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華裔科學家錢卓,在一些實驗老鼠中加入額外的NR2B基因,培育出一種比普通老鼠更聰明的轉基因鼠,與其他老鼠所做的對照實驗表明,在學習和記憶力方麵,轉基因鼠大大超過了普通鼠。
這一研究成果馬上引起了轟動。
有人預測,如果把這樣的手段運用到人身上,就可能使人更聰明,智商更高,社會適應能力更強。然而,很快人們就開始慶幸沒有倉促地把這個夢想變成現實。因為研究發現,轉基因鼠變聰明後,他們也付出了非常“痛苦”的生理代價。
研究人員把甲醛溶液注射到“聰明鼠”和“普通鼠”的爪子裏,在一個小時內,兩組小鼠舔爪子的次數差不多,即表明兩組鼠的疼痛感覺差不多;但隨著時間的延續,“聰明鼠”舔爪子的次數逐漸多起來,明顯超過“普通鼠”。這說明“聰明鼠”對慢性疼痛的耐受力顯然要比“普通鼠”差。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因為“聰明鼠”體內添加了NR2B基因,這個基因能控製一種叫做NMDA的受體,後者能激活神經,幫助記憶和學習,使其變得更聰明;但同樣是由於NMDA受體的作用,“聰明鼠”對疼痛和傷害更為敏感。
由此可以想到人類自己,過於聰明對我們來說可能不是什麼好事,當不幸降臨到頭上時,你會變得更加敏感,更加難以承受。而很多時候普通人習以為常的事情,你卻無法容忍。那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受,曆史上的很多哲學家都曾經體會過,因此他們常常會顯得瘋瘋癲癲,一生的命運往往也非常悲慘。也許這就是聰明人的悲哀。
聰明人也有聰明人的煩惱,《紅樓夢》中“心較比幹多一竅”的林黛玉就因為太聰明而過於心細敏感,整日自尋煩惱,落得鬱鬱寡歡;感歎“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屈原,也飽受了心靈的折磨,最後自投汩羅。其實,人生在世,聰明也好,愚笨也罷,心態平和最重要。生老病死皆看開,成敗得失也不必太在意,像蘇軾,屢遭貶謫,卻依然豁達樂觀;如陶淵明,自絕官場,歸隱田園,其樂也陶陶。他們用一種平和的心態笑看花開花落,靜觀雲卷雲舒,不但獲得了心靈的寧靜,而且找到了通往幸福的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