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蕭明罷官(1 / 2)

蕭明想要北伐,這非常符合宗澤等人的意思,但朝中仍舊有很多人持反對意見,以汪伯彥為首的一些官員認為,朝廷剛剛才緩過點氣來,還不適宜對金國大動幹戈,如果再將大量的錢財都花在打仗上麵,國家的其他方麵的事情就不要做了。

這也是有針對性的,趙構在應天府承帝位後,就宣布了一條勤儉複國的策略,皇家用度和文武大臣百官的俸祿按照規儀必須減半,皇帝由於並未大婚,後宮隻保持必要的人員,好在蕭明將韋後救回,作為高宗禦封的忍笑皇太後,尚能支撐後宮的架子。

另一個方麵,對於蕭明東南五路製置使所掌握的財富,雖然沒有詳細的花銷明細,但還是有些人在算小賬,他們認為針對於一次對金作戰的花費來講,東南五路的賦稅錢糧實在是太多了,而蕭明雖然整修了道路和修繕了京城,也是花的太多了!

而在此時,從永興軍路撤下來的原來大宋京師的禁軍回到了東京,從戰況上來看,金國已經完全占據了太原朔州的土地,並攻占了隆德府,向南威脅大宋的晉州和汾州,東京汴梁的北部門戶已開,也就說東京汴梁現在直接處於金兵南下的威脅中。

京畿禁軍原是皇城的守衛部隊,第二次金兵圍城之時,向北支援太原,宋軍大敗之後退守汾州,這一次退回來是按照宗澤的要求準備分階段北伐做準備的,這裏麵的將領中,有好幾位都是蕭明的老部下,楊雄和吳玠等人。

完顏宗輔攻占了秦風府之後,持續向京兆府施加壓力,金國東路和中路兵敗退回黃河之後,反而向西路增加了兵力,,大宋丟失了潼關之後對西部的天塹已失,大軍集結於河南府的西京,蕭明想要北伐卻不去考慮西路的防線,那是因為他自有辦法。

吳玠等人帶回來一個消息,河東路最大的一支義軍是以為叫做楊祈中將軍統帶的,此人率領著近十五萬義軍,在攻擊延安府的金軍受阻後,竟然向西北方向進入到了西夏境內,對此蕭明聽後隻是會心的一笑而已。

與此同時不到半個月時間,金國突然集合二十萬大軍突然猛烈進攻河間府,大名府,相州一線的宋軍防線,宋軍的義軍在河北兩路義軍的配合下,隻能夠堪堪擋住,對此宗澤強烈建議大宋軍隊渡過黃河北上進攻,收複失地打擊金國的氣焰。

但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真定府留守王耐道叛國投降,河北東路最後的重鎮大名府留守,豫州節度使劉豫也叛變投敵,致使河北兩路不光黃河以北,就連南部的土地也失陷敵手,情勢變得岌岌可危起來。

而此時趙構的態度卻變得突然曖昧起來了,對待金兵的大舉入侵,這位高宗皇帝一改以前那種堅決抗敵的態度,突然和汪伯彥等人不斷討論起與金國和談的事情來了,這讓趙鼎胡銓等人大惑不解,也讓宗澤等人也是焦急萬分。

但高宗給他的命令則是固守東京沿線,並派出兵馬支援西部戰事,到了十一月間,大宋皇帝宋高宗趙構,突然下旨召喚東京禁軍太尉,京東兩路行軍路總管蕭明上京,蕭明突然有點摸不著頭腦,他正在準備北伐的各項事宜,並且與在西夏的楊祈中也取得了聯係。

可是他還是遵照高宗的旨意進京了,蕭明這一次被大宋朝廷賜予蕭明一等隆輔少保,上柱國,劍南侯爵,特進參知政事,免去其禁軍太尉,京東兩路行軍大總管之職!這是一種明升暗降,但卻給了他正二品的勳位,和侯爵的爵位!按照大宋的定製,被封爵位就會有自己的食邑。

而侯爵在一定程度上僅次於公爵,食邑一萬二千七百戶、食實封四千六百戶,而蕭明的封地就是在他的家鄉杭州的臨安縣!這還不算完,高宗趙構還給了他一個觀文殿大學士和翰林學士承旨的官位。

蕭明原來沒有摸清楚大宋的這些官銜到底是啥意思,後來才知道,全是莫名其妙的東西,像上柱國的勳位本是正二品的品級但侯爵的爵位又是從一品的品級,觀文殿大學士的從二品的品級但翰林學士承旨卻又是個正三品的品級!

這一切說明高宗趙構現在有點思維混亂,或者說是別有用心,他不但給了蕭明文官之上的一個榮譽,也給他政事上高官,但卻沒有任何軍職了,根據宋朝的傳統,當然是以文禦武,這個也無可厚非,但按照蕭明的資格,入主樞密院參知軍事應該沒有問題。

可是卻沒有這方麵的安排,蕭明在接觸過薛炳昌之後,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薛炳昌行人司的提舉不是白當的,現在他已經發展了一個龐大的情報勢力網絡,並且由於從龍有功,被擢升為龍神衛四廂副都指揮使這樣從五品的官位了。

“蕭總!”這個時候隻有薛炳昌仍然叫他蕭總,他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係實在是糾結的太過複雜,兩個人都屬於利益糾結在一起的,所以薛炳昌對蕭明還是實話實說,他告訴蕭明,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一個事情,那是因為金國突然秘密派使者前來和談所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