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述生召開領導班子會議,研究討論了辦家庭農場的問題後,又搞了些調查研究,由場辦起草了一個“關於興辦家庭農場的試行方案”。在各分場和生產隊長會議上,經過反複討論,大家傾向意見認為:由連喜先在直屬分場試點,要把辦家庭農場的政策說清,口子敞開,自願報名,不違背職工意願,不搞一刀切。可行的話,再總結經驗教訓,在小江南農場全麵鋪開。
小江南農場人心浮動起來,上下沸沸揚揚。到處傳送著一條新聞:連喜要辭掉分場場長職務,辦家庭農場了!說好的,說壞的,說行的,說不行的,可謂莫衷一是,成了直屬分場的輿論中心。
多麼神氣的分場場長,又是直屬分場的場長--這裏經濟效益好,位置又重要,幾名副場級幹部,都是從這裏提拔起來的--扔下不幹,偏偏要去承包土地辦家庭農場,別說他人議論紛紛,就連方春也不同意。在這件事情上,方春還是拗不過連喜,拗不過,也不肯鬆口,這可是個大事兒,是個比婚姻問題還大的大事兒。既然是家庭農場,那就要家庭研究研究,何況我方春又是家長!方春這麼一提,連喜同意了,目前這個家庭隻有爺倆,要是一個同意,一個不同意還是不好拍板。方春想了想,提議讓一名家庭邊緣上的成員王俊俊也參加;連喜同意了,又一想,他倆是同一代人,思想和認識問題好溝通,要是他倆不同意,不就把自己否了嗎?於是也提了個邊緣成員,讓嘉嘉參加;有王俊俊參照著,方春也隻好同意了。連喜又一考慮,要是二老二小,人數對等爭論起來,還是分不了高低,他最後提議讓王繼善參加--王繼善既是場領導,又是這個家走動得很親近的人,處事也公正,一旦成了二比二時,好有一個裁判員。方春一聽也同意了。
晚飯一過,家庭會議開始了。連喜不說誰來,就說家裏要來客人商量點事兒,讓魏曉蘭在自己臥室裏休息,給她找了幾本書,找了幾本雜誌,還拿來了近日的報紙,讓她看書看報,不願意看就看電視,不願意看電視就睡覺。
魏曉蘭連連答應。
家庭擴大會議開始了。
“今天晚上,我們家要開個家庭會,凡是來參加會的,都不外,”方春先開了口,“請你們幫著我拿個主意。問題就是連喜放著國家幹部不當,放著鐵飯碗不端,非要辦什麼家庭農場不可。我知道,這是農場號召的,農場是號召職工搞試驗,不是說非搞不行,要是試不成,不就國家幹部和鐵飯碗都沒了嘛!好,我說了,就這麼個事兒。你們有什麼意見就說吧!”
“哈哈哈……”王繼善笑笑說,“我以為是要辦喜事兒呢,原來是這麼回事兒呀!不過,這也是大事兒,是該好好商量商量。連喜,那你就說說吧,看來,你爸爸是不同意了,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通過農村土地聯產承包走過的路,我受到很大啟發。這也是國營農場的必經之路。國家領導人已經明確國營農場可以試試這條路了,可是,就是沒人試。我看,這個問題呀,主要是觀念舊,思想不解放,覺得國營農場是鐵飯碗。農場有許多特殊情況,我看這都不是主要的,主要是思想保守。”連喜說,“現在來看,水田效益好,我不包,我要承包二千五百畝大田,辦連喜家庭農場,和分場一簽三年合同不變。農機具配備要求是東方紅75、鐵牛55、牽引康拜因各一台,另外再包點兒配套農機具。承包土地的利稅費就按農場定的那個標準,承包的機械除按固定資產折舊外,再交有償使用費……承包的機械是按農場平均土地占有數提的,不能多包機械,影響了分場。”
“連喜,農場下的那個文件在基層征求意見討論時,我就不同意。”王俊俊說,“中國是個農業大國,國營農場是這大農業的國家隊,要是都辦成零零碎碎的家庭農場,還有個社會主義的樣子嗎?不就改變了國營農場全民所有製的性質了嗎?國營農場是當年毛主席號召發展的,要是分解了,取消了,這還得了!誰敢負這個責任?我找賈場長理論了兩個多小時,他還是堅持要試試,說不在全場試了,要少試,先在直屬分場試,我最後勸他說……”
“哈哈哈……”王繼善笑笑說,“我知道,你勸他說,這小江南農場是你領著從光榮農場派生出來的,你可別既當‘開國元勳’,又當‘末代皇帝’呀,哈哈哈……”他指著王俊俊說,“尖刻,你提得很尖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