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明回到徐州之後,視察了鐵路修建的進度,徐州到揚州這一段的修建進度並不快,因為在泗水河上要架橋,當下建造橋梁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因為中國人建造橋梁從唐代開始就一直秉承要建造拱形橋的,但拱形橋適宜人行和車馬卻並不適應火車運行。
沒有辦法,蕭明繼續為工程畫了一種密集橋墩的橋梁,但組織工程進度的人又向蕭明抱怨,說是人手不足,蕭明也感覺的確有人手不足的現象,以目前這種進度,如果使用大規模的鐵製橋梁的話,那就麵臨更多的人手缺口。
現在從汴京到應天府到徐州再到兗州的鐵路線已經開通,兕牛號目前已經進行了初步的對外試運行,但客運的總量並不多,大多數已經形成了一種貨物運輸的慣例,雖然每一次運行都要五到十天一個周期,但是登記排隊等待運送貨物的客商還是非常的多!
於是蕭明再次向杭州的墨家工匠訂購了三個機車的車頭,艾奇立找了一大批人手繼續忙他的鐵路債卷銷售事宜,而蕭明則帶著徐州所有的黃金軍團前往威海城基地,並讓他們立刻開始了訓練。
重甲騎兵要完全換裝備的話並不是那麼簡單,除非是徹底改變整體的作戰方式,這一點蕭明已經有了全套的準備,那就是全步兵裝備但以馬和馬車代步,在蒸汽和酒精內燃機車還未達到要求的時候,馬匹和馬車就是實現軍隊摩托化的最佳方式。
軍隊的建設還是要分成兩步走的,首先新近衛軍的換裝已經完成大半,武器也變成了步槍和弩箭兩種的配合,但按照蕭明的要求這一次的訓練需要針對登陸作戰的方式,可以說是蕭明嚐試組建海軍陸戰隊的方式。
水師步勇的挑選一直都在進行,一般是身強力壯熟悉水性的人,並能夠在顛簸的出行當中進行射槍操炮的要求,蕭明來到威海以後,馬上進行了早就計劃好的軍隊整編,這還是蕭明在於金兀術作戰之時就決定的計劃,因為蕭明覺得自己的軍隊整體進攻能力不足。
整編麵對的是整個蕭明私軍的武裝力量,黃金軍團和新鳳軍的所有兵力以及在威海所有軍隊全部整編為近衛軍,大家統一服裝裝備,並且按照最新式的三三製進行組合,一共整編了十八個團的兵力加上兩個團的炮兵,總共是兩萬一千多人!
長時間的虎衛訓練,是的現在整體近衛軍的訓練非常的係統化,蕭明按照三三製的規矩,將這些兵力一共組成了共三個師,分別起名字為:“虎師、豹師、和狼師”分別有韓世忠、耶律沙和張伯奮帶領。
隨著威海港的貨船停靠,從杭州兵工廠一次性運來了將近八千條步槍,於是三個近衛師就可以慢慢地換裝備了,加上之前陸陸續續送過來的步槍,基本上已經能夠做到整個近衛軍全員換裝的要求了。
為了訓練這三個師的新軍,威海基地再一次擴大,現在唯一缺少的武器就是火炮的生產了,蕭明一直都在考慮是否將兵工廠在威海等地再建分號,因為當初兵工廠的興建還隻是實驗性質的,現在規模仍然上不去。
但這個想法現在還無法實施,原因是兵工廠要依托於杭州基地的科技研發中心,最新式的鋼鐵,最新式的化學炸藥,大炮和步槍的生產也要靠墨家工匠提供的精巧機關書的製造,甚至為此配套的各種工匠也是各個實驗基地都有,也就誰說兵工廠還是一半手工化的製造模式,根本沒有形成一條完整的生產線。
威海基地承擔將近兩萬多人的士兵訓練顯然有點不堪重負,蕭明將眼光盯住了旅順港基地,這麼長的一段時間以來,威海以及杭州對旅順的支援一直也沒有斷過,那裏不僅已經成為了一個要塞,甚至已經快發展成為一個小型軍事城市了。
駐守在旅順港的耶律勻骨一直患病,身體越來越糟了,為此馬海樹被派往旅順接替耶律勻骨的職位,而耶律勻骨被安排在威海養病,而虎衛在威海輪訓完後總要在旅順港駐防一個月時間,來保證整個要塞的安全。
金國似乎對這個蕭明唯一剩下的基地根本不感興趣,一次也沒有派兵攻打過,倒是讓旅順鋼的規模不斷在擴大,由源源不斷的鋼鐵和水泥被運到旅順,那裏已經建起了一座不次於威海城的高大城池,並且通過特殊的商業管道將遼東的藥材資源和木材資源不斷的運出來。
有鑒於旅順的特殊地位,耶律沙奉命率領“豹師的八千多人進駐了旅順港,與馬海樹共同駐守威海港,並就地展開士兵的訓練,韓世忠奉命帶領“虎師”八千多人北上青州德州一線,這裏是宋軍已經放棄的地區,目前完全由蕭明占據,在此地是在黃河南岸防禦金兵的最佳位置。
年尾的時候蕭明回到杭州,關於鐵路興建方麵的一些問題他需要和艾奇立做一些研究,原因是當初想要修建一條直達江寧府的鐵路,但由於要跨越長江,現階段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所以計劃得到了修改,從揚州到安徽的瀘州也就是淮南西路的壽州光州等地被作為替代選擇。