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1 / 3)

小江南農場雖然是在原六分場的基礎上從光榮農場派生出來的,卻比光榮農場規模大,甚至大幾倍。眼下,小江南農場已名副其實成了北大荒的水稻生產基地,頗有名氣,是北大荒國營農場群中引人注目的一個。特別是那些過去的事情,像閃著幽光的古董,很難磨滅地留在了人們的記憶裏,比如右派事件、放假回山東討媳婦事件、上海知青八姐妹奮戰火海事件等等。特別是北大荒水稻生產基地的建成,北大荒牌優質大米進京,也給小江南農場帶來了聲譽。知青大返城,賈述生號召北大荒新一代向著空缺的崗位衝上去,在北大荒國營農場群眾中引起了強烈反響,許多農場都在效仿,為北大荒開發建設樹立了複轉官兵的群體英雄形象。這些,高大喜從心裏佩服,小江南農場也有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呀,這一切,他都很高興。這兩天,有件事兒,他確實想不通了,昨天夜裏,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忽地坐起來抽起煙來。他決定:一定要和賈述生理論理論,明辨出個是非。

高大喜匆匆吃了點早點,沒顧得上和其他場領導打招呼,給車隊打電話招來司機,坐上北京吉普車直奔小江南農場。

這是那條從場部通往原六分場的路,如今拓寬了,路平了。小江南農場成立的那一年,賈述生除提議拓寬修平了這條路外,路兩旁還栽上了鑽天楊。那筆直的鑽天楊已經有五米多高,秋風已經使它的綠葉有的半黃半綠,有的邊黃中間綠,還有的黃裏透紅,就像伸向天空的一枝枝彩筆,畫出了最美的圖畫。

賈述生給這條路取名叫友誼路,象征著兩個農場的友誼。這條路對於光榮農場來說,是直通小江南農場的;對於小江南農場來說,又是直通光榮農場、直奔縣城的。多年來,這兩個農場不僅一路相連,兩個場長仍是兩心相通。這對從抗美援朝戰場上並肩下來的戰友,從開荒建點開始到現在,一直情深誼長,沒因工作和生活小事兒發生過一點點不愉快,就是在賈述生最困難的時候,高大喜也一直站在賈述生一邊。賈述生被打成右派,高大喜也沒把他看成右派,私下裏沒少照顧他和馬春霞。

公路來往送糧的車輛很多,有小江南農場的,也有別的農場的,送的全是新下場的小麥;也有附近農民趕著牛車、馬車,開著小蹦蹦去交糧的。那送糧的汽車上,鼓鼓的麻袋裝平了車廂,又壘出了個小山尖,給人以豐豐實實的感覺。麻袋上都用鮮紅的字印著“小江南農場”、“光榮農場”、“豐收農場”等等字樣。高大喜在車裏坐著,瞧著這些,又瞧瞧那老牛車上、馬車上、小蹦蹦車上的糧袋,心裏油然產生了一種驕傲自豪的感覺。

這種感覺鼓舞著他,憋了一宿的火更旺了,那股勁兒,更足了。看樣子,他這回可要和賈述生翻臉了。

一輛送糧的車在吉普車前麵嘎的一聲停住。高大喜一眼就看出是光榮農場的,便讓司機停車搖下了車窗,問司機:“大張,什麼事兒?”

“高場長--”大張也搖下車窗,胳膊壓著車窗沿,探出半個腦袋來急躁地問,“人家小江南農場全場正在討論、動員,要像農村那樣分地、辦家庭農場了,咱們分不分、搞不搞呀?要是搞的話,我第一個響應……”

“住嘴!”高大喜氣得倏地搖上了車窗,吉普車開出老遠了他還在嘟囔,“流毒太深,流毒太深了……”就像當年在戰場上指揮失誤一樣難受。

吉普車前進著,還沒到兩場的交界,左右大片的麥地、豆地,前邊一片正在旱改水的地,還都屬於光榮農場。高大喜緊皺眉頭想:“哼,賈述生呀賈述生,小江南農場你說了算,光榮農場可就是我高大喜說了算了!這不比當年的開發水田,也不比發個文件允許複轉官兵們回老家去討出身不好的做老婆,那不過是一片地種什麼,一個人娶誰當老婆的問題。要把堂堂正正、一個個偌大的國營農場拆嘩啦了,辦成一家一戶的家庭農場,這可是大是大非問題。你想沒想,國營農場是國營啊,怎麼能和想老婆孩子熱炕頭的農民比呢……”他自言自語著搖搖頭,“賈述生啊賈述生,你可不能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呀……不管歪風邪氣怎麼刮,有我高大喜在,就有光榮農場的國營牌子在,就有社會主義的陣地--光榮農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