萬貫!”
楊蓉非常爽快的道:“這個沒有問題,他們江左世家若是不願意承擔這筆費用,我們弘農楊氏是可以出一份力的!”
對於世族門閥來,讓他們出錢出糧支持朝廷,他們可都是鐵公雞,可是讓他們出資辦法,他們都有著無比豐富的經驗。辦學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培養一批喉舌,為他們刷聲望。比如明末江南巨商富賈出次興辦東林書院,培養了一大批東林黨人,這些東林黨人借著清流身份,諷議朝政、評論官吏之名,行包庇地主,為富商巨賈爭利之實。他們雖然提出了廉正奉公,振興吏治,開放言路,革除朝野積弊等進步口號,然而實質上卻淪為了大地主,大商人利益集團的代言人,對明末饑荒災民的悲慘現實視而不見,對征款賑災行為極力阻撓。
陳應要興建大唐工業大學,在世族門閥看來,這是武川侯莫陳氏從將門世家向世族門閥轉變的一個明顯信號。這等名利雙收,成人之美的事情,他們絕對不會落於人後。
聽到這話,陳應眉開眼笑的道:“這當然好了,不過出資隻是一方麵,我需要教授,他們江左世家需要出一百名教授,不光要求精通經學,熟讀四書五經,還要有精通算學、格物、化學(既術士)、醫學、農學、工學、匠造之學、文、地理……等等!”
楊蓉一如既往的笑道:“一百人哪裏夠啊,我們楊氏家學淵源,能人輩出,不如我們楊氏可以提供三十名教授!”
“當然可以,多多益善!”陳應望著楊蓉笑道:“我會想方設法給他們爭取過來給事郎(文散官正八品上)的待遇!”
在這個時候,客棧的二開始陸續上菜,上來的第一道菜,就是四季來財客棧的招牌菜,紅燒湟魚。在後世湟魚已經成為頻臨絕種的保護動物,差不多快趕上中華鱘了,哪怕是有錢,也不見得可以吃得到正宗野的。
陳應輕輕夾起一塊湟魚肉,香濃的魚肉充斥著陳應的口腔,那無以倫比的美味在不到一秒就攻占了他每一個味蕾。陳應滿足的輕輕歎了一口氣道:“好好吃啊……”
李秀寧有點意外,陳應對於美食的挑剔她是知道的,她也試著夾起一塊魚肉,慢慢放在嘴裏,李秀寧頓時眉飛色舞。
李秀寧雖然是大唐的平陽公主,更是享受一等親王待遇的公主,然而她卻從來沒有吃過這等湟魚。
因為這個時候沒有供氧氣的裝置,湟魚離開水以後最多十二個時辰就會死,死去的湟魚味道就不再鮮嫩,失去了口感。所以李秀寧從來就沒有吃過這等美味。
李秀寧毫不顧忌形象的快速吃著湟魚,李道貞嚐了一口以後,也風卷殘雲般狂吃起來,那副吃相,堪稱橫掃**,所向披靡……
一條湟魚陳應剛剛夾了兩塊肉就已經見底了,他實在拉不下臉跟李秀寧和李道貞他們搶。看著一盤魚刺和湯汁,楊蓉趕緊擺擺手道:“再上兩條……”
深田花音與許二娘她們都不敢搶,好在李道貞和李秀寧對紅燒獅子頭沒有興趣,深田花音輕輕的咬了一口紅燒獅子頭,美味極了,她滿足的輕輕歎了一口氣,低聲道:“唐人真的太會吃了,跟你們比起來,倭人在吃這方麵真的差得太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